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unconsolidation of kidney-qi |
拚音 | SHENBUNAQI |
别名 | 中医:喘证,哮证,肺胀,西医: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性气管炎,肺气肿,心脏性哮喘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中医病证 |
西医病名定义 | |
中医释名 | 本证在肾虚证候中,属难治重证。多由禀赋不足,或年老休弱,或哮喘日久以致肾中阳气虚衰,下元不固,气失摄纳而形成。 |
西医病因 |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本证在肾虚证候中,属难治重证。多由禀赋不足,或年老休弱,或哮喘日久以致肾中阳气虚衰,下元不固,气失摄纳而形成。病位存肾、肺,性质属虚证或本虚标实之证。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短气喘促,动则尤甚,呼多吸少,深吸为快,气不得以续, 汗出肢冷,兼见夜尿频数,咳甚则小便失禁,面青唇紫,舌质淡,苔 薄,脉沉细弱。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
中医治疗 | 治疗法则: 补肾纳气。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1)金匮肾气丸加减:炮附片10克、肉桂末3克(冲服)、山茱萸12克、熟地10克、山药10克、沉香末5克(冲服)、炒白术10克、补骨脂10克。本方适用于喘促而形寒肢冷者。 (2)七味都气丸:熟地黄10克、山茱萸12克、山药10克、茯苓12克、丹皮、泽泻各10克、五味子10克。本方适用于喘促气短不得以接续者。以上方药,水煎煮,取汁250~300毫升,分2~3次温服,每日1剂。 2.加减变化:若喘促日久,动则尤甚,气不接续,汗出跗肿者,于方(1)中加红参10克(另炖)、蛤蚧粉12克(冲服)。若喘促面红烦躁,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数者,于用方(2)中,加西洋参10克(另炖)、麦冬12克,若汗多气逆者,再加龙骨、牡蛎各15克。若喘逆剧甚,张口抬肩,端坐喘促,或痰鸣心悸,烦躁不安,面青唇紫,汗出如珠,肢冷身凉,脉浮大无根或见结代,或模糊不清,宜急用人参、附子煎汤,送服黑锡丹、蛤蚧粉等。 (二)外敷药物 1.三子养亲汤外熨:苏子60克、白芥子30克、莱菔子60克,将3味药炒热后烫背部肺俞穴处。 2.纳气散:破故纸、小茴香各等分,共研为末,用扶阳膏药撤以上药末适量,贴于脐下。 3.消喘膏:白芥子、玄胡各21克、细辛、甘遂各12克,共研细末,分3等分用姜汁调成膏状,摊在6块约1寸的油纸或纱布上。于夏季三伏天贴于肺俞、心俞、膈俞(均为双侧)穴处,用胶布固定,每10天贴1次,每次贴4~6小时,连续3年。 (三)饮食疗法: (1)虫草鸭:老雄鸭1只(约1500克),冬虫夏革5克、生姜、葱各10克、精盐6克、肉汤1500克,把虫草插入鸭脯,姜葱放入鸭腹,用大碗盛鸭,放入肉汤和盐,大火上笼蒸3小时即成,食鸭饮汤。 (2)山药粥:鲜山药100克、糯米100克、白糖l0克。山药去皮切丁与糯米用小火煮至汤稠,再加白糖,即可食用。 (3)核桃粥:核桃仁50克、粳米100克、生姜10克、精盐3克。将以上四物放入砂锅中,加清水1000毫升,用小火煮至米烂汤稠即可,随意食用。 (4)黑豆酿梨;雪梨2个、黑豆60克、冰糖40克。黑豆清水泡胀晾干,梨去皮,在梨柄处切开,挖去梨核,填入黑豆与冰糖,大火蒸1小时即成,吃梨食豆。以上各方均宜于肺肾虚而久咳喘者。 施治要点: (一)本证以久病肺虚,反复感邪而进行加重,终而及肾;在病理属性上亦由气虚而发展至阳虚。由于下元不足,气失摄纳而形成是证。因此,在治疗法则上,一方面要温养阳气,尤其是肾阳,次为肺气,用药常为附片、肉桂、人参、黄芪、山药、炙甘草等;另一方面应镇摄潜纳,如八味肾气丸加沉香、黑锡丹之类也。 (二)本证虽为肾虚之候,但在病程中,可产生痰、饮、瘀等病理产物,而形成本虚标实之证,使得病情复杂,治疗颇为棘手。治疗中当根据感邪时偏于邪实,缓解时偏于正虚的不同,有侧重地分别选用扶正与祛邪的不同治法。由于虚实兼夹的相互转化,故临证时,既要掌握其辨证施治的常规,又要根据其错杂表现而灵活变通。 |
中药 | |
针灸 | 1.针刺:取穴肺俞、膏盲俞、气油、肾俞、足三里、太渊、太溪等。用补法。 2.艾灸: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膻中。用麦粒灸,每穴每次灸3~5壮。 3.水针:取入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等,以复方当归注射液、胎盘组织浆等穴位注射,每周2~3次,轮流交替注射。夏季缓解期治疗,疗效较好。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1.防止经常感冒、内伤咳嗽迁延发展成为慢性咳喘,是预防形成本证的关键。既病之后,更应注意保暖,秋冬季节,气候变化之际,尤需避免感受外邪。2.改善身体健康,坚持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柔软操、呼吸锻炼等。3.坚持冷水擦脸、冷水擦身。平时常服扶正固本的中药以及雾化吸入疗法。 |
历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