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
|
拚音 |
HUXIDAOHEBAOBINGDUGANRAN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所致的感染。临床表现为上、下呼吸道各部位的炎症,起病急,发热高,与流感不易区别。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一种RNA病毒,属副粘液病毒科,在组织培养细胞上繁殖时,能引起明显的细胞融合现象。病毒呈圆形,形态和大小常不一致,多在100-300nm之间,病毒内部为螺旋状结构的核蛋白,外面有突起的外膜。对乙醚敏感,不耐酸与热,无血凝与血细胞吸附作用,无溶血素。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一年四季都可流行。
|
地区 |
世界各地。
|
人群 |
成人与小儿均易感,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发病机会较多。
|
强度与传播 |
经飞沫与直接接触传播,感染1年左右后可再感染,其流行特征介于A型流感与副流感之间,流行期较短,但较流感略长。目前仅发现一个血清型,除人外,猩猩和牛也是其自然宿主,能在人胎肺双倍体细胞、HeLa细胞、Hep-2细胞内生长。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病理改变为呼吸道粘膜炎症,并易引起坏死性毛细支气管炎,细支气管堵塞,局灶性肺不张与片状肺炎。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易得重症致死。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与临床表现可作初步诊断,确诊有赖于呼吸道分泌物的病毒分离及病初与2一3周后的双份血清作补体结合试验与中和试验。鼻咽分泌物特异性免疫荧光抗体检查可作快速诊断。
|
发病 |
起病急。
|
病史 |
潜伏期3-5d。
|
症状 |
|
体征 |
临床可表现为上下呼吸道各部位的感染。小儿主要表现为发热与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常有急性鼻炎、喉炎、急性中耳炎以至急性支气管炎。起病急,发热较高,体温39℃左右,可高达40.5℃,持续约3d,干咳,呼吸困难与喘鸣为最明显。体检呼吸急速,两肺有哮鸣音及细湿罗音。重者血白细胞增高达(10-20)×(10)9/L,临床与流感不易区别,但其发病不如流感急,急性鼻炎较流感多见,多数病人病情较轻,重症可致死亡。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本病易发生同一抗原株的再感染,很可能为慢性支气管易致急性发作原因之一,病情较重。
|
西医治疗 |
治疗仅为对症处理。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严重者可考虑气管切开,必要时可用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