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petriellidiosis |
拚音 | BOSHIMEIJUNBING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感染性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波氏霉菌可侵犯皮肤、皮下组织、肺、脑、角膜、眼、耳、鼻等器官和引起系统性感染。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波氏霉菌病由低毒力条件致病菌波氏霉菌引起,世界性分布,在温带、热带土壤中可分离出来。波氏霉菌为尖端单孢子菌的有形阶段。其在组织内形态与室温人工培养的形态不同,组织内表现为颗粒,室温培养则为菌丝型。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在各种培养基上生长快。在麦片琼脂基上,25℃培养为绒毛状或有成束气生菌丝。开始白色后成鼠灰色,反面灰色或黑色。少数菌落象牙色或膜状,部分环状,生长呈多环形。菌丝无色,1—3μm直径。分生孢子有两种, 一种为短棒状或卵圆形,一端圆,一端平截或渐细,壁棕色,(6—12)μm×(3.5—6)μm,单个生于分生孢子梗或菌丝侧面。另一种较小,无色,(5—7)μm×(2—3)μm。棒状或圆柱形,一端平截,生于短环痕梗上或长分生孢子梗上,形成囊丝。分生孢子脱落后形成孢子团。沙氏培养基上不产生团囊壳。麦片琼脂基上,闭囊壳140—200μm。子囊球形易破坏。子囊内含子囊孢子8个,黄褐色。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主要表现为足菌肿(99%),其他为肺炎、鼻窦炎、角膜炎、内眼炎、中耳炎、关节炎、心内膜炎、脑膜炎等,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除表现为足菌肿外,尚可表现为多个皮下脓肿或酷似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 足菌肿:病程长,一般无全身症状,不会自愈。局部表现与其他足菌肿症状相似。有外伤史,经过一长时间潜伏期后,接种部位出现小而无痛的皮下结节和肿块,逐渐扩大,最后溃破,并继续引起其下深部组织的肿胀和破坏。可侵袭皮下组织、韧带和肌肉,但一般不累及骨组织。溃破后形成瘘管,反覆排出脓液,内含硫磺色颗粒,为波氏霉菌的微小菌落。 除足外,波氏霉菌感染最常见的部位为肺和上呼吸道,尤以局灶性肺部感染最多见。陈旧的空洞常为这种感染提供了有利条件。临床表现基本类似肺曲霉病。唯有分离出波氏霉菌才能最后确诊。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脓液、痰、活体或尸体组织中寻找硫磺色颗粒。颗粒较大,约2mm直径。黄白色,质软或硬。圆形或分叶。菌丝宽(达5μm),分隔,互相缠结,菌丝间无粘结物质。颗粒边缘有许多肿大细胞(15—20μm)或称厚壁孢子。 病理切片可在窦道中见到颗粒,伴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改变。大量不同分化时期的中性粒细胞包围于颗粒周围。脓疡周围纤维变性和肉芽组织增生,含丰富毛细血管和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和多核巨细胞。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肺波氏霉菌病外科手术常能获得满意疗效。足菌肿早期外科切除。晚期病例可考虑截肢。两性霉素B、咪康唑等也可应用。酮康唑或其他抗真菌药物无效。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