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leprosy |
拚音 | MAFENG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传染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麻风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可侵犯全身组织,常发生于皮肤及周围神经。 |
中医释名 | 以遍身麻木,皮肤见红斑紫癫,形若蛇皮,脱屑等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疫病类疾病。 |
西医病因 | 麻风分支杆菌简称麻风杆菌,是麻风的致病菌,一般呈短小棒状或稍弯曲,长约2一6μm,宽约0.2一0.6μm。抗酸染色呈红色。小白鼠足垫或犹涂接种阳性。在外界环境中一般可存活2一9d。麻风杆菌繁殖一代约需13一14d,因此麻风的病程慢性,潜伏期在各种传染病中也是最长的。麻风杆菌主要通过肢损的皮肤粘膜进入人体,与未经治疗的多菌型病人直接接触是主要的传染方式。鼻粘膜是排菌的主要途径,在大多数情况下,麻风杆菌可能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人对麻风杆菌有不同程度的自然获得性免疫,一般随年龄增长而增强,成人绝大多数对麻风杆菌有较强的免疫力,麻风菌素反应阳性,不易受感染,但少数人对麻风无免疫力,易受感染。本病的流行主要取决于传染源的存在以及易感人群与患者的密切接触。麻风病呈不均匀的集簇性分布和地方性流行。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麻风是感染疠毒,内侵血脉,损伤皮肤、筋脉经络及五脏。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麻风诊断标准: (一)瘤型 1.在淡红色斑的基础上发生境界不清楚的浸润性斑片,扁平、稍高起于皮面,一般对称性发生,数目多,有感觉障碍,颜面可出现狮子面。 2.头部可出现脱发,眉毛外1/3部分完全脱落。 3.眼睑及球结膜被侵犯,严重者可失明。 4.细胞免疫低下,体液免疫亢进,病损处查麻风杆菌阳性。 5.组织病理检查可确诊。 (二)结核样型 1.颜面、四肢发生少数境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红斑。 2.感觉障碍明显,末梢神经(耳大神经、尺神经、胫神经等)肿胀。 3.易形成鹰爪状手,有时出现水疱,脚底溃疡。 4.体液免疫低下,细胞免疫亢进,从病损处查不到麻风杆菌。 5.组织病理检查可协助诊断。 (三)界线类:界线不清楚的环状红色浸润性斑片,中央退色。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免疫学特点都具有瘤型和结核样型的中间型特点。 (四)未定类:无浸润的单纯红斑,有感觉障碍,不完全色素脱失。病理改变为真皮浅层血管、汗腺周围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麻风杆菌阴性。 |
西医诊断依据 | 麻风病有两种分类法,即多菌型、少菌型与五级分类法,不再使用马德里分类法。五级分类主要根据免疫反应(麻风菌素试验)、临床表现、细菌检查、组织病理变化等,分为结核样型(TT),界线类偏结核样型(BT),中间界线类(BB),界线类偏瘤型(BL)及瘤型(LL)等五级。将未定类(1)作为各型麻风的初发阶段,故不列入五级分类中。 |
发病 | 麻风杆菌侵入人体后,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潜伏期(一般2一5年)才发病。 |
病史 | 曾居住流行区,并有与麻风病人接触史。 |
症状 | |
体征 | 1.皮损多发于头、面、四肢等部位,以斑(红色、黄色或白色,如地图状)、结节(红色、黄色或正常皮色,大小不等)、斑块(黄、红或暗红色,大小不一,扁平隆起)为主,并可有结节、萎缩等改变,脱眉脱睫,甚或全身毛发均脱落,皮肤脱糠皮样白屑。晚期可致各种畸形,颜面满布大小结节而呈“麻风狮面”,并可有吞咽困难,臖核肿大,睾丸、眼球、鼻及内脏损害。 2.皮损区域或肢体皮肤冷、痛、痒感觉减退,麻木不仁,皮肤干燥无汗。 3;皮损区周围神经干或皮支神经粗大。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皮损或组织切片内可查到麻风杆菌,或病理组织见到特异性病变;组胺试验、出汗试验对诊断亦有参考价值。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麻风皮疹的形态多种多样,易与其他皮肤病相混淆,但麻风皮损常有不同程度的浅感觉障碍和不出汗,周围神经粗大,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可资鉴别。早期瘤型皮损虽无明显浅感觉障碍,但细菌学检查常为阳性。缺乏皮损的麻风病例则须与某些神经疾病如股外侧皮神经炎、周围神经损伤、脊髓空洞症、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其他病因的多发性神经炎、腓总神经鞘内囊肿、臂丛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等鉴别。 |
中医类证鉴别 | 1.圆癣:以皮肤起红疹、水疱、结痂、脱屑、呈环状匡廓、瘙痒为特征,无神经粗大,皮肤感觉无减退,皮损组织切片查不到麻风杆菌。 2.紫癫风:以皮肤出现紫红色皮疹,脱屑有网纹为特征,但瘙痒而无皮肤知觉减退,无神经粗大。 3.白驳风:为色素完全缺失,周边界限清楚,无痛楚,感觉正常,无神经粗大。 |
疗效评定标准 | 治愈: 一、瘤型: 1.病损完全消退或仅遗留轻微后遗症,1年之内无麻风反应发生。 2.每月查菌1次,连续12个月都是阴性。 3.组织病理检查已无麻风特殊改变,抗酸染色阴性。 二、结核样型及界线类 3个月查菌1次,连续4次阴性,其他标准同瘤型。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积极治疗麻风病人是控制和消灭麻风的一项重要措施。麻风是完全可以治好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已治愈88%以上患者。对麻风杆菌具有杀菌作用的药物主要有砜类药,即氨苯砜、二乙酰氨苯砜(醋氨苯砜)、利福平、氯法齐明(氯苯吩嗪,B663)以及硫酰胺类(丙硫异烟胺)。以往多采用氨苯砜单疗,以至继发性和原发性耐药日益增多,复发也与日俱增。因此麻风病,特别是多菌型(LL、BL、BB)现症患者,应在治疗一开始即进行联合化疗。氨苯砜与一种药物合用时,可能出现对多种药耐药,因此主张氨苯砜至少与另外两种药物合并使用,合用的两种药物必须是利福平及氯法齐明,后者如因皮肤着色而患者拒服时,万不得已才考虑用丙硫异烟胺代替。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组1981年推荐的联合化疗方案如下:(1)用于多菌型麻风(LL.BL.BB)的标准方案:①利福平:每月1次600mg,监督服药。②氨苯砜:每日100mg,自服。③氯法齐明:每月监督服用一次300mg,并每日50mg,自服。疗程至少2年,如有可能,则持续到涂片查菌阴性。(2)用于少菌型麻风的标准方案:利福平600mg,每月1次,监督服药,辅加氨苯砜每日100mg,共6个月。利福平必须在监督下给药,氨苯砜则可不必。治疗中断,需用该方案重新开始治疗,直至达到足够的疗程。麻风患者一旦发生麻风反应,应尽快治疗,防止畸形的产生或加重,除严重的麻风反应或明显与抗麻风药有关的反应可暂停抗麻风药物外,一般不停用,可维持或减少药物剂量。在处理神经痛时应避免滥用易成瘾的止痛药物。治疗的药物主要有:沙利度胺(酞胺哌啶酮,反应停)、肾上腺皮质激素、氯法齐明、雷公藤、普鲁卡因静脉或局部封闭等。对足底的慢性溃疡,初发生时应及时治疗,注意休息及局部清洁,防止外伤或感染,必要时可扩创或植皮,如有死骨或坏死组织则应除去。对发生虹膜睫状体炎,需及时作扩瞳处理,防止虹膜粘连,一般可用阿托品及可的松液滴眼。积极而普遍地治疗所有现症病人是控制和消灭传染源的关键。中国以往多强调对多菌型患者建立麻风院、村进行较长期隔离治疗,而今则主张进行药物隔离治疗,采取院外治疗和短期住院治疗相结合的办法。在坚持联合化疗的前提下,麻风病人的隔离治疗己可不再强调作为常规的要求和必需的措施。对已治愈病人的定期随访也很重要。 |
中医治疗 | (一)辨证论治: 1.风毒蕴肤证:皮肤如地图状斑,或见皮肤结节、斑块隆起,皮肤脱屑,麻木不仁,落眉脱睫,或毛发脱尽,舌淡红苔白,脉弦。疏风解毒。第一天服万灵丹,第二至四天服神应消风散,第五至六天服磨风丸。如此循环运用。 2.肌肤失养证:皮肤干燥无汗,冷、热、痒、痛感觉减退或完全消失,可触及粗大的浅表神经干,斑块或结节隆起,伴头晕眼花,舌淡苔白,脉细。养血法风。何首乌酒时时饮之。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1.隔离收容治疗,适当参加劳动,防止手足畸形。 2;外治疗法:(1)皮损区有溃疡者,苦参汤,洗涤患处,狼毒制成糊状,涂于患处。 (2)七三丹、红油膏,外敷。 3.单方验方:(1)一号扫风丸,成人6g/次,2次/日;3日后如无呕吐、恶心等反应,可7.5g/次;至第8天后,3次/日。 (2)蝮蛇酒,1~2次/日,10~15ml次。 (3)苍耳草膏,3次/日,1匙/次,开水冲服。 4.抗麻风疗法: (1)可选用氨苯砜、利福平、氨苯吩嗪、丙硫异烟胺等,或采用联合化疗。 (2)处理麻风反应,可选用酞咪哌啶酮(反应停)、肾上腺皮质激素、氨苯吩嗪、雷公藤等。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麻风病人家属及密切接触者,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对其中麻风菌素或结核菌素试验晚期反应阴性者,尤其是儿童,可接种卡介苗以提高机体对麻风杆菌的免疫力。在麻风流行较严重的地区,对病人家属及密切接触者可用氨苯砜每日50mg作为预防性服药,或肌注醋氨苯砜油剂每次1.5ml(含225mg),每隔75d注射一次,为期2年。在长期用氨苯砜单疗地区,用药物预防应短期服用利福平。 |
历史考证 | 《素问·风论篇》称麻风为疠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