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描述:
|
本病又称为多形渗出性红斑,是一组累及皮肤和粘膜,表现为红斑、丘疹和水疱等的急性、 |
自限性,且常复发的炎症性皮肤病。可能是皮肤的小血管对某些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 | |
、原虫等或某些物质如腐败食品,鱼虾等变应原或毒性物质所引起的一种过敏反应。 | |
体症描述:
|
皮损呈多形性,开始多为红斑,以后可出现风疹块、丘疹、结节、水疱、紫癜等。有些红斑 |
中心可消退形成环状,或出现重叠水疱行如虹膜,称虹膜彩状红斑,为本症特征性损害。严 | |
重者可产生大疱或血疱。粘膜损害多为灰白色斑或红斑,而后形成水疱、终至糜烂、出血、 | |
溃疡和结痂。常对称分布于手背、足背、前臂及小腿伸面、面及颈两侧。亦可发生于外生殖 | |
器,口唇、口腔、眼等处。自觉痒痛。 | |
实验室检查:
|
组织病理示表皮细胞水肿,渗出明显者可见表皮水疱形成。 |
疾病辨析:
|
疱疹样皮炎,类天疱疮。 |
治疗方法:
|
风寒型 |
证候:常在气候寒冷时发作或加重,在天气转暖时症状减轻或消失。红斑呈暗色,或呈虹膜 | |
状,常伴发紫癜或水疱,疱成浅糜烂面,兼见恶寒喜热、手足厥冷,脘腹虚痛,口淡不渴、 | |
溲清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紧。 | |
治法:和营散寒,活血祛风。 | |
主方:桂枝汤加减。 | |
用法: | |
加减: | |
风湿热型 | |
证候:季节因素不明显,皮肤损害为红斑,色鲜艳,可有较多水疱或大疱,甚或浸淫成片, | |
口糜,二阴湿烂。兼见发热、咽痛、口干而喜冷饮,关节酸楚、溲赤便结。舌红、苔薄黄或 | |
黄腻,脉数或滑数。 | |
治法:疏风、清热、利湿。 | |
主方:导赤散合清肌渗湿汤加减。 | |
用法: | |
加减: | |
热毒炽热型 | |
证候:相当于重症多形红斑。起病突然,皮肤损害为红斑、大疱、糜烂、血疱、风团等。阴 | |
部、口腔、眼部粘膜累及广泛,兼见高热、畏寒、头痛、咽喉干痛、溲短赤、便干结、舌红 | |
或糜烂,苔黄或燥、脉数。 | |
治法:凉血、清热、解毒。 | |
主方:犀角地黄汤。 | |
用法: | |
加减: |
经论书籍: | 《经络全书》 | 《四圣心源》 | 《内经评文》 | 《灵枢悬解》 | 《素问悬解》 | 更多>> |
伤寒金匮: | 《伤寒说意》 | 《伤寒心法要诀》 | 《伤寒悬解》 | 《伤寒寻源》 | 《伤寒医诀串解》 | 更多>> |
诊治书籍: | 《脉诀刊误》 | 《脉诀乳海》 | 《脉理求真》 | 《脉确》 | 《脉象统类》 | 更多>> |
本草书籍: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纲目》 | 更多>> |
方言书籍: | 《洪氏集验方》 | 《华佗神方》 | 《回生集》 | 《本草分经》 | 《急救便方》 | 更多>> |
内科书籍: | 《中国医籍考》 | 《中风论》 | 《重订灵兰要览》 | 《重订广温热论》 | 《止园医话》 | 更多>> |
妇科书籍: | 《产宝》 | 《产鉴》 | 《妇科秘方》 | 《妇科秘书》 | 《妇科问答》 | 更多>> |
儿科书籍: | 《保婴撮要》 | 《保幼新编》 | 《慈幼便览》 | 《慈幼新书》 | 《达生编》 | 更多>> |
外科书籍: | 《金疮秘传禁方》 | 《救伤秘旨》 | 《立斋外科发挥》 | 《伤科补要》 | 《伤科大成》 | 更多>> |
五官书籍: | 《白喉全生集》 | 《白喉条辨》 | 《包氏喉证家宝》 | 《喉科秘诀》 | 《喉科指掌》 | 更多>> |
针灸书籍: | 《针经指南》 | 《针灸大全》 | 《针灸甲乙经》 | 《针灸聚英》 | 《针灸神书》 | 更多>> |
医论书籍: | 《思考中医》 | 《四圣悬枢》 | 《塘医话》 | 《推求师意》 | 《外经微言》 | 更多>> |
医案书籍: | 《马培之医案》 | 《奇症汇》 | 《三家医案合刻》 | 《邵兰荪医案》 | 《孙文垣医案》 | 更多>> |
综合书籍: | 《急救广生集》 | 《景岳全书》 | 《明医杂着》 | 《明医指掌》 | 《儒门事亲》 | 更多>> |
养生书籍: | 《食疗方》 | 《寿世传真》 | 《寿世青编》 | 《心医集》 | 《服食导饵》 | 更多>> |
其它书籍: | 《本草问答》 | 《疯门全书》 | 《厘正按摩要术》 | 《医暇卮言》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