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描述:
|
子宫内膜炎是指由于致病菌的感染而造成的子宫内膜炎症病变。分急性子宫内膜炎和慢性子 |
宫内膜炎两种。急性子宫内膜炎以发热、寒战、下腹痛、带下增多、混浊有臭味为其特征, | |
慢性子宫内膜炎,多见有下腹坠 胀而痛,腰骶酸痛,带下增多等征,且常表现为不规则子 | |
宫出血,月经紊乱有痛经。 | |
症状描述:
|
多发于流产或产后、经期或经后,或手术后。急性子宫内膜炎起病急骤,主要临床表现为发 |
热,严重时可高热,寒战,下腹部疼痛,下坠及腰部疼痛,白带增多,色黄或脓性、血性、 | |
有异味;慢性子宫内膜炎发病较缓,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腹部坠胀而痛、连扩腰骶,月经量多 | |
,经期延长或伴有痛经、或出现闭经,白带增多,呈稀水样,淡黄色、偶为血性或脓性,子 | |
宫积液时,可排出恶臭分泌物。分泌物涂片中可发现致病菌。如涂片阴性可做分泌物的细菌 | |
培养,涂片和培养可以相辅而行。 | |
体症描述:
|
急性子宫内膜炎发病时多体温升高,脉捕加快,下腹正中压痛。子宫颈口有大量脓性分泌物 |
外溢,有臭味,子宫颈举痛,体略大而软,有压痛。 | |
诊断要点:
|
急性子宫内膜炎。★ 临床表现:突然下腹部疼痛,白带增多,伴发热,脉搏增快。妇科检 |
查:子宫颈口有大量脓、血性分泌物外溢,子宫颈举痛,子宫体稍大。★ 实验室检查:周 | |
围备血白细胞升高,宫颈分泌物培养有致病菌生长。★ 病理学检查:镜检符合急性子宫内 | |
膜炎改变。 | |
慢性子宫内膜炎。★ 临床表现:经常性下腹隐痛或坠胀感,腰骶部疼痛,白带增多,稀水 | |
样、淡黄色或脓性、血性。伴有不规则阴道出血或经期延长,痛经,闭经。子宫呈球形增大 | |
,软有压痛,可有血性、脓性分泌物排出。★ 病理学检查:镜检符合慢性子宫内膜炎改变 | |
。 | |
实验室检查:
|
实验室检查:急性子宫内膜炎时,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均增多。 |
诊断性刮宫。 | |
病理检查:急性子宫内膜炎时,子宫内膜以水肿,充血及渗出改变为主。慢性子宫内膜炎时 | |
,可见子宫内膜肿胀,苍白。 | |
疾病辨析:
|
子宫体炎。 |
子宫颈炎。 | |
子宫内膜结核。 | |
子宫内膜息肉。 | |
子宫内膜癌。 | |
治疗方法:
|
热毒壅盛 |
证候:于经期或产后,突然小腹剧烈疼痛,拒按,腰骶胀痛,带下量多,色黄如脓或夹杂血 | |
丝,质粘稠有臭味,伴高热,寒战,食欲不振,小便短赤,大便必结,舌红、苔黄而燥,脉 | |
九或弦数。 | |
治法:清热解毒,化瘀止痛。 | |
主方:五味消毒饮加味。 | |
用法: | |
加减:腹胀较盛者,加木香10g,枳壳10g;带下混浊臭秽者,加鱼腥草30g,黄柏 | |
10g;痛甚者,加乳香15g,没药15g。 | |
少阳邪热 | |
证候:恶寒发热,寒热往来如疟,胸胁小腹满痛,口苦心烦,口渴欲饮,脘痞泛恶,经水或 | |
恶露时断时来,量多或淋漓不净,色红夹小血块,或带下色黄绿,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 |
。 | |
治法:清解少阳邪热。 | |
主方:蒿芩清但汤加减。 | |
用法: | |
加减:经血或恶露量多加丹皮10g,生地20g。 | |
湿热壅阻 | |
证候:下腹疼痛、拒按,腰骶胀痛,带下黄稠、量多有异味,发热,食欲不振,小便短赤, | |
大便必结。舌工,苔黄腻,脉 弦数或濡数。 | |
治法:清热利显,化瘀止带。 | |
主方:清调血汤加减。 | |
用法: | |
加减:带下色黄有秽味者,加败酱草20g,红藤30g;尿频尿痛者,加甘梢10g,滑 | |
石15g;胳胀者加木香10g,枳壳10g。 | |
寒湿凝滞 | |
证候:经常小腹冷痛,按之加重,遇冷痛甚,得热则舒,腰骶疼痛下坠,带下量多,色白质 | |
稀,经期痛加重,经量少、色紫暗,畏冷形寒。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弦或沉紧。 | |
治法:温经散寒,仳瘀止痛。 | |
主方:少腹逐瘀汤加味。 | |
用法: | |
加减:两侧少腹痛者,加荔枝核15g,川楝10g,乌药15g;腰酸下坠者,加寄生1 | |
5g,川断15g,狗脊15g;带下量多者加白术15g,山药15g;腹胀者加香附1 | |
5g,枳壳10g。 | |
毒热里结 | |
证候:高热烦躁,口渴头晕,小便黄少,大便干结或臭秽,经水恶露量多,色深红或紫,质 | |
稠粘,或带下量多,赤白相兼或如脓样,有臭气或腐臭难闻,下腹疼痛拘按,舌质红,苔黄 | |
腻、脉沉而数。 | |
治法: | |
主方:五味消毒饮加味。 | |
用法: | |
加减:有恶露或经血量多加贯众15g,苎麻根30g(凉血解毒)。 | |
肾阳不足 | |
证候:平素小腹绵绵而痛,喜按,得热则舒,带下量多,清冷,质稀薄,腰疼痛如折,小便 | |
频数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 | |
治法:温肾助阳,化瘀止痛。 | |
主方:金匮肾气丸加减。 | |
用法: | |
加减:小腹凉甚者,加小茴10g,川椒5g | |
胡15g;腰膝酸软者,加巴戟天15g,杜仲15g。 | |
气虚型 | |
证候:产后恶露或经血持续量多不止,色淡红,或带下色白或淡黄,质粘稠,无臭气,小腹 | |
坠胀,精神疲倦,纳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缓弱。 | |
治法:健脾益气。 | |
主方:补中益气汤加味。 | |
用法: | |
加减:有子宫出血者加艾叶3g,补骨脂10g。 |
经论书籍: | 《经络全书》 | 《四圣心源》 | 《内经评文》 | 《灵枢悬解》 | 《素问悬解》 | 更多>> |
伤寒金匮: | 《伤寒说意》 | 《伤寒心法要诀》 | 《伤寒悬解》 | 《伤寒寻源》 | 《伤寒医诀串解》 | 更多>> |
诊治书籍: | 《脉诀刊误》 | 《脉诀乳海》 | 《脉理求真》 | 《脉确》 | 《脉象统类》 | 更多>> |
本草书籍: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纲目》 | 更多>> |
方言书籍: | 《洪氏集验方》 | 《华佗神方》 | 《回生集》 | 《本草分经》 | 《急救便方》 | 更多>> |
内科书籍: | 《中国医籍考》 | 《中风论》 | 《重订灵兰要览》 | 《重订广温热论》 | 《止园医话》 | 更多>> |
妇科书籍: | 《产宝》 | 《产鉴》 | 《妇科秘方》 | 《妇科秘书》 | 《妇科问答》 | 更多>> |
儿科书籍: | 《保婴撮要》 | 《保幼新编》 | 《慈幼便览》 | 《慈幼新书》 | 《达生编》 | 更多>> |
外科书籍: | 《金疮秘传禁方》 | 《救伤秘旨》 | 《立斋外科发挥》 | 《伤科补要》 | 《伤科大成》 | 更多>> |
五官书籍: | 《白喉全生集》 | 《白喉条辨》 | 《包氏喉证家宝》 | 《喉科秘诀》 | 《喉科指掌》 | 更多>> |
针灸书籍: | 《针经指南》 | 《针灸大全》 | 《针灸甲乙经》 | 《针灸聚英》 | 《针灸神书》 | 更多>> |
医论书籍: | 《思考中医》 | 《四圣悬枢》 | 《塘医话》 | 《推求师意》 | 《外经微言》 | 更多>> |
医案书籍: | 《马培之医案》 | 《奇症汇》 | 《三家医案合刻》 | 《邵兰荪医案》 | 《孙文垣医案》 | 更多>> |
综合书籍: | 《急救广生集》 | 《景岳全书》 | 《明医杂着》 | 《明医指掌》 | 《儒门事亲》 | 更多>> |
养生书籍: | 《食疗方》 | 《寿世传真》 | 《寿世青编》 | 《心医集》 | 《服食导饵》 | 更多>> |
其它书籍: | 《本草问答》 | 《疯门全书》 | 《厘正按摩要术》 | 《医暇卮言》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