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acute suppurative gastritis
|
拚音 |
JIXINGHUANONGXINGWEIYAN
|
别名 |
急性蜂窝织性胃炎,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消化系统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急性化脓性胃炎又称急性蜂窝织性胃炎,是胃壁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以粘膜下层最为明显。病情严重,临床罕见。一般分为弥漫性蜂窝织炎性与局灶性蜂窝织炎性两种类型,以前者为多见。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本病常由其他器官感染经血源或淋巴扩散至胃壁引起,多在扁桃体炎、疖痛、丹毒、产褥感染、败血症等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发生;亦可继发于胃部疾病如胃溃疡、胃癌、胃手术创伤等,由口腔吞入的病原菌直接从溃疡或糜烂面进入胃壁而引起蜂窝织炎。常见的致病菌为α溶血性链球菌,亦可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杆菌和枯草杆菌等。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胃壁弥漫性化脓性炎症。病变可迅速从粘膜扩展至粘膜下层,胃壁明显肿胀增厚,可有坏死出血。镜检见粘膜下层水肿,大量脓细胞浸润及出血、坏死等变化。病变一般位于胃窦、胃体远段,亦可侵犯全胃,但少有超越幽门远端或贲门近端者。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临床诊断有时困难。应注意询间病史和观察临床表现,如患者有急性感染及严重胃炎症状,突然高热、上腹痛并有腹膜炎征,或有脓性腹水、血中性粒细胞数增多等表现;而在排除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疾病后,需考虑有本病的可能。如呕吐出脓性胃内容物,并作培养有细菌生长,则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本病起病急,以全身脓毒血症与急腹症为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高热、寒战、上腹剧痛,常有明显呕吐,吐出脓样物,亦可有腹泻。腹部膨胀,上腹部肌紧或强直,明显压痛,甚至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及黄疸。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腹部X线摄片可见胃扩张和(或)肠梗阻征。
|
实验室诊断 |
周围血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加及核左移,血、尿、腹水、胃液涂片和细菌培养可见致病菌。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本病易并发胃穿孔、急性腹膜炎、肝脓肿和血栓性静脉炎。
|
西医治疗 |
应及早给予积极治疗,包括大量抗菌药物控制感染,纠正休克、水及电解质紊乱等。如药物治疗无效而患者全身情况许可时,应考虑及时采用外科手术切开引流或作胃切除术。如病变已局限化且呈慢性或形成脓肿者,或某些未被及时诊断但已痊愈而遗留“皮革状胃”改变者,须行胃部分切除术。如并发胃穿孔或腹膜炎,应及时手术治疗。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