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耳蕈(中医) 中医治疗诊断方法/治疗方药方剂
    

耳蕈(中医)

  
疾病名称(英文) ear polyp(TCM)
拚音 ERXUN(ZHONGYI)
别名 耳菌,西医:外耳道及中耳恶性肿瘤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耳科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病证
西医病名定义
中医释名 本病是以耳部见赘生物,质硬,易出血为主要表现,发生于耳的癌病类疾病。
西医病因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耳蕈是因痰火邪毒蕴结,脉络瘀阻,日久恶变而成。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组织病理学检查可确诊。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1.多见于40~60岁患者。
2.发生于外耳道者,早期肿块如黄豆大小,表面皮肤光滑或粗糙如菌,钳除后易于复发,逐渐增大并溃烂,累及中耳、腮腺、外耳道等处,产生疼痛,听力障碍,张口受限,以及肺部或颈淋巴结转移性肿块。肿块溃破后易出血,难愈合。晚期多因肺部或颅内转移致死。
3.发生于中耳者,多有慢性脓耳病史。早期肿块如豆大,表面溃烂,耳内时流脓血,钳除后易复发。肿块不断增大,并向四周扩展,可引起疼痛、面瘫、眩晕、张口困难、颈项恶核,晚期多因颅内转移致死。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属外耳道或中耳肉芽、息肉组织。表面光滑,柔软,触之不易出血。多伴慢性脓耳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中医治疗 辨证论治:
肝郁痰火证:外耳道或中耳新生物,溃烂,易出血或伴耳内流脓血。舌质红,苔黄,脉弦数。疏肝清热、化痰散结。栀子清肝汤消瘰丸三棱莪术山慈菇
其他治疗:
1.外敷疗法:以九黄丹之类涂肿块处。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宜早期广泛切除肿块,并配合放疗或化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耳蕈之名出自《疮疡经验全书》;耳菌之名出自《证治准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