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心搏骤停 中医治疗诊断方法/治疗方药方剂
    

心搏骤停

  
疾病名称(英文) sudden arrest of heart beat
拚音 XINBOZHOUTING
别名 循环骤停(circulatory arrest),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循环系统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心搏骤停系指心脏意外地突然停止搏动,如抢救及时和适当,有可能使已停止的心脏排血和呼吸功能得到恢复,病人生命可能从临床死亡中抢救过来。这种急救称为心肺(或心脏)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心搏骤停时全身血循环突然停止,故也称循环骤停(circulatory arrest)。心脏停搏3—5min以上,中枢神经系统因缺氧过久而造成严重的损害,可逆的可能性小,因此必须迅速抢救。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能够进行有效心肺复苏的心搏骤停,一般是由于心脏本身受到有害因素的突然袭击而发生。这些因素包括:心肌急性缺血、缺氧、触电、窒息、神经(包括反射性)功能紊乱、严重的电解质或酸碱平衡失调、药物毒性作用等。心脏原来可无病变,但有病变者更为常见。其中以冠心病、主动脉瓣狭窄肥厚型心肌病、急性心肌炎、各种原因引起的双侧束支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为主。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心搏骤停诊断标准:
1.意识突然丧失(或短阵全身性抽搐后出现昏迷)。
2.心音消失,颈、股等大动脉搏动消失。
3.呼吸突然停止或断续叹息样呼吸。
4.心电图可显示室颤、心室自搏、停搏和电机械分离。
西医诊断依据 心搏骤停时心电图表现有三种类型:①心室停顿,即心室完全丧失电活动,心电图上出现直线或仅有心房波。②心室颤动(或扑动),即心室肌呈不规则的颤动,心电图出现心室颤动波。③心电机械分离,心电图上虽有完整的QRS波群(常宽而畸形,频率较慢),但不产生有效的心肌机械性收缩。以上三种情况,心脏都丧失排血功能。临床表现为心音消失,脉搏测不到,意识丧失,随即呼吸停止。其中以心室颤动最为常见,也最有可能恢复。 冠心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缺钾,奎尼丁、氯喹、剂等毒性反应以及电击引起的心搏骤停多数为心室颤动。多源性室性早搏或室性心动过速可发展为心室颤动。高钾血症多引起心室率慢的心室自主心律继以心室停顿。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易发生心室停顿,也可并发心室颤动。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临床表现:①昏厥。即病人突然意识丧失,常为心脏停搏的信号。一般心脏停搏5—10s后,由于脑缺氧而引起昏厥;停搏15s以上,可产生抽搐。如不迅速恢复,即进入持续昏迷状态。②先出现喘息样呼吸困难伴发绀。随后(通常在停搏后20—30s内)呼吸停止。③大动脉搏动消失(一般摸颈动脉)。④心音消失。⑤瞳孔扩大,为重要体征,约在心脏停搏后45s出现,1—2min后固定,因而不能作为早期诊断依据。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心肺复苏后,患者很快清醒,除有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外,无其他不适。
2.显效:复苏后无明显后遗症,可有一些精神症状,如健忘、注意力难以集中等,脑电图可有轻度异常。
3.好转:患者意识恢复,但遗留有明显后遗症,如失语、偏瘫、视觉丧失,甚至为痉挛状态,脑电图明显异常。
4.无效:包括植物人状态与死亡。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当病人突然意识丧失和颈动脉搏动消失,即可作出诊断,应立即就地抢救施行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压。以尽快恢复有效的血循环和呼吸功能。同时,立即呼救设法得到援助,迅速接上心电图和建立静脉输液和给药通道。根据心搏骤停的病因和性质,采取针对性措施。心搏恢复后,应维持心律和血压,纠正代谢紊乱,维护脑组织功能,防止肾功能衰竭等。心肺复苏:立即恢复循环和呼吸。
1.心肺复苏的步骤及操作:
(1)胸外心脏按压:病人仰卧在硬板床或地上。术者立或跪在病人右侧.将左手手掌的根部置于病人胸骨下半段的上2/3处,右掌压于左手背上,双手的手指均不接触病人胸部,肘关节伸直,手臂与病人胸骨垂直,借助身体之力,有节奏地按压,每次使胸骨下陷3—4cm,60—70次/min。小儿用单手按压,80—100次/min,婴儿用拇指按压,100—120次/min,因婴儿及小儿心脏位置较高,应压在胸骨中部以防损伤肝脏。心前区叩击偶可使停搏心脏复跳,但也可导致心室颤动等,且叩击并无胸泵的排血作用,目前已不列为抢救的常规。注意事项:①按压时用力不可过猛,以免引起肋骨骨折心包积血、肝破裂等并发症;也要避免按压过轻而达不到维持有效循环的要求。②要按压在胸骨下半段的上2/3处,手指应不接触病人胸部,这样按压范围不大,位置准确,效果好,且不易引起骨折和器官损伤。③借助身体下压的力量稳健并有节奏性。压下后保持约0.5s,然后放松,以利血液回流到心脏。④每分钟按压约70次为宜,按压过多会影响心脏充盈;太少会使心输出量降低。按压时的每搏输出量,仅为自然每搏输出量的40%左右。胸外心脏按压如操作正确,可在颈动脉产生13.3kPa以上的收缩压峰值,平均压约5.32—6.65kPa,约为正常血流量的35%。⑤不论心电图记录为何种心律,必须继续按压,直到有效的自动心搏恢复为止。不必要的短暂停止按压,会影响心输出量。如必须暂停按压(如心内注射、测心电图、换操作者等),每次勿超过10—15s。心脏按压有效的表现:周围大动脉(颈、股)能扪到搏动,上肢收缩期血压在7.98kPa左右;颜面、口唇和皮肤色泽转红润;瞳孔缩小;自主呼吸恢复;眼睫毛反射恢复;肌张力好;病人开始挣扎,甚至发音。瞳孔固定及散大达30min,深昏迷和无自主呼吸,为大脑死亡的征象。持续心脏按压1h,心电图仍无心电活动征象,为心脏死亡。
(2)口对口人工呼吸:施行心脏按压以维持血液循环的同时,进行人工呼吸,以保证氧的输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病人仰卧.术者一手托起病人颈部,使其头部尽量后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另一手捏住病人鼻孔,深吸气后对准病人的口用力吹出气体,然后放松鼻孔。如此反覆,每分钟12次(吹气2s,病人呼出3s)。口腔内有异物时,应先排除。一般每按压心脏4—5次作口对口人工呼吸一次(一人兼做时,可15比2)。开始时吹气宜多而快,10—20次后,用力渐减小,以维持上胸部轻度升起即可。有条件时应立即使用人工呼吸器。
(3)心电图检查和建立静脉通道:有条件时,尽快进行心电图检查以明确心搏骤停的性质。并尽快静脉穿刺建立输液和给药通道。
(4)心室颤动的紧急处理:心电图确诊为心室颤动时,应立即进行体外非同步直流电除颤。临床上疑为心室颤动而未确诊者,为了争取时间,也可先“目”除颤,因即使属心脏停顿,对病人亦无不利。体外除颤功率一般用300Ws,如无效,可加至400Ws重复除颤。心室颤动波过细者,可在除颤前先给予肾上腺素1mg和克分子乳酸钠60ml,使颤动波变粗,再行电除颤易于成功。若一时得不到电除颤器,可试用药物除颤。在心脏按压的基础上,以盐酸普鲁卡因300mg或利多卡因100—200mg,加肾上腺素1mg心腔内注入。亦可再加阿托品1mg。注射后应立即继续心脏按压。除颤未成功或除颤后心室颤动反覆发作,重复电除颤,还可试用下列药物。①溴苄胺250mg溶于5%葡萄糖液40ml,静脉内5min注完,必要时可重复(或用250mg溶于5%葡萄糖溶液10ml心内注射)。②利多卡因,静脉注射100—150mg。如无不良反应,5—10min后再加100mg;如仍在心室颤动中,可一次静脉或心腔内注入200mg。③苯妥英钠250mg用注射用水15—20ml稀释后用5min静脉内注射。④用以上药物后仍反覆发作者,可静脉注射普鲁卡因胺,第一次250mg,以后按需要每20min用100—200mg,共用500—600mg。反覆发作的短阵多形性或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扑动、颤动,应多考虑为缺钾或奎尼丁、锑剂等药物的毒性反应。根据病史和心电图上缺钾表现,疑为由严重缺钾引起室颤时,应静脉滴注较大量并稀释成0.4%—0.6%的氯化钾溶液(24h内常需要10g左右),同时测血钾,并密切随访心电图,至心电图上缺钾表现基本消失为止,碳酸氢钠和乳酸钠用量宜少。对奎尼丁或普鲁卡因胺毒性反应引起的反覆心室颤动,忌用普鲁卡因胺,如发作期间基本心率较慢,可试用异丙肾上腺素0.5—1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缓慢静脉滴注。
(5)心室停顿和心室自主心律的紧急处理:如心电图示慢而无效的心室自主心律或心室停顿,即心腔内注射肾上腺素1mg.继续心脏按压并用克分子乳酸钠50—100ml或5%碳酸氢钠100ml静脉注射。乳酸钠和碳酸氢钠除纠正酸中毒外.有对抗高血钾、兴奋心脏内起搏点和加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如怀疑心室停顿与高血钾、酸中毒、窒息等因素有关,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用量宜较大,目前一般主张首选碳酸氢钠。也可用肾上腺素静脉滴注,以l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开始每分钟1—2ml(含4—8μg),在密切观察下逐渐增加,直至自发的心室搏动出现,并维持50—70次/min,如出现多源性或快速心室律,或血压过高,即应停药或减量。异丙肾上腺素在心脏复苏中,弊多利少,目前多不主张应用,而仅用于由于房室传导阻滞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所致的心脏骤停。钙剂晚近已趋弃用。药物治疗无效者,可用人工心脏起搏。胸外起搏效果不佳。近年来多用经静脉插入导管电极至右心房或右心室行心内膜心脏起搏,紧急时亦可采取经胸起搏或经皮穿刺心脏置人导管电极起搏。(6)纠正酸中毒:心搏骤停后很快出现酸中毒,如不及时纠正,复跳不易成功。因此在进行心脏按压的同时,应较快地静脉推注5%碳酸氢钠100ml,继以静脉滴注200ml,碱性药物的应用宁早勿晚,剂量宁稍偏大勿过小。以后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节用量。
(7)呼吸兴奋剂的应用:复苏成功,自主呼吸恢复,但尚不健全时,可用呼吸兴奋剂。常用的有:洛贝林尼可刹米二甲弗林(回苏灵)、哌醋甲酯(利他林)、戊四氮、野靛碱、贝美格(美解眠)等,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复苏尚未成功者不用。
(8)开胸心脏直接按压:如无电除颤起搏器,而胸外心脏按压数分钟后效果不佳,需尽力找出原因给予相应处理,并考虑开胸按压,其适应证为:①胸廓畸形。②严重肺气肿。③疑有心包填塞。④张力性气胸。⑤胸腔内大出血或胸部严重创伤。⑥冠状动脉气栓。⑦胸外按压无效。开胸按压每分钟约60次有效时,心肌色泽由紫绀转为红润,心肌张力增加,扩大松软的心脏缩小。需作直流电除颤时,用40—60Ws能量。
2.恢复原有心律和维持有效循环和呼吸:有效循环一旦恢复,原有的心律亦常能很快恢复,复苏即属完全。如原有心律未能恢复,心脏排血功能很差,需继续人工维持循环,复苏属不完全。不完全复苏常由下列三种情况引起:①心律失常,表现为心室反覆停搏或心室率异常缓慢,或顽固、反覆发作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②心肌收缩力差,不能维持生命器官足够的血液灌注。③低血压,继发于低输出量或周围血管扩张,应采取下列措施以恢复原有心律和有效循环。
(1)控制心律失常:①对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可先用同步直流电转复。体外电击第一次为50Ws,如未复律。可逐次增加50Ws,直至转复或加至同步直流电300—400W,时为止。药物治疗可首选利多卡因,采取分次静脉注射。第一次注射50—100mg(1—2mg/kg体重)于0.5—1min内注完,以后每5min加注50mg,至心律纠正或总量达300mg为止。心律纠正后,可静脉滴注维持量,每分钟1—4mg。应严密注意随时调整滴速。滴注过程中如又出现快速室性异位心律时,可再加用利多卡因分剂注射。心律稳定几小时后,改用口服维持量的普鲁卡因胺每6h 0.5g,或美西律(慢心律),或丙吡胺,其他药物可考虑用溴苄铵,苯妥英钠等(见“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条)。②对室上性心律失常,如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可用毛花甙丙(西地兰),首剂0.4—0.6mg加于5%—50%葡萄糖40ml静注(原来未用洋地黄者),2—3h后再注射0.2—0.4mg。紧急时可采用直流电同步转复。③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显著窦性心动过缓和不齐(窦房结功能衰竭)并发心搏骤停时,无论其机制是心室(或全心)停顿或心室颤动(常伴有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和频发室性早搏).均可在心脏听诊和心电图密切观察下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基本心律中心室律提高后,可能使室性异位节律逐渐消失。如室性异位搏动或室颤反而增多,即应停用。也可试用阿托品和溴苄铵托西酸盐静脉注射,忌用普鲁卡因胺或奎尼丁。药物处理无效时,考虑人工心脏起搏。
(2)低血压的处理:复苏后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很多,包括严重酸中毒未纠正、心律失常或心肌收缩无力、血容量不足、呼吸功能不全、微循环功能失调,以及抢救过程中产生的并发症如气胸、心包填塞和药物的副作用,或不正确使用正压辅助呼吸使二氧化碳排出过快、以及心搏骤停前导致休克的因素尚未解除等。应针对不同原因进行治疗。对低血压本身可用拟交感神经胺类药物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可静脉滴注间羟胺多巴胺和氢可的松;如血压低而心律偏慢,无异位心律,可试用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滴注。伴有心力衰竭时可用适量强心剂,如毛花甙C、毒毛花甙K等。经上述处理无效者,有条件的可考虑用辅助循环。
(3)呼吸管理:心跳恢复后呼吸功能的维持极为重要,要在保证呼吸道通畅的前提下,施行加压给氧人工呼吸,每次加压时要注意吸与呼的比例,至少1:2.否则影响二氧化碳的排出。若气管插管时间超过48h,或病人己出现反射,但呼吸道分泌物较多而不易咳出,应作气管切开。肺部感染影响呼吸功能,须及时防治。水电解质紊乱的治疗 复苏后一般均存在水滞留,故每日进液量宜限制在1500—2000ml左右,原则上偏于脱水状态以减轻脑水肿。如肾功能正常,低钠一般不需处理。早期高血钾经利尿后可恢复。脱水疗法可造成低钾,需根据血钾和尿量适当补充钾。一般复苏第一日不必给钾,以后可按每1L尿量补氯化钾1g,并根据血钾和心电图表现调整用量。心搏骤停,使组织缺氧,大量代谢产物积聚体内而致代谢性酸中毒。由于呼吸功能衰竭,导致二氧化碳不能排出,可产生呼吸性酸中毒。严重酸中毒时:①对心脏的自律功能和收缩力有抑制作用,心输出量减少。②使心脏和血管对拟交感神经胺类药物反应减弱,升压药无效。③心肌代谢障碍,降低心脏发生室颤的阈值,易发生心室颤动或使除颤无效。除在进行心脏按压的同时静滴5%碳酸氢钠200ml外,心脏停搏每超过15min,需再加用200ml,并参考二氧化碳结合力、pH值和剩余碱等检验结果再补充给药。静脉注射或较快滴注克分子乳酸钠,特别在血钾偏低或酸中毒纠正后,可能引起室性早搏或室性心动过速,应予注意,如考虑钠过多,或血钾过低,可给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HAM)7.28%溶液,按每次2—3ml/kg体重,或根据二氧化碳结合力计算,每次给予补充,按每公斤体重静脉滴注7.28%溶液0.3ml,可使二氧化碳结合力升高1vol/dl计算。
脑缺氧的防治 :心搏恢复后,主要矛盾从停搏转化为脑部缺氧。复苏后病人能否存活,直接取决于脑组织的损害程度及治疗措施是否积极,脑水肿是脑缺氧的后果,要设法消除;同时更重要的要采取降低脑细胞代谢率和改善血液生化变化的措施,以减轻脑组织的损害。脑缺氧和脑水肿的防治宜尽早开始。实际上,立即恢复循环和呼吸就是最好的防治措施。
(1)降温疗法:是心搏骤停后防治脑缺氧损害的重要措施。抢救开始时,应争取在5min内用冰帽保护大脑。血压恢复,心率稳定而神志仍不清醒者,即给予全身体表降温,加头部选择性降温。人工冬眠可保持低温,维持循环,保护心、脑、肾,镇静止痉,防止脑水肿的发展。冬眠合剂可选用异丙嗪50mg加氢化麦角碱0.6mg,每4—6h肌内注射1/3—1/2量或静脉注射1/4量。
(2)脱水:心搏恢复后即静脉推注20%甘露醇250ml和地塞米松10mg。复苏后最初3d常合并使用甘露醇250ml每8h一次和地塞米松5—10mg每6h一次,脑水肿好转后,即以甘露醇或山梨醇与50%葡萄糖交替使用,脱水疗法一般需维持一周左右。如出入液量不能达负平衡,或中心静脉压升高以至出现肺水肿时,可用呋塞米(速尿)静脉注射和用强心药物,并严格控制入水量。
(3)止痉:有抽搐发作者可用地西泮(安定)10mg静脉或肌内注射,或用苯巴比妥、阿米妥钠等。
(4)其他药物:包括促进脑组织代谢药物,如谷氨酸、γ氨酸、三磷腺苷辅酶A、细胞色素C、维生素等。苏醒药如氨乙基脲异硫甲氯芬酯(氯酯醒)、苏合香丸、至宝丹、紫雪丹,针刺人中、十宣、涌泉。
(5)高压氧疗法:有条件时可选择应用。
肾功能不全的防治:为预防复苏后肾功能不全,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尽快恢复和保持有效循环:在纠正休克或低血压时,避免应用过多的血管收缩剂;多巴胺能选择性地扩张肾血管,单独或合并使用有利于防止肾功能衰竭。②纠正酸中毒。③早期应用利尿脱水剂:如甘露醇、山梨醇、呋塞米(速尿)等有助于防治肾功能不全,如用甘露醇后尿量每小时在20ml以下,应考虑有严重肾小管损害,可试用呋塞米静脉注射,如仍不增加.按肾功能不全处理。④缓解肾血管痉挛:可用利尿合剂(普鲁卡因1g、氨茶碱0.25g、咖啡因0. 25g、维生素C3g加入10%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或用罂粟碱每次30mg,每2—4h肌内注射1次。
防止心搏骤停再发:心脏复苏后密切观察病情及上述各种情况的进展,并参考心电图检查所见,尤其是最初24—48h内要随时防止和治疗心搏骤停再发。早期发现和早期用药防治心律失常,防止严重心律失常发生与发展。以下各种室性心律失常,反映心室处于易激状态,预示可能发生心室颤动,应积极治疗:短阵的室性心动过速;多源性室性早搏或接连两个或以上的室性早搏;过早搏动出现在前一心搏的T或U波之上者。即使是单源性早搏,每分钟5次以上亦应治疗。一些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普罗帕酮(心律平)、美西律、丙吡胺、胺碘酮等可以根据情况选用。对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者,经药物治疗心室率仍不稳定,有反覆心源性昏厥发作者,应及早使用经静脉右心室心内膜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如传导阻滞不能改善,应考虑安置永久起搏器。
中医治疗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开云App闪退解决方案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