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局方》卷六。
|
药物组成 | |
加减 | |
功效 | 解五毒,安神,通关,辟恶气。
|
主治 | |
制备方法 | 上为末,炼黄蜡6两,入白沙蜜3分,同炼令匀,为丸,每两作30丸。
|
用法用量 | 如治潮热、积热,伤寒结胸发黄,狂走躁热,口干面赤,大小便不通,煎大黄,炙甘草汤送下1丸;毒利下血,煎黄连汤调腻粉少许送下;如患酒毒、食毒、茶毒、气毒、风痰伏痞、吐逆等,并用腻粉、龙脑、米饮送下;中毒吐血、闷乱烦躁欲死者,用生人血送下,立愈,小儿百病,惊痫,急慢惊风,涎潮搐搦,用龙脑、腻粉、蜜汤送下绿豆大2丸;诸积食积热,颊赤烦躁,睡卧不宁,惊哭泻利,并用金银薄荷汤送下,更量岁数加减;如大人及妇人因病伤寒时疾,阴阳气交结,伏毒气胃中,喘躁眼赤,潮发不定,再经日数7、8日已下至半月日未安,医不能明其证候,脉息交乱者,可服气1丸,或分作3丸亦可,并用龙脑、腻粉、米饮调半盏送下,此1服,取转下一切恶毒涎,并药丸泻下。如要却收,水洗净,以油单子裹,埋入地中,5日取出,可再与。大人、小儿依法服1丸,救3人即不堪使。如要药速行,即用针刺一眼子,冷水浸少时服气之,即效更速。
|
用药禁忌 | |
临床应用 | 烦躁:一女子二十余岁,在室素强健,六月间发烦闷,困惫不食,发时欲入井,六脉皆沉细而弱数,两月后微渴,众以为病暑,治不效,4-5日加呕而人瘦,手心极热,喜在阴处,渐成伏脉,时妄语,急予《局方》妙香丸,如桐子大,以井水下一丸,半日许大便,药已出,病无退减,遂以麝香水洗药,以针穿三窍,次日以凉水送下,半日许大便,下稠痰数升,是夜得睡,困顿伏枕,旬日而愈。
|
药理作用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
经论书籍: | 《经络全书》 | 《四圣心源》 | 《内经评文》 | 《灵枢悬解》 | 《素问悬解》 | 更多>> |
伤寒金匮: | 《伤寒说意》 | 《伤寒心法要诀》 | 《伤寒悬解》 | 《伤寒寻源》 | 《伤寒医诀串解》 | 更多>> |
诊治书籍: | 《脉诀刊误》 | 《脉诀乳海》 | 《脉理求真》 | 《脉确》 | 《脉象统类》 | 更多>> |
本草书籍: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纲目》 | 更多>> |
方言书籍: | 《洪氏集验方》 | 《华佗神方》 | 《回生集》 | 《本草分经》 | 《急救便方》 | 更多>> |
内科书籍: | 《中国医籍考》 | 《中风论》 | 《重订灵兰要览》 | 《重订广温热论》 | 《止园医话》 | 更多>> |
妇科书籍: | 《产宝》 | 《产鉴》 | 《妇科秘方》 | 《妇科秘书》 | 《妇科问答》 | 更多>> |
儿科书籍: | 《保婴撮要》 | 《保幼新编》 | 《慈幼便览》 | 《慈幼新书》 | 《达生编》 | 更多>> |
外科书籍: | 《金疮秘传禁方》 | 《救伤秘旨》 | 《立斋外科发挥》 | 《伤科补要》 | 《伤科大成》 | 更多>> |
五官书籍: | 《白喉全生集》 | 《白喉条辨》 | 《包氏喉证家宝》 | 《喉科秘诀》 | 《喉科指掌》 | 更多>> |
针灸书籍: | 《针经指南》 | 《针灸大全》 | 《针灸甲乙经》 | 《针灸聚英》 | 《针灸神书》 | 更多>> |
医论书籍: | 《思考中医》 | 《四圣悬枢》 | 《塘医话》 | 《推求师意》 | 《外经微言》 | 更多>> |
医案书籍: | 《马培之医案》 | 《奇症汇》 | 《三家医案合刻》 | 《邵兰荪医案》 | 《孙文垣医案》 | 更多>> |
综合书籍: | 《急救广生集》 | 《景岳全书》 | 《明医杂着》 | 《明医指掌》 | 《儒门事亲》 | 更多>> |
养生书籍: | 《食疗方》 | 《寿世传真》 | 《寿世青编》 | 《心医集》 | 《服食导饵》 | 更多>> |
其它书籍: | 《本草问答》 | 《疯门全书》 | 《厘正按摩要术》 | 《医暇卮言》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