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描述:
|
狐疝是因肝气失于疏泄,或小儿、老年气弱,或腹内压力增加时,使肠管等腹内器官滑入阴 |
囊而成。以腹股沟处有肿物突起,时大时小,胀痛俱作,如狐之出入无常为主要表现的疝病 | |
类疾病。 | |
发病原因:
|
多因郁怒伤肝,肝气失于疏泄,或寒湿凝滞肝脉,筋脉不利,或注儿形体未充、妇女产育劳 |
损、老年体虚气弱、过度劳累耗气,以致气虚肌弱,筋脉弛缓,失于摄纳,当腹内压力增加 | |
时,使肠管等腹内器官滑入阴囊而成。 | |
部分婴幼儿可随生长发育而自愈,蓁一般难以自愈。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嵌顿或绞窄而危及生 | |
命。 | |
诊断要点:
|
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婴儿和中年、老年男子较多。 |
早期除腹股沟部或阴囊不发现有可复性肿块外,并无明显病象,若肿块较大,局部有沉重下 | |
坠感和腹部不适。常因久立、劳累、哭号、咳嗽、忿怒等而加重或引发肿物下坠。 | |
当站立咳嗽时,肿块处可触及膨胀性冲击感,令患者平卧,用手抚推,肿块即消失。 | |
肿物下坠阴囊而不能回纳,并有腹痛、便秘等症者,为疝块有嵌顿之征。 | |
疾病辨析:
|
水疝:阴囊一侧或双侧肿大如囊,睾丸不可触及,不红不痛为主要表现,肿块上端不进入腹 |
股沟管,透光试验阳性。 | |
血疝:有外伤史,阴囊肿大,皮色紫暗。 | |
治疗方法:
|
寒凝气滞证 |
证候:腹股沟处肿物突起,时大时小,冷胀作痛,痛牵少腹,得湿痛缓,舌淡,苔白,脉没 | |
紧或弦。 | |
治法:温里散寒、行气止痛。 | |
主方:暖肝煎,或十补丸 | |
用法: | |
加减:气虚寒凝证 | |
证候:睾丸冷痛牵引少腹,其痛绵绵,得温则缓,按之痛减,面色淡白,畏寒肢冷,舌淡边 | |
有齿痕,苔薄白或白滑,脉沉迟无力。 | |
治法:温阳益气、散寒止痛。 | |
主方:暖肝煎 | |
用法: | |
加减:可加黄芪、川楝子、橘核等。 | |
脾气下陷证 | |
证候:阴囊肿物易下难上,气下坠感,气短神疲,食少腹胀,面白,舌淡,脉弱。 | |
治法:补气升提。 | |
主方:补中益气汤 | |
用法: | |
加减:常加荔核、川楝子、香附等。 | |
肝郁气滞证 | |
证候:阴囊肿物时大时小,胁肋作胀,少腹急结不舒、作痛,怒则肿物明显,舌苔薄白,脉 | |
沉弦。 | |
治法:疏肝理气。 | |
主方:天台乌药散 | |
用法: | |
加减:可加荔核、橘核等。 | |
其他疗法:
|
加强腹肌锻炼。及时治疗咳嗽、便秘等病症。防止用力过大、腹压过度。 |
棉线束带压迫法:用于年龄不足1岁的婴儿,防止疝块突出。将棉线束带折成双层,折端紧 | |
压疝的内环,另一端环绕腹部再套入折端,然后绕过会阴部,结扎于腰的背面。老年患者亦 | |
可用疝带固定于肿物脱出处,以阻止疝块脱出。 | |
手法复位:肿物滑入疝囊时应注意抚推送还,以免发生嵌顿、绞窄。肿物脱出一般可用手按 | |
压肿物,顺其滑出方向,缓缓向少腹内推移,使之回复。若已发生嵌顿,但估计未发生肠坏 | |
死者(婴幼儿嵌顿在6小时以内,成人在4小时以内),亦可试行手法复位。患者取臀高头 | |
低位,肌内注射适量镇静药,松弛疝环,然后用手轻柔将疝块推还腹腔。复位后严密观察腹 | |
部情况。 | |
手术治疗:经手法复位无效,为防止疝囊继续增大和绞窄,应采取手术治疗。手术的方式很 | |
多,常用的有单纯高位结扎术和疝修补术。 | |
评 介:
|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咳嗽、用力等时,腹股沟处亦无肿物突起。 |
好转:症状、体征减轻。 | |
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
经论书籍: | 《经络全书》 | 《四圣心源》 | 《内经评文》 | 《灵枢悬解》 | 《素问悬解》 | 更多>> |
伤寒金匮: | 《伤寒说意》 | 《伤寒心法要诀》 | 《伤寒悬解》 | 《伤寒寻源》 | 《伤寒医诀串解》 | 更多>> |
诊治书籍: | 《脉诀刊误》 | 《脉诀乳海》 | 《脉理求真》 | 《脉确》 | 《脉象统类》 | 更多>> |
本草书籍: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纲目》 | 更多>> |
方言书籍: | 《洪氏集验方》 | 《华佗神方》 | 《回生集》 | 《本草分经》 | 《急救便方》 | 更多>> |
内科书籍: | 《中国医籍考》 | 《中风论》 | 《重订灵兰要览》 | 《重订广温热论》 | 《止园医话》 | 更多>> |
妇科书籍: | 《产宝》 | 《产鉴》 | 《妇科秘方》 | 《妇科秘书》 | 《妇科问答》 | 更多>> |
儿科书籍: | 《保婴撮要》 | 《保幼新编》 | 《慈幼便览》 | 《慈幼新书》 | 《达生编》 | 更多>> |
外科书籍: | 《金疮秘传禁方》 | 《救伤秘旨》 | 《立斋外科发挥》 | 《伤科补要》 | 《伤科大成》 | 更多>> |
五官书籍: | 《白喉全生集》 | 《白喉条辨》 | 《包氏喉证家宝》 | 《喉科秘诀》 | 《喉科指掌》 | 更多>> |
针灸书籍: | 《针经指南》 | 《针灸大全》 | 《针灸甲乙经》 | 《针灸聚英》 | 《针灸神书》 | 更多>> |
医论书籍: | 《思考中医》 | 《四圣悬枢》 | 《塘医话》 | 《推求师意》 | 《外经微言》 | 更多>> |
医案书籍: | 《马培之医案》 | 《奇症汇》 | 《三家医案合刻》 | 《邵兰荪医案》 | 《孙文垣医案》 | 更多>> |
综合书籍: | 《急救广生集》 | 《景岳全书》 | 《明医杂着》 | 《明医指掌》 | 《儒门事亲》 | 更多>> |
养生书籍: | 《食疗方》 | 《寿世传真》 | 《寿世青编》 | 《心医集》 | 《服食导饵》 | 更多>> |
其它书籍: | 《本草问答》 | 《疯门全书》 | 《厘正按摩要术》 | 《医暇卮言》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