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scorpion venom poisoning |
拚音 | XIEDUZHONGDU |
别名 | 中医:蝎螫伤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中毒及化学损害,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蝎螫伤是指被蝎子尾部螫伤,毒液注入人体所致。局部疼痛,甚或伴寒热、呕恶、抽搐等全身症状的中毒性疾病。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该虫尾节有钩状尖刺,刺尖两侧各有一毒腺开口,当刺入人体后毒液随之注入伤口。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该虫在中国分布较广,以陕西、甘肃、宁夏较多。穴居,喜栖于岩隙与墙缝中,雨天常潜出,藏于靴、鞋、衣服内,夜出活动。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蝎毒含有类似蛇毒的蝎毒素,系一种神经毒素,对呼吸中枢有麻痹作风,对心血管有兴奋作用。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1.发病常在夜间,多为手足部。 2.皮损为被螫伤部位大片红肿,瘀斑或水疱,常引起臖核肿痛和红丝走窜。 3.自觉剧烈疼痛、灼热,严重者出现寒战高热,恶心呕吐,头痛,心悸,抽搐,谵语等中毒症状,甚至死亡。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轻者被螫局部剧痛、红肿、水疱、肢体麻木,重者出现头昏、流涎、畏光、流泪、鼻出血、发热、全身不适、肌肉疼痛与痉挛、血压升高,或出现恶心、呕吐、胃肠出血、肺水肿,终至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治疗:拔除毒刺,局部用0.5%—1%普鲁卡因作周围封闭;重者于肢体近心端扎止血带,切开伤口充分吸出毒液,并用3%氨水或5%碳酸氢钠或1:5000高锰酸钾清洗。中药南通蛇药外敷。全身治疗除用抗蝎毒血清外,同蛇咬伤处理。 5%小苏打溶液、2%普鲁卡因、1%吐根碱等,局部封闭。 中毒症状严重者,除对症和支持疗法外,可选出蝎毒抗血清、地塞米松、阿托品等。 |
中医治疗 | (一)辨证论治: 症状严重者,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加减。 出现抽搐者,清热解毒、祛风镇痉。葛根汤加减。 伴有恶心呕者,加用玉枢丹。 神志不清、谵语者,凉血清热、解毒开窍。犀角地黄汤加减,配服安宫牛黄丸。 (二)外治及其他治疗: 1.尽快在被螫伤部位的近心端缚扎,吸出毒液,扩大创口,用1:5000高锰酸钾液或肥皂水冲洗创口。 2.明矾。米醋,或雄黄、枯矾等,凉开水调,敷患处。 3.大蜗牛、马齿苋、大青叶等,捣烂,外敷。 4.内服季德胜蛇药、南通蛇药片、解毒消炎丸、安宫牛黄丸、通窍散等。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 《诸病源候论.杂毒病诸候.蝎螫候》曰:"此虫五月、六月毒最盛,云有八节、九节者弥甚。螫人毒势流行,多至牵引四肢皆痛,过一周时始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