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psittacosis |
拚音 | YINGWURE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传染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鹦鹉热为鸟的传染病,病原为鹦鹉热衣原体,人感染后以肺炎及发热为特征。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鹦鹉热衣原体含RNA和DNA,具氨基糖酸的细胞膜,只能在细胞内生长。病原体寄生于以鹦鹉为主的130余种鸟、禽类中,如鸡、鸭、鸽、火鸡及孔雀等,于血、组织及粪中可查见。人经吸入污染鸟粪、羽毛粉尘或通过伤口而感染,人间传播少见。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病原通过上呼吸道进入人体,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繁殖后,经血流散播至肺,肺泡有炎症细胞浸润、水肿和小量出血。重者有肺组织坏死,粘稠的粘液可阻塞支气管。脾常肿大,肝有局灶性坏死,中枢神经系统、胸膜、心脏、消化道、肾及肾上腺等亦可累及。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1.有密切接触禽鸟史。 2.起病急、寒战高热、剧烈头痛、乏力、肌痛和关节痛。发热持续1~3周不等。重症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呼吸道症状有干咳,继以粘液性或带血丝痰。重者有胸痛、气急、紫绀,肺部湿性啰音。X线检查可见肺部炎症阴影。偶可并发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等。 3.取痰、血接种鸡胚,可分离到衣原体。补体结合试验阳性,血清抗体效价呈4倍增长。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潜伏期7-14d或更长。隐性感染或轻型流感样多见。中等或严重感染者发病急,伴寒战、高热、相对缓脉、头痛、乏力、食减、肌肉及关节疼痛,四分之一病例有鼻出血和斑疹。约一周左右出现咳嗽,咳少量粘液痰或血痰。消化道症状有恶心、呕吐、黄疸等,伴氮质血症,渗出性胸膜炎、脑炎、心脏受累等均少见。重症有谵妄、木僵,伴缺氧、紫绀和呼吸窘迫等。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肺部体征与×线所见不成比例,体检仅闻少许罗音或无异常发现。×线可见多种形状阴影,浸润阴影从肺门向外分布,下叶较多,有时可见粟粒样结节或明显实变,可有少量胸水。 |
实验室诊断 | 确诊有赖于发病2-3周后在大单核或巨噬细胞中找到小球样LCL(Levinhal-Coles-Linie)包涵体。双份血清补体结合抗体效价增加4倍者有诊断价值;假阳性偶见于性病肉芽肿病、布氏杆菌病及立克次体病。病原体存在于急性期病人血液和感染后数周乃至数年的支气管分泌物中;标本接种鸡胚及小鼠或组织培养中,可获病原体。 |
血液 | 白细胞减低或正常,偶有增至20×l09/L者,红细胞沉降率增速。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本病需与各种肺炎、肺结核、伤寒、布氏杆菌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粟粒性结核等相鉴别。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治愈:隔离期满(起病后2~3周),症状消失;并发症治愈。 |
预后 | 轻症患者无需用药,重症可导致死亡。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应用,病死率大为降低。四环素有效,成人一般每日2-3g,分次服用,疗程6d;青霉素也可采用,每日200万U,10d为一疗程。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