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肾衰水毒上泛 中医治疗诊断方法/治疗方药方剂
    

肾衰水毒上泛

  
疾病名称(英文) edema caused by ascending of kidney
拚音 SHENSHUAISHUIDUSHANGFAN
别名 西医:慢性肾功能衰竭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病证
西医病名定义
中医释名 本证为临床常见的急重证候,多由水肿、淋证、尿血等病迁延经久不愈,发展而成。
西医病因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本证为临床常见的急重证候,多由水肿、淋证、尿血等病迁延经久不愈,发展而成。证属本虚标实之候,本虚涉及阴阳、气血(以肾中之阴阳虚衰为主),标实则为水毒、湿浊、痰瘀,成兼挟有外感邪气。其病位虽以肾脏为主,然往往波及多个脏腑如脾胃、心、肝、肺等,使病情复杂而多变。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神萎倦怠,嗜睡,面色萎黄或晦浊而暗,形寒肢冷,腰膝冷痛,全身浮肿,按之没指,口苦乏味,不思饮食,口中尿臭,时时呕恶,胸闷烦躁,小便短少而黄,甚或癃闭,大便溏泻。舌体胖嫩,苔薄白而滑(或黄厚腻),脉沉细无力。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中医治疗 治疗法则: 解毒:利水,降浊,益肾,扶脾。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l. 基木方药:(1)温脾汤(或附子大黄汤、或附子理中汤)含吴茱萸汤加减:熟附子12克、党参15克、生6克、干姜6克、吴茱萸10克、大黄10克、法半夏10克、泽泻10克、木通10克。本方适用于肾阳哀微,尿毒内攻为主者。
(2)黄连温胆汤加减:黄连8克、法半夏12克.获苓15克、陈皮10克、淡竹茹10克、枳实10克、生姜6克、车前子12克、白茅根15克、大黄12克、木通10克。本方适用于标实邪盛,湿热壅结而尿毒内攻为主者。以上方药,水煎,取汁250~300毫升,微温, 分4~6次服用。每日1~2剂。若呕吐不已,药不入腹者,可兑生姜汁少许,每次少少饮服之,并可配合针刺内关,足三里穴以止呕。
2.加减变化:若热毒炽盛,舌苔黄厚腻者,加黄柏10克、蒲公英30克、银花15克、石膏30克。脾气亏虚较显,大便稀、次数增多者,加焦白术15克、山药24克、黄芪30克;肾阳衰甚,恶冷肢凉者,加巴戟天15克、仙灵脾15克;肾阴受损者加生地15克、枸杞15克;邪毒损伤胃肠脉络,血溢脉外,每见便血不已,或吐血, 宜用大黄粉3~5克, 水冲服, 每日3次,以凉亦止血,亦可用止血冲剂(即三黄泻心汤:大黄、黄芩、黄连的比例足2∶2∶1),均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若病情进一步发展,尿毒潴留,热毒内扰心、肝而动风,证见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抽搐痉孪,齿衄鼻衄,小便癃闭,舌质红绛等候,宜用犀角地黄汤合羊角钩藤汤加减治之:水牛角20克(磨冲)、鲜生地15克、丹皮10克、钩藤15克、菊花10克、赤白芍各15克、竹茹15克、茯苓30克、大黄15克(后下)。
(二)外敷药物:
1.麝香0.5克、冰片2~3克、大蒜汁(或生姜汁)调药成稀糊状(或可酌加食盐少许),置于纱布或胶纸上,贴于脐部下二寸之小腹处。或贴于腰部双侧肾区(用药加倍),保留3~5小、时,可重复换药1~3次。
2.独头蒜l~2个、栀子3~6枚、食盐少许,诸药共捣烂、调匀,置于纱布或胶纸上,贴于脐部(或脐下二寸小腹部)或腰部双侧肾区,保留2~3小时。
3.食盐250~500克,炒热,布包,熨小腹或腰部双侧肾区。
4.丹参30克、仁15克、佩兰15克、赤芍15克、忍冬藤30克、车前子15克、桂枝15克、木香12克、细辛5克,上药装入纱袋,煎煮1~2分钟后置双侧肾区热湿敷,每日4~6次。
5.大蒜120克、芒硝60克,同捣烂成糊状,外敷肋脊角、腰部肾区或小腹部,每日2~3次,连用数日。
6.芫花30克,水煎取汁,温热湿敷腰部双侧肾区或小腹部。以上诸方敷贴,以贴于腰部双侧肾区为佳。
(三)取嚏探吐:用消毒棉签向鼻中取嚏,或用棉签及压舌板置于咽中探吐,使上窍开而下窍通。此法仪作通利小便的辅助疗法,病情危重,呕恶不已者,或有出血倾向者,皆不宜采用。
(四)灌肠疗法:
1.生大黄30克,煎煮取汁200毫升,高位保留灌肠,每日上下午各1次(一般保留30~40分钟)。大多数患者经用药后,排稀水便3~6次。连续使用7~10天或可更长一些时间。
2.生大黄30~60克、煅牡蛎30克、蒲公英30克、熟附子30克(其生大黄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大剂量),水煎煮,取汁300~400毫升。保留灌肠20~30分钟,每日1次,病重者每日2次。用药后,以患者每日排稀大便3~4次为宜。连用5~10天。方中大黄荡涤邪毒,使之从大便而出,蒲公英增强解毒功效,煅牡蛎收敛之功,可防大黄性猛太过,而熟附子温阳补肾以治本。临床运用,对本证有良好缓解病性的效果。
3、大黄30克、黄芩15克、槐花20克、白头翁20克、苏叶15克、生牡蛎30克、熟附子20克,用法同上方。治疗本证的灌肠方药较多,不过临床上最好结合兼证的不同而加减运用。如毒盛者可加黄芩、蒲公英等;有瘀血内停者加丹参、赤芍等;出血者加槐花、地榆等;阳虑者重用热附子;正气大伤者,可采职用2天、停1~2天的方法进行,以患者可以忍耐接受为度。
(五)饮食疗法
(1)加味鲤鱼汤:鲜鲤鱼1条(500克左右为宜)、生姜30克、葱白60克,炖汤不放盐或放极少盐。喝汤吃鱼。本方适用于脾肾阳衰、水湿停滞而以水肿为主兼有气血不足者。
(2)黄芪粥:生黄芪粉30克、山药30克、赤小豆30克,煎取汁300~400毫升,入糯米60克,煮粥,后加入糖适量食之。本方功可益气补肾利水。
(3)枸杞粥:枸杞30克(包煮)、胡桃肉60克、大枣10枚、粳米100克,煮粥,分2~3次服。凡脾肾俱衰者宜以本方补之。
(4)绿豆30~50克、商陆15克,共煮熟去商陆,服食绿豆。本方清热而攻逐水为主,但应注意毒副反应的发生,一般不宜长用。
(5)大枣150克,锅内入水,以上没四指为度,用大戟并根苗30克,同煮熟后,去大戟吃枣,分4~6次服,每日2~3次。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同上方。
施治要点:
(一)本证正气大伤,水邪尿毒亦盛,按一般施治常规应攻补并重,不可偏执。然结合近年来的治疗体会,则应根据“急则治标”的原则,先以攻邪(解毒、排毒、利水)为主,佐以扶正(如补肾)之品,待邪气大势已去,病者已转危为安,再以扶正为主,以巩固疗效。攻邪,大黄乃主要药物,诸如温脾汤、灌肠诸方均系如此;扶正,口服方药宜选巴戟天、仙灵脾、枸杞、黄芪等性味温和之品;灌肠方选用熟附子,剂量应偏大。
(二)攻邪时,首要是想尽一切办法促使尿毒从小便而去(灌肠法则是通过大便排毒),控制水毒上泛。除可选用常规利水之品如茯苓、泽泻、猪苓等外,还应配合针灸推拿、敷贴等多种措施,且应做到持之以恒,慎防半途而废。
(三)因本证病情复杂,涉及脏腑甚多,故治疗过程中除以治肾为主外,亦应兼顾其他脏腑(如益气扶脾)。
(四)治疗本证的方法甚多,既有内治、外治,亦有饮食调理、心理调护等。临床取舍时,应做到综合多种措施,多种方法,以逐步提高临床疗效。如常常是药物内服、敷贴、针灸按摩、灌肠、饮食及其他调护措施同时采用。因本证病情复杂、危重,有时单凭一方一法,常常不能奏效。
中药 可配合使用醒脑静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安宫牛黄丸、至宝丹、苏合香丸等注射或内服。
针灸 1.针刺:取穴足三里、三阴交、肾俞、阴陵泉等,尿少时反复捻转提插,较强刺激,每日l~2次。
2.艾灸:主灸肾俞及肋脊角区,并配合灸三阴交、关元、气海。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
推拿按摩 于肾区及少腹区轻轻揉按,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以上诸法,有时能增加尿量,以促使邪毒从小便而去(现代研究认为可能有改善肾血流量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1.本证甚为危重,应加强护理。如长期卧床应避免褥疮;喉间有痰,要注意排痰,以防痰阻气道,引起窒息死亡;告诫病人必须注意寒温变化,防止再次感受外邪而加重病情;避免损伤皮肤,否则容易引起疮疡而发生变证。
2.病房要求环境安静,干净,舒适,尽量避免喧闹,以利病人休息。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