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茯苓丸、消痰茯苓丸、指迷茯苓、千金茯苓丸、世传茯苓丸、茯苓指迷丸、指迷丸
|
处方来源 | 《百一》卷五引《全生指迷方》。
|
药物组成 | |
加减 | |
功效 | 潜消痰积,燥湿导痰。
|
主治 | 痰浊内阻,手臂痠痛或抽掣,不能举物,肢体麻木,眩晕,梅核气,癔病,及妇人产后发喘,四肢浮肿。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以生姜汤送下。
|
用药禁忌 | 非大实者不可轻投。
|
临床应用 | 1.手臂抽掣:累有人为痰所若苦,夜间两臂常若有人抽牵,两手战灼,至于茶盏亦不能举,只以此药治之,皆随服随愈。 2.肢体麻木:冯某,女,50岁,右侧腓肠肌外缘麻木三个月,面积约有4×6cm。查患者舌象正常,脉滑实,乃痰客经络,血脉失养所致,疏方指迷茯苓丸,服12剂获验。 3.梅核气:赵某,女,36岁,咽嗌不适半年,如物堵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经耳鼻咽喉科检查无异常,脉滑,苔白,遂断为“梅核气”,方投指迷茯苓丸,服10剂后病愈。 4.癔病:陈某某,女,46岁,因家务事发生口角后,遂至精神抑郁,烦躁易怒,寡言少语,食欲减退,呕吐痰涎,时而胡言乱语,曾用西药氯丙嗪、谷维素、安定等不效。患者表情淡漠,语无伦次,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滑数,自感胸中有物堵塞。此留饮为患,疏指迷茯苓丸方加减:茯苓12g、枳壳12g、半夏9g、芒消12g、远志12g、石菖蒲12g、生姜3片,进2剂,大便通利;诸症遂减,食欲有增。后减芒消为9g,继进3剂而愈。 |
药理作用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 茯苓丸(《妇人良方》卷三)、消痰茯苓丸(《直指》卷十八)、指迷茯苓丸(《玉机微义》卷四)、千金指迷丸(《医学入门》卷七)、世传茯苓丸(《准绳·女科》卷二)、茯苓指迷丸(《不居集》上集卷十七)、指述丸(《金鉴》卷四十一)。
|
经论书籍: | 《经络全书》 | 《四圣心源》 | 《内经评文》 | 《灵枢悬解》 | 《素问悬解》 | 更多>> |
伤寒金匮: | 《伤寒说意》 | 《伤寒心法要诀》 | 《伤寒悬解》 | 《伤寒寻源》 | 《伤寒医诀串解》 | 更多>> |
诊治书籍: | 《脉诀刊误》 | 《脉诀乳海》 | 《脉理求真》 | 《脉确》 | 《脉象统类》 | 更多>> |
本草书籍: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纲目》 | 更多>> |
方言书籍: | 《洪氏集验方》 | 《华佗神方》 | 《回生集》 | 《本草分经》 | 《急救便方》 | 更多>> |
内科书籍: | 《中国医籍考》 | 《中风论》 | 《重订灵兰要览》 | 《重订广温热论》 | 《止园医话》 | 更多>> |
妇科书籍: | 《产宝》 | 《产鉴》 | 《妇科秘方》 | 《妇科秘书》 | 《妇科问答》 | 更多>> |
儿科书籍: | 《保婴撮要》 | 《保幼新编》 | 《慈幼便览》 | 《慈幼新书》 | 《达生编》 | 更多>> |
外科书籍: | 《金疮秘传禁方》 | 《救伤秘旨》 | 《立斋外科发挥》 | 《伤科补要》 | 《伤科大成》 | 更多>> |
五官书籍: | 《白喉全生集》 | 《白喉条辨》 | 《包氏喉证家宝》 | 《喉科秘诀》 | 《喉科指掌》 | 更多>> |
针灸书籍: | 《针经指南》 | 《针灸大全》 | 《针灸甲乙经》 | 《针灸聚英》 | 《针灸神书》 | 更多>> |
医论书籍: | 《思考中医》 | 《四圣悬枢》 | 《塘医话》 | 《推求师意》 | 《外经微言》 | 更多>> |
医案书籍: | 《马培之医案》 | 《奇症汇》 | 《三家医案合刻》 | 《邵兰荪医案》 | 《孙文垣医案》 | 更多>> |
综合书籍: | 《急救广生集》 | 《景岳全书》 | 《明医杂着》 | 《明医指掌》 | 《儒门事亲》 | 更多>> |
养生书籍: | 《食疗方》 | 《寿世传真》 | 《寿世青编》 | 《心医集》 | 《服食导饵》 | 更多>> |
其它书籍: | 《本草问答》 | 《疯门全书》 | 《厘正按摩要术》 | 《医暇卮言》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