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肝结核 中医治疗诊断方法/治疗方药方剂
    

肝结核

  
疾病名称(英文) tuberculosis of liver
拚音 GANJIEHE
别名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结核杆菌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引发肝结核
中医释名 以右胁痛,右胁下肿块,潮热,盗汗等为主要表现的痨病类疾病。
西医病因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患者以青壮年居多,女略多于男性,多有肝外结核。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肝结核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中国近30年来仅报告340例。但在患粟粒性结核的死亡病例中,尸检发现肝结核者可达50%一100%;其他类型的结核病者,约50%有肝肉芽肿,可见肝结核实际上并不少见。乃因本病临床表现较少,且缺乏特异性,故常易漏诊。
发病机理 结核杆菌感染肝脏的途径可以通过肝动脉、门静脉、淋巴管、胆道或直接蔓延,其中以通过肝动脉者较多见。肠结核时,结核杆菌可通过门静脉侵入肝脏。由淋巴管、胆管或直接蔓延等途径感染较少见。通过胎盘而感染者称为先天性肝结核;肝外未发现结核病灶者称为原发性肝结核。
中医病机 肝痨是因痨虫侵及肝脏,阻碍疏泄,耗吸营养,蚀耗肝阴。
病理 本病的基本病变是结核性肉芽肿,干样变只在少数融合的结核结节中见到。病变大多分布在肝实质和门脉区内,愈合后往往不留痕迹,有时则发生纤维化和钙化。肝结核病变局限于肝包膜,称为肝脏浆膜结核,实为结核性腹膜炎的一部分;肝包膜有结核结节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所谓糖衣肝。肝结核可分为三种类型:①粟粒型(小结节型):约占80%,是全身性结核血源播散的一部分,极个别病例可仅在肝脏有粟粒结核病变。粟粒结节约0.6一2.0mm,在肝脏表面呈灰白或黄色的小结节;显微镜下可见结节由类上皮细胞、Langhan巨细胞和淋巴细胞围绕干酪样坏死灶构成。②结核瘤型(巨结节型):较少见,由较小粟粒结节融合而成孤立性或增殖性结核结节(约占12%),中央干酪坏死后,可形成脓肿(约占7.6%)。脓肿呈蜂窝样或为单发性巨大脓肿,可向胸、腹腔穿破或侵蚀至肝内胆管。③肝内胆管型(结核性胆管炎):罕见,仅占0.4%,可由结核病干酪坏死后经门脉系破入肝内胆管所致。病变仅限于肝内胆管及其周围的肝实质,肝外胆管受累者较少。病变呈局限性,或沿胆管延伸,以至胆管扩张,并可形成结核性空洞。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本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常为肝外结核的症状所掩盖,故临床诊断较困难,多数病例需通过肝穿刺活组织检查(50%)、剖腹探查(14%)和尸体解剖(30%)才能确诊。 大。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本病的临床表现因结核病变的性质、侵及范围和程度以及有无并发症等而异。起病大多缓慢而症状不著。主要临床表现为:①发热占88%,低热或弛张热,较少伴寒战。②乏力与食欲减退占75%。③盗汗与消瘦占42%。④肝肿大占90%,呈进行性,肝区疼痛与触痛占60%,可扪及结节者约占1/3;脾肿大者占45%,脾区触痛占50%;腹水较为少见。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血常规检查常见贫血,多为轻度或中度,淋巴细胞偏高。血沉加快,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约半数病人有肝功能损害,转氨酶增高。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本病尚需与肝炎、伤寒疟疾布氏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和肝包囊虫病等相鉴别。
中医类证鉴别 本病临床少见,当有右胁痛及肝肿大时,首先应考虑其他常见疾病,如肝热病、慢性蛊虫病等,若能排除其他常见病,且有病史及其一般表现者,则应考虑本病之可能。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肝结核的治疗与粟粒性结核同,包括支持疗法和抗结核药物应用等。结核性肝脓肿则应考虑手术引流或肝叶切除术。
中医治疗 (一)辨证论治:
1.肝肾阴虚证:右胁痛,肝肿大,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耳鸣耳聋,烦热盗汗,手足心热,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滋补肝肾、清热抗痨。知柏地黄汤加百部、银柴胡白薇等。
2.热毒淤肝证:右胁痛,右胁下痞块,局部压痛,恶寒发热或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头晕目眩,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清肝泻火、化瘀解毒。柴胡清肝汤地鳖虫旋覆花等。
3.肝瘀痰结证:右胁刺痛,有胁下肿块,推之不移,局部压痛,肌肉消瘦,食纳减少,时有寒热,舌紫有瘀斑,脉涩。化瘀祛痰、软坚散结。鳖甲煎丸加减。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虚劳候》曰:"肝劳者,面目干黑,口苦,精神不守,恐畏不能独卧,目视不明”。肝痨之名则见于《慎柔五书》。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