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eurytrimiasis
|
拚音 |
KUOPANXICHONGBING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寄生虫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阔盘吸虫病是由阔盘吸虫所致,后者在中国已发现6种,即胰阔盘吸虫、支睾阔盘吸虫、河鹿阔盘吸虫、福建阔盘吸虫及圆睾阔盘吸虫。阔盘吸虫病主要是胰阔盘吸虫寄生人的胆道与胰管所引起的。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胰阔盘吸虫虫体宽阔,表皮有棘,两个吸盘均很显著,其中口吸盘较粗大。虫卵椭圆形,具卵盖,深咖啡色。卵内有一发育成熟的毛蚴。
第一中间宿主为各种蜗牛,已证实的有同型阔纹蜗牛、灰阔纹蜗牛、枝小丽螺、弧形小丽螺等。虫卵被蜗牛吞食后,毛蚴从卵中孵出,形成早期母胞蚴。感染后3月的早期子胞蚴体内含数量很多的胚球。子胞蚴成熟后离开母胞蚴,成堆的子胞蚴向宿主头部移行,到达蜗牛体外。在外界,成熟子胞蚴收缩为椭圆形、圆筒形或柠檬形的囊体,两端留着细长的尾巴。尾蚴为短尾型。
第二中间宿主为草螽,如红脊草螽和中华草螽等,成熟子胞蚴被草螽吞食后,尾蚴脱去尾球,体部穿过胃壁进入血腔,最后发育为成熟囊蚴。终宿主获得感染的方式尚不十分清楚,人体可能因偶然误食了草螽或其身体的某一部分而感染。胰阔盘吸虫寄生在牛、羊、猪、骆驼、猕猴等动物的胰管及胆道内,偶可感染人。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中国有人体感染的报告。世界各地及中国的东北、西北牧区草原直到南方各省都有本虫的存在。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据对病牛的胰脏进行病理观察,显示胰脏表面不平,色调不匀,有的部位见有结缔组织瘢痕和点状出血。胰管壁肥厚,管腔缩小,管粘膜不平呈小结节状并有点状出血。组织学检查有粘膜脱落,有些部位可见深入到粘膜固有层的增生的上皮细胞。在充满虫体的胰管内常见虫卵侵入管壁,产生炎症反应和结缔组织增生。反应较强烈,有嗜酸粒细胞浸润,也有腺实质的坏死,或因虫卵深入胰实质引起结缔组织增生,将腺体挤向一边,使胰脏呈萎缩状态。在结缔组织压迫下,腺小叶的结构破坏致胰腺功能紊乱,胰岛呈营养不良变化。严重的慢性感染常因结缔组织增生导致胰硬化。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患畜呈现衰弱,营养不良,下痢,颈部和胸部水肿及消瘦等。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从粪便或十二指肠液内发现典型虫卵。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治疗尚无特效药物,吡喹酮或可一试。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预防要注意个人卫生。
|
历史考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