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描述:
|
食管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本病发病年龄多在30岁以上。中医认为食管癌多因过 |
食粗糙、刺激、质硬、霉变等食物,或食管慢性病变等,食管长期受到刺激,邪毒郁热内蕴 | |
,气血瘀滞,日久而成。以进行性饮食梗塞,咽下疼痛为主要表现,发生于食管的癌病类疾 | |
病。 | |
症状描述:
|
早期症状:★ 吞咽食物梗噎感。★ 胸骨后疼痛或闷胀不适。★ 食管内异物感。★ 干 |
燥与嗓缩感。★ 食物通过缓慢感及滞留感。 | |
中、晚期症状:★ 吞咽困难:食物不能顺利咽下,继之半流质饮食也同样受阻。★ 疼痛 | |
。★ 吐粘液。★ 颈部、锁骨上肿块:肿块为无痛性。★ 声音嘶哑。★ 癌组织喜坏死 | |
、溃破或侵及大血管引起呕血或黑便。 | |
终末期症状:★ 全身广泛转移出现相应症状及体征,出现黄疸、腹水、肝功能异常、呼吸 | |
困难、咳嗽、头痛、昏迷等。★ 食管穿孔、出现纵隔炎、肺炎、肺脓肿等,侵及心包引起 | |
心包炎。★ 肿瘤阻塞食管引起完全梗阻、脱水、电解质紊乱、恶病质、全身衰竭。 | |
发病原因:
|
亚硝胺能特异地引起动物食管癌。 |
霉菌:霉菌与亚硝胺有协同致癌作用。 | |
营养、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某些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缺乏。癌症病人血中维生素A、E、B | |
a、叶酸含量明显低于低发区的人群。 | |
遗传因素。 | |
吸烟饮酒。 | |
热饮热食。 | |
其他:进食粗糙食物引起食管粘膜损伤,造成粘膜增生、导致癌变。中医认为本病因饮食不 | |
慎,食物粗糙、过硬、过热;嗜癖烟、酒、浓茶;多食辛辣、霉变等食品;口腔不洁,邪毒 | |
侵袭等因素,食管长期受其刺激而损害。此外,家族遗传,居地水土贫瘠,慢性食管病变, | |
忧思恼怒不节等,使气机郁滞,血行瘀阻,肝气犯胃,胃气上逆刺激食管,痰、气、瘀、毒 | |
互结,日积月久恶变而成。初起以实证为主,久则化生燥热,耗伤阴血,津枯血燥,病性虚 | |
实夹杂,晚期阴损及阳,阳气亏虚,以虚损羸弱为主。 | |
本病预后一般较差,亦有改善症状,延缓病情恶化者。 | |
诊断要点:
|
临床诊断依据:★ 症状:早期可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吞咽时有异物感;或有食物下行缓 |
慢与潴留感;咽喉部干燥与紧缩感也较多见。进展期见进行性咽下困难,初期进干食困难, | |
继之进半流质营实和流质饮食也困难,并有食物返流,呕吐。当癌肿侵犯喉返神经,则声音 | |
嘶哑。★ 体检:早期缺乏阳性体征,进展期出现消瘦、贫血、失水、营养不良、恶病质、 | |
锁骨上窝出现淋巴结转移等。 | |
实验室检查诊断依据:★ X线检查:早期吞钡检查可见粘膜粗乱,蠕动减弱及管壁僵硬, | |
继之有管腔狭窄,不规则充盈缺损,钡剂通过受阻,及狭窄上方的食管扩张。气钡双重造影 | |
可提高诊断率。★ 内镜检查:早癌的形态有隆起型、平坦型与凹陷型。以局限性糜烂、发 | |
红为多见。进展癌的形态有肿块型、溃疡型、肿块浸润型、溃疡浸润型和四周狭窄型。内镜 | |
窥视与活检结合可以确诊。★ 食管拉网细胞学检查有助诊断。中医诊断:多发生于40岁 | |
以上男性,50-69岁最多见。有一定的高发地区。男性略多于女性。 | |
以进行性噎膈为最典型症状。早期可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吞咽时有异物感;可有食物下行缓 | |
慢与潴留感;或有咽喉部干燥与紧束感。进展期可有进行性咽下困难,初期进干食困难,继 | |
之进半流质饮食或流质饮食亦有梗噎感,并有反胃,吐物中常夹有血性粘液,或有声嘶等症 | |
。 | |
可见面色萎黄无花,形体消瘦,甚至呈恶病质。腋下、锁骨上、颈部脊核肿大。 | |
实验室检查:
|
X线钡餐检查:可见粘膜粗乱,蠕动减弱及管壁僵硬,继之有管腔狭窄,不规则充盈缺损, |
钡剂通过受阻,狭窄上方的食管扩张。 | |
食管镜检查:早期癌的形态有隆起型、平坦型及凹陷型,以局限性糜烂、发红为多见。进展 | |
癌的形态有肿块型、溃疡型、肿块浸润型、溃疡浸润型及四周狭窄型。内窥镜与活检结合可 | |
以确诊。 | |
食管拉网细胞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 |
食管癌CT检查:可以清晰显示食管与邻近的器官关系。 | |
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为大规模普查的重要方法之一。 | |
疾病辨析:
|
功能性吞咽困难。 |
食管外压性吞咽困难。 | |
食管炎。 | |
食管良性狭窄和食管憩室。 | |
食管结核。 | |
食管良性肿瘤如平滑肌瘤、食管息肉等。中医鉴别:食管痹(贲门失迟缓症、食管憩室、食 | |
管神经症):吞咽困难多呈间歇性发作,病程较长,无进行性发展,吐物不含血性粘液,无 | |
进行性消瘦,X线钡餐检查及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后可使钡剂顺利通过等试验可以确诊。 | |
食管瘅(反流性食管炎):以胸骨后疼痛,有烧灼感、嘈杂等为主症,一般多无吞咽梗塞或 | |
仅有轻微咽下困难。食管镜检见粘膜炎症充血水肿、糜烂或溃疡,无癌瘤证据。 | |
梅核气:自觉咽中似有阻塞,吞之不下,吐之不出,无吞咽梗塞感,情志不遂时症状加重, | |
食管检查无形质异常发现。 | |
治疗方法:
|
痰气阻膈证 |
证候:吞咽时梗噎不顺,胸膈痞闷,情志舒畅时症可减轻,呕吐痰涎或轻或重,口干咽燥, | |
舌偏红,苔薄白,脉弦滑。 | |
治法:祛痰理气宽膈。 | |
主方:启膈散 | |
用法: | |
加减:一般可加栝楼、陈皮、法夏、枳壳等;刺痛有瘀者,加三七、桃仁、红花;咽干,口 | |
燥,加麦冬、石斛、玄参。 | |
肝郁气滞 | |
证候:多为早期食管癌,胸胁胀痛引及背肋,头晕目眩,泛吐清涎,梗阻一般不严重,或与 | |
情绪有关,食欲不振,咽部不适。舌质暗红,舌苔薄黄,脉弦细。 | |
瘀血阻膈证 | |
证候:胸膈疼痛,食不得入而复吐出,甚则水饮难下,或吐出物如赤豆汁,形体消瘦,肌肤 | |
枯燥,面色晦滞,大便坚如羊屎,舌红少津,或带青紫,脉细涩。 | |
治法:活血化瘀为主。 | |
主方:通幽汤 | |
用法: | |
加减:常加三七、丹参、蜣螂虫、枳壳、瓜蒌;胸闷、痰多,加法夏、陈皮、全瓜蒌、苏梗 | |
、旋覆花、郁金;口干、舌红,加黄连、麦冬。 | |
津亏热结 | |
证候:吞咽梗塞而痛,固体食物难入,汤水尚可下,形体逐渐消瘦,口干咽燥,大便干结, | |
五心烦热。舌质红干或有裂纹,脉弦细数。 | |
阴虚瘀热证 | |
证候:吞咽梗塞而痛,固体食物难入,汤水可下,形体消瘦,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大便秘 | |
结,舌红而干,或有裂纹,脉弦细数。 | |
治法:滋阴化瘀、清热生津。 | |
主方:五汁安中饮 | |
用法: | |
加减:一般可加沙参、麦冬、石斛、丹参、三七;胸胁胀痛,加郁金、苏梗、玫瑰花;兼痰 | |
热,加浙贝母、全瓜蒌、竹沥。 | |
热毒伤阴 | |
证候:吞咽困难,午后潮热,咽干痛,唇焦舌燥,胸背灼痛,梗阻较重,烦躁盗汗,大便干 | |
涩,溺短赤。苔黄燥,舌质红少津、脉数。 | |
气血双亏 | |
证候:饮食不下,胸膈噎塞,病日长久,面色苍白或萎黄,梗阻多严重,甚则滴水难进,或 | |
形寒气短,或胸背疼痛,或声音嘶哑,形体枯瘦,语气低微,自汗不止泛吐清涎。舌苔薄白 | |
,舌质淡白,脉细无力。 | |
阳气亏虚证 | |
证候:吞咽梗噎,饮食不下,泛吐清涎,面色淡白,神疲气短,面浮足肿,畏冷肢凉,形体 | |
消瘦,舌淡苔白,脉弱。 | |
治法:补阳益气。 | |
主方:补气运脾汤,或右归丸 | |
用法:。脾阳虚为主者用补气运脾汤;肾阳虚为主者用右归丸。 | |
加减:唇暗、舌紫,加丹参、桃仁、红花、三七;胸闷、痰多,加法夏、制南星、白芥子。 | |
其他疗法:
|
手术治疗: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 |
放射治疗:适用于上段食管癌及不能切除的中、下段食管癌。亦可用于手术前使癌瘤缩小及 | |
手术切除后。 | |
化疗:可与其他疗法同时进行。鳞状上皮细胞癌可选用争光霉素,腺癌可选用5-氟脲嘧啶 | |
。 | |
开关法:适用于进食困难者。 | |
★ 开道散(硼砂、火硝、硇砂、沉香、礞石、冰片,研为细末),含化于口中。 | |
★ 针刺天突、启膈、廉泉、中脘、足三里等穴,中等强度捻转,留针15分钟。 | |
单方验方: | |
★ 生鹅血适量,取热血乘其生气未离而饮下,有解毒散血之功。 | |
★ 石打穿,捣汁同人乳或羊乳,和匀服用。 | |
★ 八仙膏:生藕汁、生姜汁、甘蔗汁、生梨汁、生萝卜汁、白果汁、竹沥、蜂蜜等分,和 | |
匀蒸熟,随意服用。 | |
评 介:
|
治愈:症状消失,X线钡餐透视、摄片或食道镜检查恢复正常。 |
好转:症状改善,X线钡摄片或食道镜检查有好转。 | |
未愈: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或恶化。 |
经论书籍: | 《经络全书》 | 《四圣心源》 | 《内经评文》 | 《灵枢悬解》 | 《素问悬解》 | 更多>> |
伤寒金匮: | 《伤寒说意》 | 《伤寒心法要诀》 | 《伤寒悬解》 | 《伤寒寻源》 | 《伤寒医诀串解》 | 更多>> |
诊治书籍: | 《脉诀刊误》 | 《脉诀乳海》 | 《脉理求真》 | 《脉确》 | 《脉象统类》 | 更多>> |
本草书籍: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纲目》 | 更多>> |
方言书籍: | 《洪氏集验方》 | 《华佗神方》 | 《回生集》 | 《本草分经》 | 《急救便方》 | 更多>> |
内科书籍: | 《中国医籍考》 | 《中风论》 | 《重订灵兰要览》 | 《重订广温热论》 | 《止园医话》 | 更多>> |
妇科书籍: | 《产宝》 | 《产鉴》 | 《妇科秘方》 | 《妇科秘书》 | 《妇科问答》 | 更多>> |
儿科书籍: | 《保婴撮要》 | 《保幼新编》 | 《慈幼便览》 | 《慈幼新书》 | 《达生编》 | 更多>> |
外科书籍: | 《金疮秘传禁方》 | 《救伤秘旨》 | 《立斋外科发挥》 | 《伤科补要》 | 《伤科大成》 | 更多>> |
五官书籍: | 《白喉全生集》 | 《白喉条辨》 | 《包氏喉证家宝》 | 《喉科秘诀》 | 《喉科指掌》 | 更多>> |
针灸书籍: | 《针经指南》 | 《针灸大全》 | 《针灸甲乙经》 | 《针灸聚英》 | 《针灸神书》 | 更多>> |
医论书籍: | 《思考中医》 | 《四圣悬枢》 | 《塘医话》 | 《推求师意》 | 《外经微言》 | 更多>> |
医案书籍: | 《马培之医案》 | 《奇症汇》 | 《三家医案合刻》 | 《邵兰荪医案》 | 《孙文垣医案》 | 更多>> |
综合书籍: | 《急救广生集》 | 《景岳全书》 | 《明医杂着》 | 《明医指掌》 | 《儒门事亲》 | 更多>> |
养生书籍: | 《食疗方》 | 《寿世传真》 | 《寿世青编》 | 《心医集》 | 《服食导饵》 | 更多>> |
其它书籍: | 《本草问答》 | 《疯门全书》 | 《厘正按摩要术》 | 《医暇卮言》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