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鼻孢子菌病 中医治疗诊断方法/治疗方药方剂
    

鼻孢子菌病

  
疾病名称(英文) rhinosporidiosis
拚音 BIBAOZIJUNBING
别名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感染性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鼻孢子菌病是由鼻孢子菌引起的一种息肉样或乳头瘤样肉芽肿,主要发生于鼻粘膜及邻近部位,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见于热带及亚热带,特别是印度和斯里兰卡。中国1979年在广州发现第一例。
人群 渔民和农民易染此病,特别是经常接触死水者。
强度与传播 鼻孢子菌的培养和动物接种至今未获成功。多数认为污染水源和带菌灰尘是传播媒介。粘膜损伤,不注意卫生以及经常与死水接触者易诱发本病。通过直接蔓延向四周扩散,少数通过淋巴管和血循环传播。动物如牛、马、狗、鸭等亦可被感染。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病理 组织病理示乳头瘤样增殖,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浆细胞和巨细胞浸润,在巨细胞内可见内孢子,与一般鼻息肉不同,无嗜酸粒细胞浸润。在表皮内可见不同发育阶段的孢子囊和内孢子,有诊断价值。成熟的孢子囊可达300-500μm直径,圆形或卵圆形,厚壁,可含16000个内孢子;在囊壁破裂后排出的内孢子为圆形,厚壁,不出芽,7一9μm直径,继续发育为孢子囊。取鼻涕或损害表面的小“脓点”直接镜检可见如组织病理中所见的菌体。 通过病史、发病部位和损害表面的小“脓点”(相当于孢子囊),结合直接镜检或病理组织检查,即可确诊。在组织切片内有时误为球孢子菌,但粘蛋白卡红能使鼻孢子菌壁染红,球孢子则否,两者大小也不等。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侵犯鼻部者70%以上病例开始为丘疹,位于近鼻孔 处的鼻粘膜,逐渐增大形成乳头瘤样或带蒂的息肉样损害.可以露出鼻孔外,表面光滑,细看有许多小“脓点”,颜色暗红,质脆易出血。局部有痒感,因鼻腔堵塞而通气不畅,但无全身症状。有时初起损害在鼻咽部或上腭,损害向咽喉蔓延,可有异物和堵塞感。
在眼部15%的病例侵犯眼结膜,特别是睑结膜,其次球结膜,有时泪囊被阻塞,一般单侧,损害较小,患者可有眼内异物感觉。如损害增大,可引起眼睑外翻、流涕、怕光。
损害亦可发生于咽喉、颜面、耳道、气管、直肠、肛门及外生殖器等处。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早期小损害用电烙、激光或割除即可根治。如有困难,皮损内注射两性霉素B,每月1次。避免接触污水或在死水池塘内游泳,以防感染。
中医治疗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