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描述:
|
心动悸指由诸种原因使心脏气机紊乱,心动异常。以阵发心悸,胸闷气短为主要表现的心系 |
疾病。 | |
发病原因:
|
心动悸多发于原有心病患者,少数可见于素无心疾之人。原有心病者,或心血不足,心失所 |
养,不能藏神,故神不安而志不定;或心阳气虚,不能温养心脉,或水饮凌心,心阳被遏; | |
或心阴亏虚,心火自旺,心失濡养,火扰心神,神气不宁;或为瘀血阻于心脉,营血运行不 | |
畅,心失血之供养,皆可引发心动悸。素无心病者,平素多为心虚胆怯,复加突受惊恐,惊 | |
则神摇,心神不能自主;或为痰湿之体,日久化热,痰热扰心,均可引发心动悸之病。 | |
本病严重而持久发作者,可出现心衰、心厥等危重病候;若原有心病者,则因心动悸发作而 | |
加重原发病,故宜高度注意。 | |
诊断要点:
|
心动悸多数见于心病患者,如心痹、肺心病、心瘅、胸痹(心痛)、厥[真]心痛等疾病时 |
常见。但亦可见于无明显心脏病变者。 | |
自觉心悸,心跳间常歇止,胸闷乏力,脉结代。心动悸频发而严重时可发生晕厥。 | |
听诊可发现正常搏动后的早搏及随后的间歇。早搏的第一心音增强,第二心音减弱或消失。 | |
实验室检查:
|
心电图可见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室性早搏、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等多种表现形式,为诊 |
断本病的重要依据。 | |
疾病辨析:
|
心厥:亦有心悸、脉率加快等症,但以晕厥甚或昏迷,面白肢厥,脉微,血压下降等为主要 |
表现。 | |
心衰:除心悸外,有气喘不能平卧、水肿、少尿等为主要症状。 | |
心病中心悸为主症者,可合并诊断心动悸;心悸症状不突出时,一般可不另作心动悸的诊断 | |
。无明显心脏形质病变而以心悸为主症者,当独立诊断为心动悸。 | |
治疗方法:
|
心虚神怯证 |
证候:自觉心动悸不宁,胆怯易惊,失眠多梦,易悲欲哭,头晕,健忘,神疲乏力,舌淡红 | |
,脉弱而结代。 | |
治法:养心安神。 | |
主方:平补镇心丹,或安神定志丸 | |
用法: | |
加减:脉结代者,选加麻黄、附片、细辛、桃仁、红花等;脉促者,去肉桂,选加黄连、苦 | |
参、丹参等。 | |
心气阴两虚证 | |
证候:自觉心动悸不宁,气短,神疲乏力,眩晕,心烦,失眠多梦,汗出,胸闷或有心痛, | |
脉细无力而促或结代。 | |
治法:补益心气、滋补心阴。 | |
主方:炙甘草汤 | |
用法: | |
加减:常加朱砂、琥珀;心烦、失眠,去桂枝、白酒,加苦参、黄连;气短、神疲,加黄芪 | |
、黄精、葛根。 | |
心阳亏虚证 | |
证候:自觉心动悸不宁,眩晕,心胸憋闷,神疲气短,畏寒肢冷,面色白,或口唇紫暗,或 | |
下肢浮肿,或有心痛,舌质淡,苔白滑,脉弱而促,或结或代。 | |
治法:温补心阳。 | |
主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 |
用法: | |
加减:可选加麻黄、附片、细辛、桃仁、红花等;气短、乏力,加黄芪、人参、酸枣仁。 | |
心脉瘀阻证 | |
证候:自觉心动悸不宁,胸闷,或有心痛如刺,或舌暗或有斑点,脉弦涩中有结代。 | |
治法:化瘀宽心。 | |
主方:桃仁红花煎 | |
用法: | |
加减:脉结代者,选加麻黄、附片、细辛等;脉促者,选加黄连、苦参、琥珀等。 | |
痰热扰心证 | |
证候:自觉心动悸,烦躁不宁,失眠,发热,口渴不欲饮,咳吐黄痰,舌红,苔黄腻,脉滑 | |
而促或结代。 | |
治法:清心豁痰。 | |
主方:黄连温胆汤 | |
用法: | |
加减:可选加朱砂、琥珀、苦参、丹参等。 | |
心脾两虚证 | |
证候:自觉心动悸不宁,神疲乏力,头晕健忘,食少便溏,面色淡白或萎黄,舌淡嫩,脉弱 | |
而结代。 | |
治法:补益心脾(气血)。 | |
主方:归脾汤 | |
用法: | |
加减:心热阴虚证 | |
证候:自觉心动悸不宁,心烦不寐,头晕,口苦咽干,尿黄便结,舌尖红,少苔,脉细而促 | |
或结代。 | |
治法:清心养阴。 | |
主方:黄连阿胶汤 | |
用法: | |
加减:可加酸枣仁、生地、麦冬;发热、脉促,加栀子、丹皮、葛根。 | |
其他疗法:
|
偶发心动悸,又无其他特殊不适者,应注意避免疲劳、情绪激动等诱因,消除紧张,无需特 |
殊治疗。 | |
对于心痹、胸痹(心痛)、厥[真]心痛等病患者,出现心动悸时,应积极救治原发病,治 | |
疗心动悸只作为综合措施之一。 | |
针炙疗法: | |
★ 体针疗法:取内关、神门、心俞等穴,用平补平泻法。 | |
★ 耳针疗法:选心、皮质下、神门,中等刺激或留针。 | |
单方验方: | |
★ 朱砂1g,琥珀3g,分两次服,勿煎煮。 | |
★ 生酸枣仁10g,熟酸枣仁10g,水煎服,每日1剂。 | |
西医西药:一般认为,早搏超过每分钟5次者应给予心律失常治疗,可酌情选用心律平、慢 | |
心律、利多卡因、胺碘酮、乙吗噻嗪等。 | |
稳心颗粒剂一袋,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 | |
评 介:
|
治愈:心脉搏动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心电图等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 |
好转:心脉搏动好转,症状基本消失,心电图等实验室检查改善。 | |
未愈:心脉搏动、症状、心电图无改善。 |
经论书籍: | 《经络全书》 | 《四圣心源》 | 《内经评文》 | 《灵枢悬解》 | 《素问悬解》 | 更多>> |
伤寒金匮: | 《伤寒说意》 | 《伤寒心法要诀》 | 《伤寒悬解》 | 《伤寒寻源》 | 《伤寒医诀串解》 | 更多>> |
诊治书籍: | 《脉诀刊误》 | 《脉诀乳海》 | 《脉理求真》 | 《脉确》 | 《脉象统类》 | 更多>> |
本草书籍: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纲目》 | 更多>> |
方言书籍: | 《洪氏集验方》 | 《华佗神方》 | 《回生集》 | 《本草分经》 | 《急救便方》 | 更多>> |
内科书籍: | 《中国医籍考》 | 《中风论》 | 《重订灵兰要览》 | 《重订广温热论》 | 《止园医话》 | 更多>> |
妇科书籍: | 《产宝》 | 《产鉴》 | 《妇科秘方》 | 《妇科秘书》 | 《妇科问答》 | 更多>> |
儿科书籍: | 《保婴撮要》 | 《保幼新编》 | 《慈幼便览》 | 《慈幼新书》 | 《达生编》 | 更多>> |
外科书籍: | 《金疮秘传禁方》 | 《救伤秘旨》 | 《立斋外科发挥》 | 《伤科补要》 | 《伤科大成》 | 更多>> |
五官书籍: | 《白喉全生集》 | 《白喉条辨》 | 《包氏喉证家宝》 | 《喉科秘诀》 | 《喉科指掌》 | 更多>> |
针灸书籍: | 《针经指南》 | 《针灸大全》 | 《针灸甲乙经》 | 《针灸聚英》 | 《针灸神书》 | 更多>> |
医论书籍: | 《思考中医》 | 《四圣悬枢》 | 《塘医话》 | 《推求师意》 | 《外经微言》 | 更多>> |
医案书籍: | 《马培之医案》 | 《奇症汇》 | 《三家医案合刻》 | 《邵兰荪医案》 | 《孙文垣医案》 | 更多>> |
综合书籍: | 《急救广生集》 | 《景岳全书》 | 《明医杂着》 | 《明医指掌》 | 《儒门事亲》 | 更多>> |
养生书籍: | 《食疗方》 | 《寿世传真》 | 《寿世青编》 | 《心医集》 | 《服食导饵》 | 更多>> |
其它书籍: | 《本草问答》 | 《疯门全书》 | 《厘正按摩要术》 | 《医暇卮言》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