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hyperkeratosis lenticularis perstans
|
拚音 |
CHIJIUXINGDOUZHUANGGUODUJIAOHUABING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皮肤科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持久性豆状过度角化病为针头大淡红色疣状角化性丘疹,表面粗糙或呈红斑鳞屑性扁立状孤立斑丘疹。损害初发于足背,中央鳞屑较厚。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病因未明。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常在30一60岁男性发生。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偶见灶性角化不全,棘层变薄系由于压迫所致。在损害与正常皮肤交界处有乳头增生表现。真皮上层紧靠表皮处可见有狭窄的带状浸润。浸润细胞以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为主。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根据点状、疣状角化性丘疹及皮损好发部位,结合组织病理所见,可以诊断。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病期短者多呈限局性,日久皮疹增多,可向小腿、两臂、掌、跖等部蔓延,对称分布。躯干部罕见。可有轻微瘙痒。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本病应与匐行性穿通性弹力纤维病及毛囊和毛囊旁角化过度病鉴别。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本病目前尚无满意疗法。可试用人剂量维生素A及维生素E或维生素A酸内服。外用角质剥脱剂,如10%尿素脂或5%一10%水杨酸软膏等。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