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heterophyiasis
|
拚音 |
YIXINGXICHONGBING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寄生虫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广义的异形吸虫病是由异形科吸虫寄生人体小肠引起的寄生虫病,以腹泻和消化功能紊乱为特征。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人因吃生或未煮熟的淡水鱼而感染。中国较常见的异形科吸虫有9种,其中主要者为异形异形吸虫(H. heterophyes)、横川后殖吸虫(Metagonimus yokogawai)与钩棘单睾吸虫(Haplorchispumilio)3种,分别引起异形吸虫病(狭义的)、后殖吸虫病及单睾吸虫病。其临床表现与治疗均相似。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异形科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狗猫等肉食哺乳动物为终宿主。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异形吸虫寄生于小肠,一般只引起轻度反应,但因虫体很小,又有钻人肠壁的倾向,可引起机械性损害,造成组织脱落、压迫性萎缩和坏死,导致临床上腹泻和消化功能紊乱,镜检可见成虫周围组织炎性反应、组织增生和不同程度的纤维化。成虫可钻人肠壁深层到达粘膜下层,其所产虫卵可经血流通过肝、肺进人体循环,分布人体各组织。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在流行区有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史,有腹泻与消化功能紊乱等症状者,应疑为本病。在华支睾吸虫和异形吸虫感染都很常见的地区,诊断时必须注意,因异形吸虫寄生人体的数量常很少,产卵量不多,虫卵形态与华支睾吸虫仅有微小不同,难以鉴别。华支睾吸虫产卵量大,即使寄生虫数不多,粪沉渣涂片发现虫卵的机会仍多。因此,每一视野有多个虫卵时,华支睾吸虫感染的可能性大,但不能排除两类吸虫混合感染,当反覆投以驱华支睾吸虫药物后,虫卵仍不阴转,可抽取十二指肠液检查,如未查获虫卵,应考虑有异形吸虫存在的可能。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治疗可采用吡喹酮,口服后药物在小肠内直接接触虫体,故小剂量5—10mg/kg一剂疗程即可,反应轻微。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预防本病的关键在于不食生或未煮熟的淡水鱼。防止粪便污染水体。
|
历史考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