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yin deficiency induces hypractivity of fire |
拚音 | YINXUHUOWANG |
别名 | 西医:某些传染性疾病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中医病证 |
西医病名定义 | |
中医释名 | 本证主要见于春温病后期,以及暑湿病的病变过程中。另外,风温失治,误治,或湿温化火化燥伤津等亦可见之。 |
西医病因 |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本证主要见于春温病后期,以及暑湿病的病变过程中。另外,风温失治,误治,或湿温化火化燥伤津等亦可见之。若素体阴精亏损者,复感温热病邪,多易致此证。热邪深入下焦,灼伤肾阴,肾亏于下,而不能上济于心,阴愈虚则火愈炽,火愈炽则阴愈伤,相互影响,其病益甚。故证属虚实挟杂,病位重在少阴。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身热,心烦躁扰,夜寐不安,口干舌燥,舌红苔薄黑而干燥少津、脉细数。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
中医治疗 | 治疗原则:育阴泄火。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黄连阿胶汤:黄连l2克、黄芩5克、阿胶15克(烊化,冲)、白芍5 克、生鸡子黄二枚。水煎、去滓,纳胶详尽,再纳鸡子黄搅合,分3次服,每日一剂。 2.加减变化:若偏于心火亢盛,而见口舌生疮者,可加莲子心6克、竹叶10克、灯芯6克;若偏于阴虚甚者,可加生地12克、麦冬15克、女贞子12克;若兼气虚者,可加黄芪12克、太子参15克、或西洋参5克另炖兑服,若小便短赤不畅者,可加白茅根20克、车前草10克;兼胃阴虚者,加石斛15克、玉竹12克、荸荠汁15克(兑服),若失眠者,可加远志10克、合欢花l2克。 施治要点: 本证一般见于温热性疾病后期,但必见有肾阴亏损和心火亢盛两方面 的证候,主要表现为心烦不得卧,舌红少苔。既不可纯用苦寒之品,以免重伤肾阴,亦不可一味养阴,以防恋邪不散。故吴鞠通说:“邪少虚多,不得用黄连阿胶汤。 |
中药 | |
针灸 | 大陵、太溪、神门等穴。手法宜补泻兼施,每日1~2次。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