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injury of geniculate bodies |
拚音 | WAICEXIZHUANGTIJIQIYISHANGDESUNHAI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神经科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视束的后端是外侧膝状体,其形如马鞍状,位于丘脑枕的外侧。视神经在此更换神经元,由背核神经元发出新的神经纤维形成视放射,它经过内囊、顶叶及颞叶枕叶,终止于纹状区皮质(视觉皮质中枢)。此最后段视路可因大脑病变直接造成影响。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病因有脑血管意外、外伤、肿瘤、炎症等。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临床上常伴有一定的颅脑症状及体征,眼部表现主要是视力下降、视野缺损。 1.本病常见病因为脑血管出血(因外伤、脑血管硬化高血压等所致),出血急剧,病情危急,视力迅速下降,常合并昏迷及脑血管意外症状。而如脑瘤压迫所致,发病较慢,呈进行性加重,视力及视野于发病不同时间可有对比改变。因炎症引起,如脑炎及脑膜炎所引起的,除有视力下降、视野改变外尚有诸如发热,抽搐、血象改变等表现。 2.视野改变:①同侧偏盲或同侧象限盲是两眼视野缺损方向、范围、部位均相同。同侧偏盲见于视放射起点部位疾病影响,而同侧象限盲见于视放射扇形部位疾病影响。②黄斑回避:在同侧偏盲缺损中,保留着注视点即黄斑视区2。~6。区域。指示损害位于视放射后部或距状裂中部。③单眼颞侧新月形视野缺损见于病变对侧视野的颞侧,指示损害位于距状裂前部。④同侧性偏盲型暗点:在两眼视野的同侧出现位置大小范围相同的中心暗点,指示损害位于距状裂的后部。 3.眼底一般无变化,视神经萎缩一般不发生,视觉诱发电位(VEP)可提供诊断依据。 4.瞳孔对光反射正常。因为支配瞳孔反射的上行性纤维已在外侧膝状体前方离开了视束。 5.内囊部病变常见于脑血管意外,临床上出现病变对侧两眼同侧偏盲、对侧肢体偏瘫及感觉障碍的“三偏症”。颞叶肿瘤出现幻觉、嗅幻觉。顶叶肿瘤可出现失读,计算不能,左右分辨不清。枕叶肿瘤常有视幻觉。 6.外侧膝状体及其以上的损害可通过CT,MRI,确定病变位置。 7.皮质盲:是指双侧距状裂皮质的病变引起的黑矇,瞳孔光反射正常,眼底正常。皮质盲由血管痉挛、外伤、中毒、脑缺氧所致,部分视力可有改善。该病需同伪盲及癔病性黑朦仔细鉴别。视觉诱发电位(VEP)有重要诊断价值。 |
体检 | |
电诊断 | 视觉诱发电位(VEP)有重要诊断价值。 |
影像诊断 | 通过CT,MRI,确定病变位置。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本病需根据不同病因会同神经内外科医师共同诊疗。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