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familial cardiomyopathy
|
拚音 |
JIAZUXINGXINJIBING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循环系统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家族性心肌病是具有家族发病趋向的原发性心肌病。心肌病具有家族和遗传性者有两类:一类为继发于肌强直肌营养不良和其他神经肌肉病的心肌病;另一类为原发性心肌病。家族性心肌病多指后一类而言。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一般认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而扩张型心肌病则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X染色体隐性遗传。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病理解剖同非家族性原发性心肌病。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诊断常先从发现一个家庭成员患病开始,通常此例系临床、X线或心电图表现较明显者。为明确诊断,要在临床上排除继发于肌强直或肌营养不良的心肌病,鉴别诊断一般不难,后者除心肌病表现外,还具有全身性肌病的表现。据报告,家族性心肌病患者的血清酶(如乳酸脱氢酶)可以增高,并可有抗心肌抗体,故患者家庭成员中临床症状和体征少而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增高或抗心肌抗体阳性者,要考虑为可疑的心肌病临床前期患者,值得随访。
|
发病 |
|
病史 |
原发性心肌病的四种临床类型中,以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有家族史者最多,国外报告占18%—36%;扩张型心肌病有家族史者较少,国内仅有个别家族的报道;限制型和闭塞型心肌病本身少见,国内未见有家族史报告。
|
症状 |
|
体征 |
临床表现同非家族性原发性心肌病,但起病较早,可在10—20岁即开始产生症状。症状的个体差异较大。同一家族中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程度可有不同,但其性质相似,如同属梗阻性肥厚或扩张型表现。后代出现症状的年龄常较前代为早,死亡也可能较早。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治疗与非家族性心肌病相同。近年对严重心肌病用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采取心脏移植治疗,有成功的报道。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