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hirsutism
|
拚音 |
DUOMAOZHENG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内分泌系统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多毛症(hirsutism)是指女性不适当的毛发增多,可有单纯的体毛浓密,毳毛粗黑,也可同时伴有男性化表现,如阴毛呈菱形分布,出现胡须、喉结、痤疮、肌肉发达、阴蒂肥大、月经紊乱等。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体毛的多寡与遗传因素有关,不同的种族、民族、地区、家族变异很大。
多毛可以分为单纯体毛增多和伴有男性化体毛增多两大组,后者均见于器质性内分泌疾病。按病因不同又可分为下列几种:
(1)体质结构性多毛症:又称特发性多毛症,最为常见。多发生于青春发育期,表现为体毛增多,可伴月经失调或闭经,但无男性化表现。约20%-25%患者有毛发增多的家族史,可能与遗传有关。偶有雌激素水平偏低,尿17-羟、1-酮皮质类固醇略高,24h一般不超高25mg,不伴有卵巢和肾上腺皮质疾患。约10%明显多毛者,其血清睾酮正常。多毛的原因可能是性激素结合球蛋白(Te BG)降低,游离部分增高;或是睾酮转变为活性更高的雄激素(双氢睾酮),脱氢异雄酮转变为睾酮过程加速;或是雄激素靶器官敏感性增高。某些孕妇因胎盘内雄激素刺激也可见体毛增粗,有些妇女在绝经期可因促性腺激素增高、刺激卵巢分泌过多雄激素而出现体毛增多。
(2)肾上腺皮质性多毛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11β羟化酶缺乏症等)或肾上腺皮质肿瘤可分泌过多雄激素,出现多毛及男性化体征。前者伴有血压改变,24h尿17- 酮皮质类固醇可达50mg左右,且易被地塞米松所抑制;后者尿17-酮皮质类固醇明显增高但不被地塞米松所抑制。
(3)卵巢性多毛症:由卵巢原因引起的多毛症,最常见的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其次是卵巢男性化肿瘤,如睾丸母细胞瘤、卵巢门细胞瘤、脂质细胞瘤等。前者男性化程度轻或无;后者分泌大量睾酮,男性化明显,但尿17-酮皮质类固醇不会或极少升高。
(4)神经性多毛症:高度精神紧张,极度抑郁、恐惧后可出现多毛。原因不明,可能与自主神经系统过度反应有关。神经性厌食时因饥饿,生长激素受低血糖刺激与多毛有关。部分垂体肿瘤合并肢端肥大症者也有体毛增多。
(5)药物性多毛症:长期或大剂量应用睾酮或其合成激素、苯妥英钠、合成黄体酮、糖类皮质激素、ACTH、米诺地尔(敏乐定)、氯苯甲噻二嗪等可发生多毛。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地中海地区人群的体毛明显多于北欧地区,西方国家人群多于东方国家。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病史询问中必须了解多毛出现的时间、部位,及有无男性化体征,有无家族史、可疑药物应用史和精神创伤史。实验室检查可测定尿17-羟、17-酮皮质类固醇,脱氢异雄酮,血清睾酮,血清FSH、LH、孕三醇等。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小剂量)有助于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与肿瘤的鉴别。每日用炔雌醇40μg,服25d,第21d起服甲孕酮,每日10mg,服5d,可成功地抑制LH后卵巢雄激素的分泌,因而可区别雄激索的来源是肾上腺,还是卵巢。肾上腺、卵巢的B超、CT和MRI(磁共振成象)检查,有助于发现肿瘤病变;肾上腺动、静脉造影,卵巢和肾上腺静脉导管采血测定雄激素水平均有助于诊断。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肾上腺、卵巢的B超、CT和MRI(磁共振成象)检查,有助于发现肿瘤病变;肾上腺动、静脉造影,卵巢和肾上腺静脉导管采血测定雄激素水平均有助于诊断。
|
实验室诊断 |
实验室检查可测定尿17-羟、17-酮皮质类固醇,脱氢异雄酮,血清睾酮,血清FSH、LH、孕三醇等。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小剂量)有助于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与肿瘤的鉴别。每日用炔雌醇40μg,服25d,第21d起服甲孕酮,每日10mg,服5d,可成功地抑制LH后卵巢雄激素的分泌,因而可区别雄激索的来源是肾上腺,还是卵巢。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治疗因不同病因及病理而异。特发性多毛症一般不需治疗,如多毛太明显可用化学方法去毛、漂白,或是电离破坏毛囊。特发性多毛症也可试用周围组织中拮抗雄激素的药物,如赛普酮、螺内酯(安体舒通)、西咪替丁(甲氰咪胍)和甲孕酮,但见效甚慢。约1/2的特发性多毛或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例对雌激素、黄体酮治疗有反应。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可用糖类皮质激素治疗。卵巢和肾上腺肿瘤则需手术切除。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