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钩虫病(小儿) 中医治疗诊断方法/治疗方药方剂
    

钩虫病(小儿)

  
疾病名称(英文) child ancylostomiasis
拚音 GOUCHONGBING(XIAOER)
别名 中医:黄胖病,黄肿病,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寄生虫病(儿科)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钩虫病系由钩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临床以贫血、营养不良、异食癖、胃肠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
中医释名 钩虫病在临床以面色萎黄、浮肿、食欲减退、体虚乏力为主要表现。其证候与中医文献中的“懒黄病”、“黄胖病”、“桑叶黄”相似。
西医病因 钩虫感染所致。
中医病因 钩虫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虫毒。
季节
地区 我国华北、华东地区以十二指肠钩虫感染为主,华南及西南地区以美洲钩虫感染为主。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近年来由于采取了有效防治措施,其发病已显著减少。
发病机理 钩虫病的感染门户主要是皮肤。具有感染性的丝状蚴可直接穿入人体的皮肤或粘膜进入体内,最后在小肠发育为成虫。亦有的丝状蚴可借污染的食物经口侵入人体,直接进入小肠。钩虫寄生在小肠内,从肠粘膜吸取血液,并且分泌抗凝物质,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
中医病机 虫毒通过体表或随饮食侵入机体,内伤脾胃,耗损水谷之精微,使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发为本病。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本病辨证以气血不足,脾虚湿困为主。虽有湿热虫毒,总为虚多实少。其早期可有皮肤瘙痒浸yin,日久渐见黄胖虚肿。黄胖明显者,需与黄疸相区别。
1.脾虚湿滞
主证:面黄虚浮,善食无力,食后腹胀,或嗜异物,大便不调,时有腹痛,精神疲惫,性情烦躁,舌淡苔薄,脉濡。
分析:本证由于虫毒侵入机体,寄居肠中所致。虫体吸食水谷精微,气血生化乏源,故见面黄虚浮。脾受虫扰,运化失宜,故见腹胀便溏。虫毒影响精神气血,故见神疲或烦躁。
2.气血亏虚
主证:面色虚黄或苍白,下肢或全身浮肿,食欲不振,头晕目眩,心悸气短,毛发稀疏,肌肤不泽,舌质淡胖,苔薄,脉细弱。
分析:本证由于虫居日久,损伤脾胄,耗伤气血所致。气血不足,不能营养四肢肌肉,故见面黄或苍白。脾虚生湿,则见浮肿。
西医诊断标准 钩虫病诊断标准:
1.贫血、乏力、异嗜癖、多食善饥。
2.血红蛋白低,呈小细胞性贫血,嗜酸粒细胞明显增高。粪常规检查找到虫卵,必要时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找虫卵或筛洗大便找成虫。潜血试验阳性,偶有柏油样便。严重感染时可出现黑粪或明显肠出血。
西医诊断依据 在流行区有赤足下地和“粪毒”史以及贫血等临床症状应考虑钩虫病,但以从粪便中检到虫卵力确诊的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1.钩蚴所致的症状:蚴侵入皮肤时,皮肤有痒疹及丘疹。继之侵入血循环可引起蠕蚴移行症,出现发热咳嗽嗜酸粒细胞增多等。
2.成虫所致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贫血和营养不良。症见面色苍白,皮肤干燥,毛发枯黄稀疏,精神萎靡,表情淡漠,四肢无力,心悸气短,发病初期可食欲亢进,继之则食欲减退,腹部不适,有异食癖,腹泻便秘。贫血严重者可发生贫血性心脏病,甚至发生心力衰竭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嗜酸性粒细胞轻至中度增加,血沉可增快,血清IgE、lgG和a2球蛋白显著增高。
尿
粪便 便潜血阳性,粪便直接涂片镜检可查到钩虫卵。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钩虫病疗效判定标准:
1.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贫血纠正;治疗后2周,粪饱和盐水漂浮法找虫卵三次阴性。
2.好转:症状体征减轻,贫血改善;虫卵计数明显减少。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对本病的治疗,必须采取综合疗法,纠正贫血,早期驱虫,以避免发生严重贫血和营养不良。
一、一般治疗
1.纠正贫血:给予口服铁剂,同时服用稀盐酸和维生素C,严重贫血者可小量输血。
2.改善营养状况:给予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膳食。
3.防治并发症:继发感染者及时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伴有心力衰竭者应采用输血、利尿等措施,强心药不宜过早使用。
二、驱虫治疗
1.羟基萘酸酚乙胺(灭虫宁):为广谱抗肠虫药,以抗钩虫效果最好。剂量可按每岁0.2~0.3g计算,15岁以上用成人量 (3~5g),婴儿用量相对应大些,6个月以上每服0.9g,7个月以上每服1~2g,清晨服药,服药前半小时口服或肌肉注射氯丙嗪0.5~1.Omg/kg,以减除呕吐反应。服药10~15天后检查粪便,如未驱尽,可重复服药1次。
2.双萘羟酸噻嘧啶(抗虫灵):对十二指肠钩虫疗效好。剂量为每次10mg/kg,一次顿服。
3.甲苯咪唑:多用于年长儿,一般不用于婴幼儿。剂量为每次100~200mg,每天2次,连服3天。
4.左旋咪唑:具有剂量小、副作用少和疗效好的优点,对营养不良及婴幼儿均宜。剂量为每次1.5~3mg/kg,每晚顿服,连服3日为一疗程,必要时可连服两疗程。
5.肠虫清:剂量为每次400mg,一次顿服,2岁以下小儿禁用。
三、钩蚴性皮炎的治疗
1.皮肤热透法:把手足等发痒部位放在50℃以上热水中,如感太热则间歇数秒钟再泡,共约30分钟,此法可将蚴虫杀死。
2.局部外敷法:可用15%噻苯咪唑油膏、5%硫磺炉甘石洗剂、2~4%碘液涂抹于皮炎部位。
3.口服噻苯咪唑:剂量为每次25mg/kg,每日2次,连服2~3天。服后48小时即可停止皮炎的发展。
中医治疗 对钩虫病的治疗,既应驱虫,又要补虚。临证之时,应根据具体病情,或以驱虫为先,或先调补而后驱虫。本病治疗以驱虫为根本大法。对脾胃受损,气血甚虚者,应先调理脾胃,补益气血,然后再予驱虫。驱虫后气血虚弱未复者,应继续调理补益。
一、辨证选方
1.脾虚湿滞
治法:驱虫为主,佐以健脾化湿。
方药:贯众汤加减。贯众、苦楝根皮、槟榔各15g,榧子肉、使君子雷丸各10g,山紫苏、土荆芥各10g。湿滞重者加黄柏苍术茯苓;驱虫后以胃苓汤调理脾胃。
2.气血亏虚
治法:健脾益气养血。
方药:十全大补汤。党参黄芪、茯苓、熟地各12g,白芍当归陈皮各10g,白术砂仁各6g。浮肿明显加猪苓泽泻;心悸加炒枣仁五味子
二、专方验方
1.钩虫丸:栀子9g,黄柏9g,白矾9g,青矾18g,甘松9g,苍术18g,茵陈30g,甘草9g。将青矾煅赤,与上药共研细末,红糖为丸。每日早晚各服1次,7日服完。重症可连服4~5剂。
2.加味雷槟饮:雷丸、槟榔、鹤虱金铃子苦参、炒枳实各9g,广木香3g。用水500ml浸泡一宿,煎至300ml,晚睡前及翌晨空腹各服1次,连服3~5剂。
3.铁矾丸:铁砂15g,煅青矾15g,苍术9g,茯苓15g,生地6g,熟地6g。共研细末,以甜酒调拌,装入瓦钵,清晨在铁锅中蒸1小时,取出晾晒,次晨再蒸,如是9次后,制成药丸如黄豆大,每服3~6丸,日服2次,饭前米粥送下,服7日后量酌减。
4.青没丸:青矾30g,制没药16g,干12g。将青矾火煅、醋淬,使之变红,与上药共研细末,水蜜为丸。每服2~5g,日服3次,于饭后1小时开水送下。
中药 1.驱虫片:具有杀虫消疳,泻热除湿,理气导滞作用。适于钩虫病属虫积湿滞者。3~6岁每次2~3片,6~9岁每次3~5片,9岁以上每次6~8片,日服2次。本药有小毒,不可连续服用,一般只服1~2天,如虫未尽,隔周再服。体弱者慎用。
2.绛矾丸:具有健脾消积杀虫之功效。适于钩虫病属脾湿积滞等证。3~6岁每次1~2g,6~9岁每次2~3g,9岁以上每次3~5g,每日1~2次。
3.香砂六君子丸:具有健脾益气,理气和胃之功效。适于钩虫病属气血亏虚者。3~6岁每次2~3g,6~9岁每次3~5g,9岁以上每次5~6g,日服2次。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钩虫病临床多表现为贫血和营养不良,中医辩证以虚为主。治疗一般多先以纠正贫血,改善营养状况,然后再行驱虫。临床可予调理脾胃,益气养血中药,如参苓白术散八珍汤之类。待全身状况好转,继以中药或西药驱虫。中药使君子、槟榔、贯众、雷丸等均有较好的驱虫效果。西药驱虫子剂种类较多,驱虫效果确切,但多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驱虫后若患儿的身体仍弱者,应继续服用中药,健脾益气,调节脏腑功能,改善虚弱状态。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丹台医案》指出:“黄肿之证,湿热未甚而多为虫积食积为害也……面部黄而且浮,手足皆无血色,有虫者又吐黄水,毛发直指,且好食生米、茶叶之类是也。”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