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lacuna cerebral infarction |
拚音 | QIANGXIXINGNAOGENGSI |
别名 | 腔隙性卒中,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脑血管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腔隙性脑梗死是位于脑深部的微小缺血病灶。其直径约为0.2—2.0cm,常见于基底节,内囊、脑桥、丘脑、放射冠。偶亦可发生于脑皮质中。临床上表现为多种综合征。病灶多发者称为腔隙状态。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病因主要是高血压动脉硬化。近年研究发现,本病亦可因心脏或颈动脉源性梗死、血管炎、血液病、颅内炎症和转移癌,甚至为小灶性的自发脑出血所致。可见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远比以往所认识的多样而复杂。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供应脑深部的细小穿通动脉发生病变或闭塞,血流减少,局部缺血、梗死,最后形成不规则的小囊腔,内含结缔组织小梁。囊壁有含脂质或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周围形成一层致密的纤维胶质。其血管病变为小动脉纤维素样坏死、脂肪透明变性和微小动脉的粥样硬化。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于扬州)第三次修订 1.发病多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2.多无意识障碍。 3.腰穿脑脊液无红细胞。 4.临床表现都不严重,较常见的为纯感觉性中风,纯运动性偏瘫,共济失调性轻偏瘫,构音不全-手笨拙综合征或感觉运动性中风等。 5.如有条件时应进行CT检查,以明确诊断。 |
西医诊断依据 | 临床根据上述各种典型症状和综合征结合脑部CT或MRI检查,如能发现相应的腔隙梗死病灶,则可明确诊断。但是,有的病灶大小或处于等密度期而不能检出。故脑成象检查阴性不能排除本病。反之,有的腔隙性脑梗死并不引起症状和体征,故CT或MRI检出的病灶不一定都能解释病人的临床表现。因此,对每一病人都需全面分析其临床和CT或MRI所见,必要时还应选择脑血管造影、经颅多普勒超声波、心电图、血液流变学等特殊检查,以明确血管、心脏、血液等病情,探索可能的病因,排除其他性质的脑部病损。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60年代以来,经risher等的深入研究,特别是脑CT和MRI检查推广应用后,各种部位病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渐被阐明并归纳为20多种综合征。较常见者有:①纯运动性偏轻瘫:一侧面、臂、腿无力。偶诉感觉症状,但无客观体征。病灶多在内囊、脑桥基部或大脑皮质。②纯感觉性卒中:一侧面、臂、腿感觉异常及(或)减退而无运动障碍。病灶在丘脑腹后核区。③共济失调性轻偏瘫:以下肢为重的轻偏瘫伴同侧肢体较为明显的共济失调。病灶多在放射冠或脑桥。④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发音不清、呐吃、吞咽发呛,一侧中枢性面舌肌轻瘫,手动作笨拙,但无明显肢体瘫痪。病灶在脑桥。⑤感觉运动型卒中:一侧面、臂、腿无力并伴有同侧偏身感觉减退或异常。病灶在内囊。此外,基底节病灶可表现为偏侧舞蹈症、帕金森综合征等。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腔隙状态)多位于双侧额叶脑室前角周围白质中而引起假性延髓麻痹、痴呆等综合征。腔隙性脑梗死因病灶较小.一般均无意识障得、痫性发作、严重失语、瞳孔改变、眼肌麻痹或颅内压增高等。症状和体征持续时间较短,预后亦比大、中动脉的血栓栓塞性脑梗死为好。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1.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 2.好转:症状及体征好转。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防治本病应针对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等主要病因。对已发病者,治疗措施与处理短暂脑缺血发作、脑梗死等缺血性卒中的病人原则相同。对有高血压者,禁忌抗凝治疗以免诱发脑出血。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