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Kyasanur forest fever
|
拚音 |
JISANASENLINRE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传染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基萨那森林热是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病原体是基萨那森林热病毒,与鄂木斯克出血热病毒基本类似,属虫媒病毒B组。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传播媒介为蜱类,约有15种蜱能传播本病毒,许多哺乳动物、啮齿类动物及鸟类均能感染并发生病毒血症,猴类发病后能致死。流行季节为2-6月,以4-5月为高峰。人类传染多由蜱叮咬所致,但实验室可通过气溶胶传播。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本病的病理变化基本与鄂木斯克出血热相同(见“鄂木斯克出血热”条)。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诊断主要依靠血清学检查,如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和中和试验等。患者急性期血液可用乳鼠或组织培养分离病毒。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潜伏期约3-8d。起病多急骤,常呈双相热型。有发热、头痛及较严重的肌痛、关节痛。其后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并有烦躁、谵语。体征有结膜、咽及软腭充血,并有淤点状内疹,淋巴结肿大,可有支气管炎、轻至中度鼻出血、呕血、便血、子宫出血以及牙龈出血等。发热持续5一12d。有时可有第二次发热,伴有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早期血象白细胞减少,核左移,以后有淋巴细胞增多。
|
尿 |
尿常规可有蛋白尿和血尿,但肾功能一般无明显损害。
|
粪便 |
|
脑脊液 |
脑脊液变化与鄂木斯克出血热相同。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病死率为3%-10%。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除防蜱、灭蜱外,可用疫苗预防注射有一定保护作用。
|
历史考证 |
1957年首次发现于印度的密苏里邦,并在该邦流行,目前在印度广泛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