疾病名称(英文) | pericoronitis |
拚音 | GUANZHOUYAN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口腔科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冠周炎(pericoronitis)是在牙齿萌出过程中,牙冠周围组织感染发生的急性炎症,以下颌第三磨牙最常见。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常见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多发生于青年人,因牙位不正,萌出困难,在全身抵抗力降低时,由牙龄袋内的细菌感染所致。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多发生于青年人。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1.第三磨牙萌出不全,牙冠周围软组织红、肿、疼痛,龈袋和盲袋内有脓性分泌物溢出。 2.具有不同程度的开口障碍。 3.血白细胞计数增多,颌下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重者可有发热,面颊部肿胀,全身不适。 |
西医诊断依据 | 诊断可根据临床特点。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临床表现在早期一般都无全身症状,只感到患者磨牙牙区肿胀,在咀嚼和吞咽时较为明显。病情加重后,磨牙区有剧烈疼痛,并有耳颞部反射性疼痛,张口受限。全身症状有用身不适、畏寒、发热、白细胞总数增高等。 |
体检 | 局部检查对见下颌第三磨牙部分萌出,牙位不正,有时全部末萌出,覆盖牙冠的牙龈红肿,牙龈袋有脓液溢出或形成牙龈脓肿。因疼痛刺激涎液分泌增多;口腔卫生不良,有口臭;颌下淋巴结明显肿大,有触痛。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1.治愈:局部红肿、疼痛及全身症状消失,开口度和咀嚼食物恢复正常。 2.好转:全身症状消失,局部红肿、疼痛减轻。 |
预后 | |
并发症 | 冠周炎未得到适当的治疗可引起嚼肌、下颌及咽旁等间隙感染,亦可引起下颌骨骨髓炎。 |
西医治疗 | 治疗应给抗炎镇痛药物,局部清洗后涂碘甘油,给含漱剂经常漱口。有脓肿形成时作切开引流。待急性期过后,必须拔除患牙,如牙位正常可行龈瓣切除术,以免复发。有全身症状应予适当的抗生素及支持疗法。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