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
药物组成 | |
加减 | |
功效 | 壮水,养阴补肾。
|
主治 |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水2钟,煎7分,空腹服。
|
用药禁忌 | |
临床应用 | 1.虚劳:今稍一感触,即觉伤风,表气不固已甚,肺在上主气之出,肾在下主气之纳,肾虚封藏不固,则肾气不能仰吸肺气下行,气少归纳,所以体稍运动,即觉气急,素有之痰饮,为冲阳挟之而上,咽痒咳嗽,甚至见红。特是肾之阴虚,与肾之阳虚,皆令气不收藏,左脉弦大,且有数意,断无命阳不振,寒饮上泛,而脉不沉郁,转见弦大之理,所以脉大而左部为甚,以肝肾之脉,皆居于左,其为肾阴虚不能收摄无疑。况所吐之痰,牵丝不断,并非水饮。饮之所以为痰者,热炼之也。仲景小青龙汤、真武汤为痰饮之要方。汤曰青龙,为其行水也,真武水神名,为其治水也,足见饮即水类,与痰浊绝不相同。下虚如此,断勿存观望之心,而使根蒂日近空乏,用介宾先生左归饮法,紫口蛤壳、生地炭、怀山药、长牛膝、萸肉、白茯苓、车前子。 2.眩晕:某女,40岁,家庭妇女,1953年秋末,在月经期间入河水中洗衣被,从而发病。开始时,恶寒发热,月经亦止而停潮。经治疗未效,3日后其寒热自罢,旋即转为头目眩晕,不能起床,目合不语,时而睁眼暂视周围而遂闭合,目光如常,脉细沉涩。乃正虚血瘀,风木上扰,治宜滋水涵木,以祛瘀息风,方用左归饮加味:熟地15g,山药12g,枣皮12g,茯苓12g,枸杞12g,炙草9g,车前子9g,五味子6g。水煎服。患者服药1剂后即大便下血而诸证遂失,神清人慧,其病告愈,继之服完第2剂,以巩固疗效。 |
药理作用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