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梅毒 中医治疗诊断方法/治疗方药方剂
    

梅毒

  
疾病名称(英文) syphilis
拚音 MEIDU
别名 中医:杨梅疮,霉疮广疮,天柳病,花柳病,卖疮,大疮等。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性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性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传染病。梅毒可分为先天梅毒与后天梅毒。早期包括潜伏期、一期梅毒和二期梅毒;晚期是指感染梅毒螺旋体,并发病两年以上的病例。
中医释名 以阴部糜烂,外发皮疹,筋骨疼痛,皮肤起核而溃烂,神情痴呆等为常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西医病因 由苍白螺旋体引起。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传播方式有三种,其一直接传播,指与梅疮患者交媾而发;其二间接传播,指接触患者过程中染毒而发;其三垂直传播,指父母患有本病,精血结胎染毒而发。
发病率
发病机理 梅毒可分为先天梅毒与后天梅毒。先天梅毒是梅毒螺旋体通过胎盘循环,沿脐静脉周围淋巴间隙或血流侵入胎儿体内;后天梅毒主要是性交传播,直接接触感染。
中医病机 梅毒多由性乱而使yin秽疫毒之邪入侵,流窜皮肉筋骨、脏腑经络,甚至侵犯脑系。
病理 组织病理:第一期损害示真皮内毛细血管内膜炎和周围炎,有稠密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如血管内皮增殖,阻塞管腔可形成血栓或阻塞性淋巴管炎。螺旋体附着于毛细血管静脉和淋巴管壁,及糜烂边缘的表皮内。晚期可有轻度纤维性变。 在二期斑疹时,毛细血管和浅表血管显著扩张,伴以内皮细胞增生及轻度水肿,管腔可阻塞,外围有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丘疹期浸润更为稠密,范围更大,组织内弹力纤维破坏,在表皮和血管周围有大量螺旋体。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1. 疫毒留滞:
主证:病发于感染梅毒后10周左右。初起有发热头痛、骨节酸痛,咽喉疼痛等症状,2~3天后全身症状渐消,而出现皮疹,形态各异,有如杨梅疹;有如翻花杨梅;有如杨梅豆;有如杨梅斑。皮损常见于胸部,次见于腰腹、四肢屈侧、颜面及颈部,终发于手部。无痛痒或微有痛痒。不经治疗可在1~2个月后自趋好转,但数月,数年后可转为晚期梅毒。
分析;本证为疫毒留滞体内,客于血中,尚在卫分,而见类似表证之表现;邪气初犯,正气尚存,虽无力驱邪外出,但可短期内与邪搏结,邪客血中,血溢脉外而发杨梅状疹;邪正搏结较剧,则皮肉溃烂;正气尚充,故不治可“愈”。无痛痒说明邪毒初犯,气机运行尚可。
2. 秽疮结毒
主证:病发于梅毒后期。部位不限,随处可发,或为肌肤,或为脏腑。病情凶险,危及生命。生于肌肤者,结毒肿凸,小如豌豆,大如胡,但无疼痛。渐渐破溃,疮口凹陷,边缘整齐,腐臭不堪,缠绵不愈;发于巅顶,可致颅顶塌陷;发于口鼻者,可致鼻塌唇缺;发于眼喉,可致眼喉破;发于骨节者,损筋伤骨,屈伸不利,拘急不展。
分析:疫毒邪气入血走窜,循络而发。发于肌肤尚可医可治,发于脏腑则凶险岌岌。而邪毒深重,是辨证要点。邪毒侵及机体日久,日益深重,正气渐衰,毒邪泛溢肌肤则肌肤溃烂,留于脏腑则器官受损。
3. 小儿遗毒
主证:一般发于小儿出生后3周至3月之间。婴儿消瘦,肌肤干枯,貌似老人。口角出现放射性皲裂,愈后结疤,手掌足底可有光亮斑片及大水疱;臀部皮肤剥脱,形成烂斑,鼻孔肿胀,有脓血性鼻涕,致婴儿呼吸、吮乳皆感困难,甚者可致鼻骨塌陷,膝关节及踝关节附近可发生肿胀和剧痛,从而引起四肢不能运动。
分析:父母遗毒,染及婴儿故出生后数周即可发病,并呈典型性发病特点,后果不良。毒气从精道乘虚直透命门,以灌冲脉,遗毒儿女,毒禀先天,最为恶候,皮损肉烂,方药难及。
西医诊断标准 本病参考诊断标准如下:
一、一期梅毒
(一)临床表现
有明显性病接触史。且于大小阴唇、舟状窝、尿道外口附近,阴蒂或宫颈等处出现单个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成溃疡,边缘隆起,无疼痛,周围组织明显水肿。
(二)辅助检查
1. 渗出物检查;用黑地映光法检查硬下疳的渗出物,可发现螺旋体。
2. 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
二、二期梅毒
(-)临床表现
有明显一期梅毒表现后病灶消退2周~6个月于躯干、四肢、面部与前额部出现斑丘疹、滤泡疹或脓泡疹。枕部可出现鼠咬状脱发;外阴、肛门及口部可见湿丘疹,中心稍凹陷,表面溃烂、渗出,不痛。
(二)辅助检查
1.查找梅毒螺旋体:从病灶处肿大淋巴结中,针刺吸出液体中可查到梅毒螺旋体。
2. 血清学试验为阳性。
三、晚期海毒
(一)临床表现
特殊的病变是树胶肿,多见于头部、四肢或躯干等处。可溃成陷疮,边缘垂直而下,中心部愈合,呈边愈合、边发展现象,留下的疤痕宛如薄纸。
(二)病理检查
组织学特点是显著的肉芽性浸润;且具有特殊的血管周围性浸润以及很多新形成的血管和淋巴管。(丁曼琳.妇产科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9:22~23.)
西医诊断依据 根据确切的性病接触史、局部典型表现及疾病的发展规律可协助诊断。
发病 梅毒初起时即为全身性感染,病程缓慢,在发生过程中可侵及任何器官的组织产生各种症状。通常经2-3周的潜伏期,在梅毒螺旋体侵入处出现初期损害,称硬下疳;在感染后6周左右,血清反应呈阳性,下疳可以“不治自愈”,但潜伏在体内的螺旋体仍继续繁殖,在感染后8-12周左右,大量进入血循环而产生二期早发梅毒疹,除累及皮肤粘膜外,体内各脏器如骨、肝、眼、神经系统等都可侵犯而出现各种症状,二期早发梅毒疹亦可“不医自愈”,暂时又处于静止的潜伏状态,残留螺旋体仍可繁殖,待机活动,待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又可进入血循环而产生第二期复发性梅毒疹,往往在感染后1-2年内出现,最后同样机体又将螺旋体大部杀灭,使复发性梅毒疹“自行痊愈”,患者又一次进入静止的潜伏状态。一期和二期合计一般不超过2年称早期梅毒,2年后梅毒进入晚期,即晚期梅毒,或称三期梅毒。如再有复发,病变可见于任何器官和组织;皮肤粘膜梅毒可在2年后的任何时期发生,神经和心血管梅毒则常发生于感染后10-20年或更久,以上统称三期损害。总之,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后临床上表现为活动期和静止期的交替过程。早期损害有相当规律性和传染性,晚期病程发展则无一定规律性,往往损害少,传染性小,而病程长,破坏性大,有时危及生命,愈后留下瘢痕,以上是梅毒的典型发展过程。但梅毒发展过程在不同患者中并不相同。有些病例可于感染后终身不发病,有的只有一期而无二期,或仅有三期而无一期或二期症状。胎传梅毒的发病情况基本上与获得性梅毒相似,但因梅毒螺旋体直接进入血循环致病,故无初期症状。
病史 有性病接触史
症状
体征 1. 一期梅毒:感染梅毒螺旋体后10~90天发病,于外阴、阴唇、阴道、宫颈、肛门、口唇或乳头等处出现无痛性单发红色炎性硬结,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cm左右,表面呈表浅溃疡改变,边缘整齐,隆起,称下疳(Chan-cre),又称硬性下疳。如不治疗,3~4周可自愈。常伴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硬,但不痛,从不破溃。
2.二期早发梅毒疹:在感染后10周左右出现,在发疹前2-3d常有低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及食欲减退等前驱症状,损害对称、广泛和稠密,不痛不痒,常有全身淋巴结肿大,血清反应阳性。(1)皮疹:根据形态有:①斑疹型: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玫瑰色斑,直径1-2cm,偶为环形,均匀分布在腹、胁、背、前胸下部、大腿上部、上臂内侧等处,无鳞屑,损害可保持斑疹状态而停止发展,或转变成斑丘疹或丘疹,持续数周,可自然消失。②丘疹型:好发于面、臂屈面、下肢及躯干等处,呈圆形或豆状,直径2-5mm或更大,红铜色, 浸润显著,质坚实,有压痛,表面光滑,无鳞屑,亦可发生于毛囊口,往往聚集成群而成斑块状,亦可排列成繖房花形、环状或匐形等形态。③脓疱型:多见于身体衰弱或营养不良的病人,为深浅和大小不等脓疱。(2)扁平湿:在感染后1年发生,损害常位于皮肤粘膜接壤处,以位于肛旁和女性外阴为多,但腋、脐、腹股沟、指、趾和甲沟等处也可发生,初起为紫红色丘疹,由于湿、热和摩擦形成湿丘疹,以后扩大融合成基底宽广、扁平,表面有密集细粒,覆盖着灰白色膜的斑块,表面容易糜烂,含很多螺旋体。(3)粘膜损害:有卡他性炎症和粘膜斑两种。前者或称弥漫性红斑性咽炎,口腔和咽喉粘膜稍红肿,淋巴滤泡肿大,严重的呈糜烂,有少量渗出,有干痛,声音嘶哑和失音。后者在粘膜上出现局部性糜烂,好发于唇粘膜,上覆白色薄膜,外周无红晕,含大量螺旋体。
3.二期复发梅毒疹:形态与早发损害相似,均为全身性和对称性,但数目较少,分布范围较小,仅见于面及四肢,或见于掌跖或皮肤粘膜交界处。复发大多由于治疗剂量不足造成,有复发达2-3次。此外,尚可有秃发,呈弥漫性虫蛀样或斑秃形。骨膜炎多累及长骨如胫骨、腓骨、尺骨和桡骨等处,发作较急,常对称,骨膜肥厚,伴疼痛,常以夜间为重;骨炎和关节炎亦可发生,也可有虹膜睫状体炎、视网膜炎脑膜炎和无症状性神经梅毒等。
4.早期隐性梅毒:指上述损害消退,病情处于静止状态,血清反应阳性,病期在感染后2年内。
体检 不同的病期有不同的表现。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检查:血清检查如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USR)、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梅毒螺旋体制动试验可呈阳性。采用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可发现皮损内的梅毒螺旋体。组织病理切片等均有助于诊断。
血液 血清试验①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如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和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USR),在下疳发生后1-2周和二期梅毒,100%呈阳性反应。②螺旋体血清试验:如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和梅毒螺旋体制动试验(TPI),用来确定非螺旋体血清试验阳性者究竟是真阳性还是假阳性,以及晚期梅毒非螺旋体血清试验阴性者。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血清学试验:(1)测定血清反应素(非特异抗体):诊断快捷,价格低廉,适于普查。但有时出现假阳性。常用的方法有华氏反应,康氏反应等。(2)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其方法有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及密螺旋体制动试验。均为测定病人血清对活螺旋体的制动能力。
组织学检验 查找梅毒螺旋体:从皮肤病灶或肿大淋巴结取标本,做暗野显微镜检查。适于一期及少数二期梅毒。
西医鉴别诊断 1。软下疳:潜伏期较短(3~5天),多处溃疡,有脓性的分泌物,不硬,易出血,剧痛,渗出液培养出杜克氏嗜血杆菌。硬下疳除炎性改变,周围组织较硬之外,与之区别关键是无痛性溃疡。
2.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包括初期病损及晚期溃疡,可为小丘疹或小溃疡,极易自愈,数周后局部淋巴结肿大,有触痛、粘连、破口排脓,形成多个窦道。后期常出现直肠狭窄,弗赖氏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可呈阳性反应。梅毒引起的溃疡为无痛性单个或多个圆形结节,边缘整齐,隆起;溃疡之间不融合,不形成窦道。
3. 外阴癌:溃疡多为菜花状或乳头状,经久不愈,病理检查找到癌细胞。晚期梅毒溃疡面深陷,边缘垂直而下,中心部愈合,一边愈合一边发展。
4. 腹股沟肉芽肿:为肉芽肿性多诺万氏杆菌所致。于腹股沟处形成大片肉芽肿性溃疡。组织切片可发现特征性诺万氏体。梅毒引起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变硬;但从不破溃,以区别之。
中医类证鉴别 1.阴癣:好发于沟股尾端及臀部、大腿内侧,以皮肤丘疹、水疱、结痂、瘙痒为特征,VDRL及USR试验均呈阴性。
2.臊疣:有疣状突起,呈菜花状,表面湿润,易出血,一般无溃烂。VDRL及USR试验阴性。
3.麻风:以遍体麻木,皮肤出现斑块、结节,形若蛇皮,脱屑等为主要表现,皮损或组织切片内可查到麻风杆菌,VDRL及USR试验阴性。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治疗方法以抗炎为主,一期梅毒可以彻底治愈。
l. 青霉素治疗:虽用于各期梅毒。800万U日1次静脉滴注,晚间可加用80万U青霉素肌注1次,维持血浆浓度。也可用青霉素的换代产品,安灭菌、凯福隆静点。 2.其他抗生素治疗: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可口服红霉素,或赐福乐信1.5g,日1次静点。
3.定期复查:最初3个月每月查1次血清反应。以后每3个月查1次,共3次;两年末再复查1次。第1年末查脑脊液1次。如血清反应原为阴性,以后始终为阴性,并无症状再发为治愈。
中医治疗 治疗则以驱邪为主,兼顾扶正,使邪毒去,元气充,而奏效果。本病的治疗,应以抗生素治疗为主,中药治疗为辅,在抗生素中,以青霉素为主,宜足量,连续用药,务必彻底。而中医药除一般辅助治疗外,尚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实现治疗效果。
一、辩证选方
1. 疫毒留滞 治法:祛风散血、解毒清火。方药:黄连解毒汤加减。黄连15g,黄芩15g,黄柏20g,山栀15g。表证明显加双花、连翘;皮疹出现加生地马齿苋;热重加水牛角大黄
2. 秽疮结毒 治法:凉血解毒、化瘀散结。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味。公英20g,双花25g,野菊花20g,地丁20g,天葵15g。加蟾酥6g,大黄 15g,犀角 0.6g。 3. 小儿遗毒 治法:清血解毒,活血祛风。 方药;升麻解毒汤加味。升麻5g,鲜皂角刺5g,土茯苓7.5g。加苍术陈皮马齿苋,黄柏。
二、专方验方
1. 杨梅疮试验方:全虫10个,大蜈蚣10g,双花120g,生大黄120g。清水煎,频服。
2.土茯苓1500g,生黄芪500g,当归400g。先将土茯苓煎汤,取黄花、当归拌匀微炒,干磨为末,蜜为丸。每次15g,每日3次,一剂当效。
三、其它疗法
外治法;
1. 黄柏、雄黄各 6g,孩儿茶 9g,没药轻粉粉霜、枯研各 3g,丹砂 15g,龙脑 0.9g,蜗牛10个。共为细末,猪胆调搽,每日数次。
2.轻粉、龙脑、黄柏(炒)、胡料各6g,百花霜、黄丹(水飞)、生甘草各9g,蚯蚓粪(火焙干)30g。各研细末,点擦。
中药 1.蟾酥丸:用于痛疽疔疮,咽喉肿痛,无名肿毒等证,具有清解疮毒之功效。水丸,每33粒重1g,口服1次5~15粒,1日l一2次,葱白汤或温开水送服;外用研末,醋调敷患处。
2.蟾酥锭:有活血解毒、消肿止痛之功。主治疗疮发背,脑疽乳,恶疮初起,疼痛麻木。每锭3g,外用,以醋研磨涂患处。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对本病的具体治疗方法,一般均以大量使用抗生素为主进行治疗,并有良好效果,因而临床上多以西药抗生素为主,中药为辅的原则进行治疗。
1. 坚持早期,正规,足量的方针,确诊为一期梅毒即应采用大量使用抗生素的方法进行治疗,以期尽快控制病情。并针对临床表现,适当选用清热解毒,除湿等方药配合治疗。
2. 以青霉素为主,也可选用青霉素换代产品。在治疗患者的同时,对患者配偶及子女进行检查,必要时同时接受治疗。中药在治愈梅毒的过程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几百年前,就有了专病研究和治疗手段,多选择砷剂治疗。当今则辨证论治,不拘泥一方一药,灵活选方遣药。
1.抗梅毒治疗:普鲁卡因青霉素G,80万单位/日,连续肌注15天以上;或红霉素,2g/日(500mg/次,4次/日),共15天。
2.外治疗法:疮口溃烂者,可用鹅黄散外撒疮面;肿结未溃而坚硬不消者,可外敷冲和膏;溃后脓未尽,可用五五丹去腐;脓尽用生肌散收口。
3.单方验方:(1)土茯苓30g、银花15g、生甘草10g,水煎代茶饮。
(2)升丹合剂,25mg/次,2次/日,饭后服。
(3)五宝散,0.3g/次,2次/日。
(4)土茯苓30g,忍冬藤10g,蒲公英15g,马齿苋10g。水煎饮。
护理
康复
预防 对本病发病原因的认识,已经十分明确,因此,正确树立性道德观念,节制房事,注意性卫生是杜绝本病发生的根本途径,一旦疏于防范,疫毒秽邪留滞体内,肝肾脾肺均有损伤。
历史考证 梅毒是十六世纪由国外传入我国的一种以性传播为主要途径的性病,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较为深入,冠以多种病名,如:“杨梅疮”、“霉疮”、“广疮”、“天柳病”、“花柳病”、“卖疮”、“大疮”等。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