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伤寒论》。
|
药物组成 | |
加减 | |
功效 | |
主治 | 少阴病,阴盛格阳,下利不止,厥逆无脉,面赤干呕而烦躁;及寒湿腰痛;久坐湿地伤肾,肾伤则短气腰痛,厥逆下冷,阴脉微者;少阴中寒,阴盛格阳,热药相拒不入。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以水3升,煮取1升,去滓,纳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2次温服。若无胆亦可用。
|
用药禁忌 | |
临床应用 | |
药理作用 | |
各家论述 | 1.《注解伤寒论》:《内经》曰,若调寒热之逆,令热必行,则热物冷服,下嗌之后,冷体既消,热性便发,由是病气随愈,呕、烦皆除,情且不违,而致大益。此和人尿、猪胆汁咸苦寒物于白通汤热剂中,要其气相从,则可以去格拒之寒也。 2.《医方考》:干姜、附子,热物也,可以回阳燥湿。师曰:太阳中天,则寒者温,湿者燥。故姜、附可以治寒湿;葱白辛温,可使通肾气;人尿,猪胆,性寒而质阴,用之者,一可以制姜、附之热而不使其燥烈于上焦无病之分,一可以同寒湿之性而引姜、附直达下焦受病之区。此佐以所利,和以所宜,乃兵家之向导也。 3.《医方集解》:此足少阴药也。葱白之辛以通阳气,姜、附之热以散阴寒。此白通汤也。服而不应者,乃阴盛格拒阳药,不能达于少阴,故加人尿、猪胆汁为引,取其与阴同类,苦入心而通脉,寒补肝而和阴。下咽之后,冷体既消,热性便发,性且不违,而致大益,《经》曰:逆而从之,从而逆之,正者正治,反者反治,此之谓也。 |
备注 | 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医方考》卷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