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方出《圣惠》卷五十九,名见《丹溪心法》卷三。
|
药物组成 | |
加减 | |
功效 | 泄五脏火。泻三焦火。
|
主治 | |
制备方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用法用量 | 每服15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
用药禁忌 | 忌煎炒、椒、姜。辛辣等热物。
|
临床应用 | |
药理作用 | |
各家论述 | 《医方考》:少火宜升,壮火宜降。今以三物降其三焦之壮火,则气得其生,血得其养,而三焦皆受益矣,故曰三补。黄芩苦而枯,故清热于上;黄连苦而实,故泻火于中:黄柏苦而润,故泻火于下。虽然,火有虚实,是方但可以治实火,若虚者用之,则火反盛,谓降多亡阴也。
|
备注 | 三黄丸(《内科摘要》卷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