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child outism |
拚音 | ERTONGGUDUZHENG |
别名 | 婴儿孤独症,Kanner综合征,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精神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儿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的代表性疾病。本症在中国较少报道。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本症的病因未明。曾报道胎儿期及婴儿期的许多疾病,包括孕母患风疹以及婴幼儿的苯丙酮尿症、结节硬化症、分娩时缺氧、脑炎、婴儿痉挛、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等均可影响脑发育而引起孤独症症状。过去认为父母的性格、文化程度及幼儿的抚养方式可诱发孤独症,后来的对照研究未能证实此点。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本症男儿多见,男比女为3—4:1。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据英美报道,其患病率约为儿童人口中的4—5/10000,如包括不典型者在内,约为10—15/10000(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1987年)。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主要根据症状,并排除脑器质性病变。过去认为本症发病于婴幼儿期(出生30个月以内).现在对本症的发病年龄的认识已无严格限定,因为许多家长常在孩儿较大之后(例如到学龄期)方发现有病,且不能明确指出何时发病。还有少数患儿在二三岁内表现正常。以后才出现上述症状者,亦可诊断为孤独症。智能障碍为本症常见的伴随症状,故需与精神发育迟缓鉴别.后者常不表现出回避接触或孤独症状,可资鉴别。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1)首先是不能与别人建立相互的感情联系(包括与母亲的关系在内):例如在幼儿期即表现回避与别人的目光接触,对大人的抚拍无动于衷等;又如在儿童期不能主动参加与其他小儿童一起游戏,表现孤独,这就是孤独症(或译作内向症)命名的由来。 (2)语言交流及非语言交流(例如表情、手势)等方面的障碍:其言语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障碍,严重者几乎不会说话,轻度者表现为不能适当地运用语言(典型的例子是患儿常自称为“他”),不能表达抽象的概念。孤独及语言障碍均妨碍患儿的社交能力发育。患儿一般也缺乏想象力,不能做小儿常做的模仿大人行为的游戏。 (3)有某些刻板的偏爱行为:例如患儿的东西总要依某种固定的式样放置,不能随便搬动,否则要大发脾气。又如患儿喜爱盯着看旋转着的东西(例如电扇),甚至能很熟练地使许多东西转起来。有时也可以表现刻板言语,不管在什么场合,翻来覆去的讲那几句话。 除了以上三方面的主要症状之外.尚可有一些伴随症状。一般而言,发病年龄越早,病情越重,伴随症状越多。这些症状包括智能障碍(大部分患儿的智商都属于中度异常,个别患儿的某些能力可以不低甚至高于正常),动作及姿势异常(包括动作笨拙),感觉异常(例如对痛觉、温度觉反应迟钝,对声光感觉过敏).饮食睡眠异常,情绪反应异常(情绪不稳,对该怕的事不怕,对不该怕的很怕)及自伤行为(例如撞头,自己咬自己等)。本症一般都延续终生,部分患儿的病情在青春期可以恶化或减轻。发病年龄越早,智能越差者,其预后越差。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大部分患儿预后不良。智商>70.在学龄前期已具有一定的言语交流功能者预后较好。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由于病因未明,故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据研究,本组患儿有围生期合并症者较正常儿童多,所以如能预防这种合并症,可能有预防作用。另外,相当一部分患儿(4%—32%)以后可有癫痫大发作,如能控制这种发作,可预防病情加重。治疗方面,目前认为教育训练和行为疗法较为有效,可以促进一些正常功能(例如言语交流功能)的发育,减轻一些异常行为。但这种治疗要持之以恒,要有父母的充分配合方能取得效果。对患儿的父母进行支持和指导也是治疗的必要组成部分。据报道。氟哌啶醇配合上述治疗,在减轻异常行为及促进学习方面有较好的作用,长期使用也不致引起不可逆的锥体外系症状。其他精神药物尚无疗效肯定的报道。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