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阳明湿热 中医治疗诊断方法/治疗方药方剂
    

阳明湿热

  
疾病名称(英文) damp-heat in yangming
拚音 YANGMINGSHIRE
别名 西医: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重症肝炎肝昏迷,胆系感染,胆石症钩端螺旋体病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病证
西医病名定义
中医释名 本证为临床常见的急重证候,多由阳明热盛与湿邪相结合,湿热交蒸于内,影响肝胆疏泄功能,胆汁不循常道,泛溢于周身所致。证属湿热瘀结之候。
西医病因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本证为临床常见的急重证候,多由阳明热盛与湿邪相结合,湿热交蒸于内,影响肝胆疏泄功能,胆汁不循常道,泛溢于周身所致。证属湿热瘀结之候。其病位虽以肝胆为主,然往往波及多个脏腑如脾、胃、三焦等,使病情复杂而多变。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小便黄赤而短少,发热、口褐、心烦,脘痞不适,不欲饮食,恶心欲吐,大便秘结,汗出不彻,或头部汗出齐颈而还,舌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中医治疗 治疗法则: 清热利湿,利胆退黄。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1)茵陈蒿汤:茵陈18克、大黄6克、栀子9克。本方适用于湿热俱盛发黄者。水2400毫升,先煮茵陈减12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分三次服。
(2)栀子柏皮汤:栀子9克、炙甘草3克、黄柏6克。本方适用于身热发黄,热重湿轻者。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
(3)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麻黄6克、连轺6克、杏仁9克、赤小豆15克、大枣12枚、生梓白皮9克、生6克、炙甘草6克。本方适用于湿热内蕴,兼感外邪发黄者。以
潦水(地面流动之雨水)2000毫升,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600毫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2.加减变化:寒热往来、头痛口苦者,可加柴胡10克、黄芩10克;脘腹胀满、胁肋疼痛者,加郁金10克、枳实9克,胁肋刺痛,舌质紫暗者,加丹参12克、赤芍15
克;恶心呕吐,食少纳呆者,加竹茹12克、神曲15克:热毒炽盛,黄疸加深、神昏谵语,或衄血便血者,可加犀角6克(无犀角可用水牛角代替,用量可至50克)、黄连9克;大青叶15克、蒲公英18克、土茯苓15克、白花蛇舌草18克,并可配合使用垂茵茶糖浆;肝炎糖浆、肝复康蜜丸、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等内服。
(二)饮食疗法
1.饮食应进富于营养的轻食或半流质,多含水果和清凉饮料。
2.忌食辛辣、油腻、质硬不消化的食物,以免助湿生热。绝对忌食烟酒。
3.急黄呕吐频繁者,应适当限制蛋白入量,或暂禁食,给予补液。
施治要点:
(一)本证胃阳较旺、湿热邪盛,结合近年来的治疗体会,在使用清热利湿药物时,应于茵陈蒿汤内酌加具有利胆退黄作用的药物如鸡骨草田基黄车前草等,而且原方茵陈蒿的剂量应加大至30克左右。
(二)本证病情复杂,涉及脏腑甚多,故除以清热利湿退黄为主外,亦应兼顾其他脏腑,临证选用疏肝利胆、健脾利湿、活血化瘀、理气解郁、清心醒脑等不同的治疗法则。
(三)本证的治疗方法以内服汤药为主,亦可配合针刺、推拿、饮食调理、心理调护及其他调护措施等协同使用。
中药
针灸 取穴肝俞、胆俞、足三里、太冲、合谷、大肠俞等,针用泻法,每日一次。
推拿按摩 于肝区及脘腹部轻轻按揉,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1.本证病情较重,应加强护理。如湿热邪气较盛,要注意体温变化。热势较高者,可适当降温:热伤津液而口渴者,可用麦冬芦根六一散泡水代茶饮。中药汤剂药液宜稍多些,并以凉服为宜,以助清热退黄。
2.急黄病人因湿热邪毒炽盛,内陷营血,邪入心包,病情凶险,需派专人特别护
理,密切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并作好护理记录。如嗜睡、神昏谵语、烦躁不安,或高热烦渴、恶心呕吐等,应定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及时报告医生,积极抢救。
3.病室要求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吵闹,以利病入休息。急性期黄疸应卧床休息,
症状好转,肝功改善后,逐渐增加活动。
4.黄疸急性期病人应注意隔离,隔离期不少于发病后30天,30天后黄疸不退、症状不改善者,应适当延长隔离期。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