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aeromonas hydrophilia infection |
拚音 | QINSHUIQIDANBAOJUNGANRAN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感染性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亲水气单胞菌感染是由亲水气单胞菌所引起的疾病,临床特点主要为急性胃肠炎表现,近年来引起国内外广泛重视。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亲水气单胞菌为革兰阴性弧菌,海水、河水、湖水、游泳池水和供水系统中均可检得。在麦康凯或SS培养基以及其他选择性培养基上可生长。氧化酶实验为鉴定本菌的必要试验,需与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等鉴别。本菌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呋喃唑酮、萘啶酸、多粘菌素、氯霉素、四环素和复方磺胺甲噁唑(复方SMZ-TMP)等均敏感;因可产生β内酰胺酶,故多数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可被彼坏。冷血动物为主要传染源。进食被污染的食品或伤口被污染也可受染。本菌可产生肠毒素,后者在致病中起重要作用。有原发病者如血液病、肝硬化、肾病、孤立性肿瘤等均易遭本菌感染。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诊断主要依据与污水接触史或进食不洁食物史,结合临床表现和细菌学检查而确立。胃肠炎型需与其他病原引起的腹泻鉴别。有人认为遇有未能解释的无发热性腹泻,一般肠道致病菌培养阴性者,需警惕可能为亲水气单胞菌引起的感染。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亲水气单胞菌感染有3种临床类型:①急性胃肠炎型:多为散发性,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轻度发热或不发热;病程一般短暂,有自限性。少数重症患者症状与霍乱相仿,伴重度脱水。②败血症型:常继发于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或血液透析后,且可并发心内膜炎。③外伤感染型:系伤口接触含有病菌的河水、海水和土壤而感染。此外,本菌还可引致脑膜炎和胆囊炎。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本病的预防同其他肠道传染病。治疗主要为支持和对症治疗,胃肠炎型失水者应补液以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重症者呈霍乱样表现,补液更应积极、快速和大量。轻症一般不给抗菌药物,重症可采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败血症型的治疗以氨基糖甙类为首选,其他如氯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四环素等也有效。有严重毒血症者在适当抗菌药物作用下,可短程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必要时输血制品。外伤感染型的局部病灶应予清创引流。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