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外阴湿疹 中医治疗诊断方法/治疗方药方剂
    

外阴湿疹

  
疾病名称(英文) vulvae eczema
拚音 WAIYINSHIZHEN
别名 中医:阴湿疮,女阴湿疹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妇科疾病,皮肤科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外阴湿疹是女性常见的皮肤病,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一种炎性反应。常常累及大小阴唇及附近皮肤。临床上以皮疹多形性、弥漫性、对称分布,急性者有渗出,慢性者有浸润肥厚,瘙痒剧烈,易复发为特征。患者多具有过敏体质,本病发生可能与变态反应有关。属Ⅳ型变态反应。
中医释名 外阴湿疮的主要表现是在外阴部位,皮肤潮红,粟米样疹疱,剧痒、糜烂、流液、结痂、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
西医病因 湿疹的病因主要是由复杂的内外激发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外在因子如生活环境、气候条件、植物、花粉、空气尘埃、动物毒素、饮食物的异体蛋白、化学物质如化妆品、人造纤维等。内在因子如慢性消化性疾病、肠寄生虫病、精神紧张、过度疲劳、代谢障碍、内分泌失调使皮肤对各种刺激因子易感性增高,而诱发湿疹。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禀赋不耐,肝脾湿热,蕴结不化,外感风邪,风湿热邪相搏,下注阴器,浸润肌肤而成。日久,肝肾阴虚生风化燥,缠绵难愈。其中“湿”是主要因素。由于湿邪粘滞、重浊、病多迁延。治则总以祛湿为先,热盛者宜清热利湿;湿盛者宜健脾化湿;阴虚者宜养阴除湿。
病理 本病病理分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主要变化在表皮,棘细胞和细胞间都有水肿,形成水泡,表皮角质层有浆液覆盖而结痂。真皮内有细胞浸润。慢性期棘细胞肥厚,表皮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真皮内有炎性细胞浸润。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本病的主证是:皮疹、糜烂、瘙痒。辨证当以皮疹的色泽和发病的久暂以及脉证合参,辨其虚、实、寒、热。临证时应与黄水疮、牛皮癣相鉴别。
1.湿热浸yin
主证:发病急,皮损潮红灼热,瘙痒无休,渗液流汁。伴身热,心烦口渴,大便干,尿短赤,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或数。
分析:本病多为禀性不耐,易感风湿热邪毒。脾虚生湿,肝经郁热,下注阴器,溢于肌肤,而见外阴皮损潮红灼热,瘙痒无休,渗液流汁。身热,心烦口渴,大便干,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滑数皆为湿热内蕴之象。
2.脾虚湿蕴
主证:发病较缓,皮损潮红、瘙痒、抓后糜烂渗出,可见鳞屑。伴有纳少,神疲,脾胀便溏。舌质淡胖,苔白或腻,脉沉缓。
分析:本病多因脾虚不运,湿邪留恋,风热之邪外客阴部。发病缓,皮损潮红瘙痒,抓后糜烂渗出可见鳞屑。脾虚湿困伴纳少神疲,腹胀便溏。舌质淡胖,苔白腻,脉沉缓,为脾虚湿蕴之象。
3.血虚风燥
主证:病久不愈,皮损色暗或色素沉着,剧烈瘙痒,或皮损粗糙肥厚。伴口干不欲饮,纳差腹胀。舌淡,苔白,脉弦细。
分析:病久则肝肾阳虚、精血两亏、肌肤失养则皮损色暗或色素沉着。血虚生风化燥则剧痒,或皮损粗糙肥厚。口干不欲饮,纳差腹胀,舌淡苔白,脉弦细皆乃肝肾阴虚之象。
西医诊断标准 本病的参考诊断标准如下:
1.症状:病变部瘙痒剧烈。
2.体征:外阴皮疹为多形性,弥漫性,分布对称。急性者有渗出;慢性者有浸润肥厚。
3.病程不规则常反复发作。
4.患者多具有过敏体质(丁曼琳,等.妇产科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5.)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应注意患者是否为过敏体质。发病前气候环境有否变化,饮食物情况,是否接触化妆品,肥皂,人造纤维短裤等。有否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肠寄生虫病,糖尿病,是否有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等。
症状
体征 外阴湿疹根据病程分为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
1.急性湿疹:起病多急速,主要症状是剧烈的搔痒,外阴潮红、有密集粟拉大小的丘疹 、丘疱疹、小水泡、皮疹多形,分布对称,边界不清,丘疹水泡破裂后出现糜烂面有渗液。炎症明显形成脓疱,脓液渗出或结黄绿色污褐色痂。湿疹消退时出现鳞屑,痊愈后不留任何瘢痕。
2.慢性湿疹:急性湿疹在外阴部长久不愈或反复发作,亦可一开始就表现为慢性炎症。局部皮肤增厚、浸润,皮沟加深,粗糙不平,或有苔藓化,上覆鳞屑,触之较硬,或皮面上有湿润痂皮、裂隙等。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急性期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外阴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有细菌、霉菌、滴虫等病原体发现。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l.急性湿疹应与接触性皮炎相鉴别。后者接触史明显,病变限局于接触部位,皮疹为单一形态,易起大疱,境界清楚,病程短,去除病因后多易治。
2.慢性湿疹需与神经性皮炎相鉴别。后者有典型苔藓样变为扁平或圆形丘疹,表面干燥肥厚,有少许鳞屑,无多形性皮疹,无渗出表现。
中医类证鉴别 1.阴痒:以外阴及阴道瘙痒为主症,一般无明显的肿胀、糜烂、流黄水等症。
2.阴燥:以外阴皮肤和粘膜变白、粗糙,甚至萎缩为特征。
3.惑:有外阴蚀烂,并有口咽、眼部溃烂,目赤如鸠眼等症。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因本病属过敏性炎症皮肤病,应根据不同病因及临床表现,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尽可能追寻病因,隔绝致敏源,进行全身治疗和局部用药相结合。但常因月经及分泌物刺激可使湿疹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一、全身治疗1.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C、各种抗组织胺药物,或配服镇静药物。2.静注10%葡萄糖酸钙、5%溴化钙、10%硫代硫酸钠,每日1次、每次10ml,10次为1疗程。3.抗感染:有感染者选用适当抗生素。
二、局部治疗
(一)急性湿疹
1.急性湿疹忌用肥皂水擦洗,可用醋酸铝溶液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
2.病变初期仅有潮红、丘疹无渗液时,选用炉甘石洗剂或硼酸滑石粉撒扑。
3.有糜烂面用2~3%硼酸水或复方硫酸铜溶液湿敷。
4.糜烂渗出轻或结痴期除湿敷外,选用氧化油,5%紫草油外涂。
5.继发感染者用0.l%利凡诺溶液湿敷。
(二)慢性湿疹
1.一般慢性湿疹用5~10%复方松馏油软膏、20%冰片、皮质激素软膏外涂。
2.慢性顽固性湿疹采用冷冻疗法或放射性同位素32磷敷贴法。
中医治疗 本病虽属外阴皮肤病,但多因禀赋不耐,脏腑功能失调,风湿热邪外客肌肤。在治疗上应采用内外兼治,标本兼施。急性者以清热利湿为主,慢性者以补肝肾养血祛风为宜。
一,辩证选方
1.湿热浸润治法:清热利湿。方药:龙胆泻肝汤、萆薢渗湿汤合二妙丸加减。龙胆草15g,山栀15g,黄芩15g,柴胡15g,生地20g,车前子15g,泽泻15g,木通10g,当归15g,萆薢15g,薏仁20g,黄柏20g,茯苓20g,苍术15g,滑石15g,甘草10g。焮红热盛、脓汁较多去萆藓、木通、苍术、滑石加公英20g,地丁20g,双花20g,连翘20g,蚤休20g。痒甚加白鲜皮15g,地肤子15g。
2.脾虚湿蕴治法:健脾利湿,佐以清热。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苍术15g,厚朴15g,陈皮15g,猪苓15g,泽泻15g,赤茯苓15g,白术15g,滑石15g,防风15g,木通10g,山栀15g,肉桂5g,黄柏15g,甘草10g。腹胀便溏重者去木通、山栀、滑石加山药20g,薏米20g。
3.血虚风燥治法:养血祛风,清利湿热。方药:四物汤合萆藓渗湿汤加减。当归20g,赤芍15g,生地20g,川芎10g,萆薢15g,薏仁20g,茯苓20g,黄柏20g,滑石15g,丹皮15g,泽泻15g,甘草10g。瘙痒不能入眠者加珍珠母30g,生牡蛎30g,夜交藤20g,枣仁20g。腰酸肢软加狗脊20g,仙灵脾15g,菟丝子15g。皮肤粗糙肥厚加益母草20g,丹参20g,鸡血藤20g。
二、专方验方
1.清解片地龙片:适于急性湿疹。清解片(大黄、黄柏、黄芩、苍术各500g,研细,轧片,每片含生药0.3g)。地龙片(地龙研粉加适量赋型剂、轧片,每片含生药0.3g)。
2.当归片乌梢蛇片:适于慢性湿疹。当归片(当归研粉加适量赋型剂、轧片,每片含生药0.3g)。乌梢蛇片(乌梢蛇研粉加适量赋型剂,轧片,每片含生药0.3g)
三、其它疗法
(一)外治法
1.青黛散:青黛6g,石膏120g,滑石12g,黄柏60g,共研细末,和匀。麻油调搽。
2、三黄洗剂:大黄、黄柏、黄芩、苦参各等分研细末,上药10~15m加入蒸馏水100ml、医用石碳酸1ml。外搽洗。
3.苦参汤外洗:苦参60g,蛇床子20g,白芷25g,银花30g,菊花6g,黄柏15g,地肤子15g,菖蒲9g。水煎外熏洗坐浴。
中药 1.龙胆泻肝丸:具有清热利湿作用。适于急性湿疹,1日 3次,每次10g口服。
2.乌蛇止痒丸:具有养血祛风止痒作用。适于慢性湿疹。每次5g,日3次口服。
3.湿疹散:收湿止痒、祛湿解毒。用法:急性湿疹宜水煎湿敷。慢性湿疹干掺外敷。
针灸 取穴:足三里、三阴交、血海、内庭。
针法:直刺1~1.5寸,捻转至有酸麻或电击感,每日1次。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治疗外阴湿疹应采取西药治标,中药治本的方法。
1.湿疹的急性期外阴潮红、肿胀、瘙痒难忍。先投以抗组织胺的西药,再静注10%葡萄糖酸钙,以迅速止痒脱敏。然后再用清热利湿中药治本。口服龙胆泻肝汤马齿苋合剂(马齿苋、龙胆草、黄柏、苦参、红花、蛇床子、大黄、生甘草)马齿苋合剂具有降低血管通透性和拮抗组织胺的作用。苦参中的苦参总碱(氧化苦参碱)能抑制环核苷磷酸二酯酶(DDE)提高细胞内CAMP,防止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织胺。再用中药汤剂外洗或湿敷。实验证明抗组织胺药不能防止组织胺释放,仅与组织胺竞争效应细胞受体部位,作用较短暂。而若干中草药有效成分抗变态反应作用环节不同。同一种中草药有时能抑制数种过敏介质释放,即同时具有多种效应。抗变态反应的中药如黄芩、黄柏、黄连、苦参都具有消炎脱敏作用。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由机体受抗原刺激后发生过强免疫反应,造成组织损伤。实验证明龙胆泻肝汤能抑制超敏反应,消除免疫复合物,具有抑制体液免疫的功效,同时又促进白细胞或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非特异性免疫起到双重调节作用而治本。
2.慢性期病久不愈,生风化燥痒甚者,可先用苦参汤熏洗,再涂以皮质激素软膏,脱敏止痒。同时内服补肾养血祛风之剂如地黄饮子(熟地黄、山萸肉、石斛麦冬五味子石菖蒲远志、茯苓、苁蓉、肉桂、附子巴戟天)实验研究表明,补肾法能通过调整人体的神经、内分泌以及代谢等功能发挥治疗作用。补肾药能改善机体免疫状态,提高了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达到中医所说的“阴平阳秘”疾病乃去。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外阴湿疹属祖国医学“阴湿疮”的范畴,出自清代《外科大成》。该书对本病特征有简要的描述;“阴湿疮生阴毛之际,如疥如癣,瘙痒难忍。”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