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铜缺乏症与铜过多症 中医治疗诊断方法/治疗方药方剂
    

铜缺乏症与铜过多症

  
疾病名称(英文) copper deficiency and excess
拚音 TONGQUEFAZHENGYUTONGGUODUOZHENG
别名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代谢及营养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铜摄入不足或先天性铜代谢缺陷可引起铜缺乏症(copper deficiency),铜摄入过多又可致铜过多症(hypercupremia)。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1、铜缺乏症 人类较罕见,可表现为下列几种形式。①缺铜性贫血:较多见于严重营养不良的婴幼儿或长期肠道外营养患者。②婴幼儿卷发综合征:由于铜在肠内吸收的先天缺陷,铜不能通过细胞膜而被转运,血清铜及铜蓝蛋白浓度减低。③白化病:由于含铜的氨酸氧化酶的先天缺陷所致。④肝豆状核变性(Wil- son病):系由于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所致。⑤血清铜水平减低:可并发于多种疾病而无明显症状,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肌梗死、急慢性白血病、甲亢和某些癌肿。 2、铜过多症 单独由于铜摄入过多而引起的食物性铜中毒较罕见。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铜缺乏症 ①缺铜性贫血:由于铜摄入不足,致铜蓝蛋白(亚铁氧化酶)合成减少,引起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并随着与转铁蛋白相结合的过程发生障碍,使铁不能被利用而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导致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铜时,铁的吸收和运输受到障碍,铁在肝内贮积,导致含铁血黄素沉着性贫血。血清铜、铜蓝蛋白和铁的浓度均减低,可并发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腹泻,或可见骨骼丢失矿质。 ②婴幼儿卷发综合征:由于铜在肠内吸收的先天缺陷,铜不能通过细胞膜而被转运,血清铜及铜蓝蛋白浓度减低。 ③白化病:由于含铜的酪氨酸氧化酶的先天缺陷,使酪氨酸不能进行羟化及其以后的一系列生化过程,因而不能生成黑色素,导致皮肤和毛发色素消失,使患者的皮肤和毛发均呈白色。 ④肝豆状核变性(Wil- son病):由于遗传性铜代谢障碍,使铜不能合成铜蓝蛋白等含铜产物而广泛沉积在肝、脑、肾、角膜等器官组织中,因而引起肝硬化、豆状核变性(肌强直、震颤、构音障碍、精神症状)、肾功能不全、角膜褐色素环,有时可并发急性溶血。血清铜浓度及铜蓝蛋白活性减低,尿铜排泄增多。 ⑤血清铜水平减低:
中医病机
病理
病理生理 铜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成人体内总含量为72(50-150)mg,其中1/2-1/3存在于肌肉中,约1/3存在于肝、脑、心、肾等器官。血浆铜浓度为116(70-150)μdl,其中90%-95%在血浆铜蓝蛋白中。老年人血铜正常偏高。成人每日需要摄入量为1-3.8mg。铜主要生理功用为组成多种氧化酶的成分,如血浆铜蓝蛋白、酪氨酸酶、细胞色素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赖氨酸氧化酶、多巴胺羟化酶等,因而铜参与能量代谢、血红蛋白合成以及结缔组织的胶原合成等生化过程。一般膳食均含铜,含铜较丰富的食物为牡蛎、肝、牛肉、坚果类、玉米、糙麦、豆类等,牛奶含铜量较少。普通膳食可提供铜2-3mg.已足够生理需要。摄入过多的铜乃随胆汁排泄。一般每日每公斤体重铜的生理需要量为:婴幼儿80μg、儿童40μg、成人30μg。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1、铜缺乏症
人类较罕见,可表现为下列几种形式。
①缺铜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含铁血黄素沉着性贫血。血清铜、铜蓝蛋白和铁的浓度均减低,可并发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腹泻,或可见骨骼丢失矿质。
②婴幼儿卷发综合征:表现为头发因角化缺陷而卷曲、精神异常、生长发育延滞(长骨骨髓病变)、神经脱髓鞘、共济失调、痉挛等,常在幼年死亡。
③白化病:不能生成黑色素,导致皮肤和毛发色素消失,使患者的皮肤和毛发均呈白色。
④肝豆状核变性(Wil- son病):肝硬化、豆状核变性(肌强直、震颤、构音障碍、精神症状)、肾功能不全、角膜褐色素环,有时可并发急性溶血。
⑤血清铜水平减低:可并发于多种疾病而无明显症状。
2、铜过多症
临床表现为呕吐、腹泻、上腹痛、头昏、头痛、无力、心率增快、高血压、溶血性黄疸、尿毒症,最后昏迷死亡。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婴幼儿卷发综合征:常在幼年死亡。
并发症
西医治疗 1铜缺乏症
①缺铜性贫血:必须同时服用铜和铁剂治疗,才见疗效。
②婴幼儿卷发综合征:可服用铜制剂(儿童0.2-0.3mg/d,成人10-15mg/d)。
③白化病:本病无特殊治疗。
④肝豆状核变性(Wil- son病):治疗可用D-青霉胺等络合剂,促铜排泄并对症处理。
⑤血清铜水平减低:积极治疗原发病。

中医治疗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