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慢性卡他性结膜炎 中医治疗诊断方法/治疗方药方剂
    

慢性卡他性结膜炎

  
疾病名称(英文) chronic catarrhal conjunctivitis
拚音 MANXINGKATAXINGJIEMOYAN
别名 中医:白涩症,赤丝虬脉,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眼科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慢性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眼病,病因复杂,可分微生物性与非微生物性。 临床症状不如急性结膜炎那样显著,有少量分泌物,轻度结膜充血及滤泡和乳头增生。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本病的发病原因一般可分为微生物性和非微生物性两大类。前者可分为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未痊愈而转为慢性,也可因Morax一Axenfeld氏双杆菌、链球菌或其他毒力不强的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后者原因包括不良的环境(如烟雾粉尘、风沙、有害气体、强光等),不良的卫生习惯(如烟酒过度、睡眠不足、用手揉眼等)以及视力疲劳、屈光不正、隐斜视、泪道阻塞、倒睫睑缘炎慢性鼻炎等。此外,长期应用某些刺激性药物、化装品或过多饮用刺激性饮料也可构成慢性结膜炎的病因。
中医病因 《审视瑶函》曰:“不肿不赤,爽快不得。沙涩昏蒙,名曰白涩。气分伏隐,脾肺湿热”。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本病属气轮病,内应于肺。其病大多为天行赤眼或暴风客热治疗不当,余邪未清,热伏肺经;或久视劳瞻,暗耗精血,肝肾不足目失所养;或时冒风沙,近处烟火、烟熏,恣烟嗜燥,以致热郁血滞而发;或肺阴不足,津液不布,目失如濡润,或饮食不节,偏食辛燥,致使脾胃积热生湿,清气不升,目窍失养等原因所致。
病理 慢性结膜炎的主要病理改变为分泌粘液的杯状细胞大量增加,睑结膜形成假腺体,上皮下淋巴浸润,乳头增生,滤泡形成等。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本病辨证虚证多而实证少。实证多因脾胃湿热蕴积,致白睛黄浊,有稀疏丝脉。或由于暴风客热及天行赤眼治疗不彻底致使白睛遗留少许赤丝细脉的虚中挟实证;虚证有脾肺气虚,津液不升或肺肾阴虚,目珠失濡所致的干涩不适。
1.热邪留恋
证候:常见于暴风客热或天行赤眼病后,白睛留有少许赤丝,迟迟不退,胞睑内亦轻微红赤,轻度畏光,干涩不爽,可见少量眼眵,舌红少津,脉数。
辨析:①辨证:以暴风客热或天行赤眼病后,眼干涩不适为辨证要点。②病机:病后余邪未清,热伏肺经,故白睛红赤不甚,久久不退;邪热阻络,血气不通,津液失布,则二目干涩不爽;舌脉之象均为余热未清,津液损伤之征。
2.肺阴不足
证候:眼干涩不爽,少泪,久视则易疲劳,视物不清,眦角常有泡沫状白色眼眵,兼见干咳,少痰,咽干便秘,病情缠绵,舌苔薄白,脉数。
辨析:①辨证:以眼干涩,久视易疲劳,眦角有泡沫样眼眵为辨证要点。②病机:肺阴不足,目中津液匮乏,则眼干少泪少眵,不能久视;阴虚不润则干咳、少痰,咽干便秘;舌苔脉象亦为肺阴不足之征。
3.肝肾阴亏
证候:眼干涩畏光,双眼频眨,视物不清,白睛隐见赤丝,久视则诸症加重,伴口干少津,腰膝痠软,头晕耳鸣;夜寐多梦,.舌红脉细数。
辨析:①辨证:以眼干涩畏光眨眼,久视诸症加重,以及肝肾阴亏症状为辨证要点。②病机:肝肾阴亏,精血不能上荣,则双眼干涩濒眨,视物不清,头晕耳鸣;睛珠失润,则隐见赤丝;久视耗伤精血,故诸症加重;口干少津,夜寐多梦,舌脉之象均为肝肾不足之征。
4.脾胃湿热
证候:眼干涩隐痛,白睛混浊,有少量粘吃眵,见睑内较红或粘糙增厚,有粟粒样小泡,眼睑重坠,病久难愈。兼见口粘口臭,便秘溲赤,苔黄脉濡数。
辨析:①辨证:以眼干涩隐痛,眼睑重坠,及脾胃湿热见症为辨证要点。②病机:湿热蕴结中焦,清浊升降失调,清气不升则眼干涩痛,浊气熏蒸则白睛混浊,有少量粘眵,湿性重浊,则眼睑重坠感,湿性粘滞,故病程长,缠绵不愈;口干口粘,便秘口臭,溲赤及舌脉之象均为湿热蕴结中焦,浊气不降所致。
5.脾肺二虚
证候:眼干不适,眼睑浮肿,伴面色无华,气短神疲,食少便溏,咳嗽痰多,舌淡脉弱。
辨析:①辨证:以胞睑虚浮,伴气虚见症为辨证要点。②病机:脾肺虚弱,肺虚则津不布,脾虚则气血化生无源,故见上述见症。
西医诊断标准 1.急性结膜炎病史,屈光不正,工作环境不良,泪道炎症及睑裂闭合不全。
2.眼干燥,发涩、奇痒或异物感。
3.睑结膜轻度充血,乳头增生,内外眦部可有少量分泌物,但无结膜瘢痕及角膜血管翳。
具备第1~3项即可诊断。
西医诊断依据 1.曾患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或工作、生活在不良的卫生环境中,或有不良的卫生习惯等,多双眼发病。 2.主诉症状有痒感、异物感、干涩感、灼热感、刺痛、眼睑沉重及晚间阅读疲劳等,常于午后或晚间加重。 3.检查可见有少量粘液性分泌物,或眦部白色泡沫状分泌物,睑结膜轻度充血或滤泡和乳头增生,病程较长者可伴有泪阜部及睑结膜肥厚。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主要症状为异物感、干燥感、烧灼感、刺痛及睑沉重感等。分泌物少,结膜轻度充血,病程长而且顽固,自觉症状往往超过临床所显示的病变程度,是本病的主要特征。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1.沙眼:本病由衣原体感染引起,自觉症状与慢性卡他性结膜炎相似,其特点是除睑结膜乳头增生肥大,滤泡形成,还可见到上睑结膜或上穹窿部呈绒状成网状瘢痕以及角膜血管翳。结膜刮片可发现沙眼包涵体。
2.滤泡性结膜炎:是一种以结膜充血、流泪、分泌物及滤泡形成为特征的结膜炎。患者多为学龄儿童或青年人。滤泡多见于下穹窿部结膜及下睑结膜,大小均匀,境界分明,排整齐,晨起常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
3.春季结膜炎: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男性较多,是一种周期性反复发作的结膜炎,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在春夏季节发病,冬季自行缓解,本病可自然痊愈,不留瘢痕,常以患眼奇痒,异物感、烧灼感为主诉,检查可见睑结膜面有密集的,形态不规则的,大而扁的铺路石子状排列的肥大乳头。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炎症消退,症状消失。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1.治疗应针对病因,常用药物为15%磺胺醋酸钠,o.5%新霉素,0.5%硫酸,顽固病例可加用少量激素,但切不可长期滴用,以防发生激素性青光眼,人工泪液或甲基纤维素对消除症状可能有帮助。
2.收敛剂如0.25%~0.5%硫酸锌眼药水滴眼或0.5%硫酸锌眼膏涂眼等。
中医治疗 本病虚多实少,病症轻,但病程缠绵难愈,虽内外用药,亦难速效。故临证结合全身情况,详问病史,细心斟酌。然阴液亏虚,目失所养,是其主要病机所在;故在临证应以养阴清热为主要治疗原则。同时,要嘱咐患者注意饮食、起居、生活卫生,努力减少一切不良刺激,以提高疗效。
(一)辨证选方
1.热邪留恋
治法:清热利肺。
方药:桑白皮汤(《审视瑶函》)加减。桑白皮12g,黄芩12g,菊花10g,旋覆花6g,桔更6g,地骨皮12g,玄参15g,麦冬15g,茯苓12g,泽泻12g,甘草3g。若无湿邪,去茯苓、泽泻以免伤阴;眦部红赤,加黄连、连召以清心热;津伤较甚者,加沙参生地石斛等;白睛充血动口红花赤芍以凉血退赤。
2.肺阴不足
治法:养阴润肺。
方药:养阴润肺汤(《重楼玉钥》)加减。大生地15g,麦冬15g,生甘草6g,玄参15g,贝母12g,丹皮10g,薄荷10g,炒白芍10g。若虚热明显者,加地骨皮;黑睛生翳者加木贼蝉蜕密蒙花以疏风退翳。
3.肝肾阴亏
治法:滋补肝肾,益精养血。
方药:杞菊地黄汤(《医级》)加减。杞子15g,菊花12g,熟地15g,山药15g,丹皮10g,泽泻10g,当归15g,山萸肉12g。若阴虚明显者加桑椹女贞子、沙参、白芍等。
4.脾胃湿热
治法:清热利湿,宣畅气机。
方药:三仁汤(《温病条辨》)加减。杏仁10g,滑石12g,白蔻仁10g,厚朴12g,白通草10g,淡竹叶10g,薏苡仁15g,半夏10g。若热重者,加栀子;湿重者加茯苓、泽泻等。
5.脾肺二虚
治法:健脾补虚,理气助运。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医方集解》)加减。人参10g,白术12g,云苓12g,甘草3g,陈皮12g,半夏109,砂仁6g,木香10g。著气虚甚者加黄芪
(二)其他疗法
1. 点眼疗法:适应症较广,以下方药可选用。
(1)犀黄散:西月石粉15g,冰片9g,麝香0.9g,犀黄1.2g。共研为极细未,瓷瓶收贮,用时点于内眦部,每日早晚各1次。点后闭眼少倾。
(2)黄连西瓜霜:硫酸黄连素0.5g,西瓜霜0.5g,月石0.2g,硝苯汞0.002g,蒸馏水100m1。
(3)千里光眼药水:千里光全草50g,蒸馏水适量,共制成100m1。熏洗疗法:①茶叶适量,泡汤洗眼。②桑叶9g,水煎分2次,先熏后洗。或百叶菊9g,或黄连3g,用法同上。
2. 针灸疗法:详见‘针灸’栏。
中药 1.杞菊地黄丸:每服1丸,每日2次。本方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肝肾不足、眼干视昏。
2.石斛夜光丸:每服1丸,每日2次。本方滋补肝肾,清肝明目。用于肝肾二亏,阴虚火旺之证。
针灸 ①体针:取列缺、尺泽、合谷、曲池、攒竹、丝竹空、太阳穴。②耳针:取眼、肺、内分泌、神门。每日一次,留针20分钟。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慢性卡他性结膜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结膜慢性炎症,治疗应除去病因,针对症状及细菌种类进行治疗。改善劳动和居住条件,消除环境污染不适当的照明,矫正屈光不正及隐斜;治疗慢性泪囊炎、睑内翻等致病因素。局部可点用抗生素眼药水,并加点适量的0.5%可的松眼药水,如眼干涩眼痒较明显,加点0.5%硫酸锌眼药水,并用桑叶、菊花等法风药熏洗。如病程长,病情反复,可在应用西药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应用中药;或单纯应用中药内服外洗。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