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千金》卷二十二。
|
药物组成 | |
加减 | |
功效 | |
主治 | 疔肿,痛疽。
|
制备方法 | 上药各为末,合和。先取新枸杞根(合皮切)6升,水1斗半,煎取5升,去滓;纳狗屎2升,搅令调,澄取清,和前药熟捣,捻作饼子,阴干。
|
用法用量 | 病者以2刃针,当头直刺疮,痛彻拔出针,刮取药末塞疮孔中,拔针出即纳药,勿令歇气,并遍封疮,头上即胀起,针桃根出,重者半日以上即出;或已消烂,桃根不出亦自愈,勿忧之。其病在内者,外当有肿相应,并皆恶寒发热;疑有疮者,以水半盏,刮取药,如梧桐子大5枚,和服之,日夜3度服,即自消也。若须根出,服药经1日,以鸡羽剔吐,即随吐根出,若不出根,亦自消烂。在外者亦日夜3次敷药,根出后常敷勿住,即生肉易愈。若犯诸忌而发动者,取枸杞根(合皮骨切)3升,以水5升,煎取2升,去滓,研药末1钱匕,和枸杞汁1盏服之,1日2-3服,并单饮枸杞汁2盏弥佳。又以枸杞汁搅白狗屎,取汁服之更良。合讫即用,不必待干。所言白狗屎,是狗食骨,其屎色如石灰,直言狗白屎也。如预造,取5月5日、7月7日、9月9日、腊月腊日造者尤良。或有人忽患喉中痛,乍寒乍热者,即是其病,当急以此药疗之。无故而痛,恶寒发热者,亦是此病,但依前服之立愈。
|
用药禁忌 | |
临床应用 | |
药理作用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
经论书籍: | 《经络全书》 | 《四圣心源》 | 《内经评文》 | 《灵枢悬解》 | 《素问悬解》 | 更多>> |
伤寒金匮: | 《伤寒说意》 | 《伤寒心法要诀》 | 《伤寒悬解》 | 《伤寒寻源》 | 《伤寒医诀串解》 | 更多>> |
诊治书籍: | 《脉诀刊误》 | 《脉诀乳海》 | 《脉理求真》 | 《脉确》 | 《脉象统类》 | 更多>> |
本草书籍: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纲目》 | 更多>> |
方言书籍: | 《洪氏集验方》 | 《华佗神方》 | 《回生集》 | 《本草分经》 | 《急救便方》 | 更多>> |
内科书籍: | 《中国医籍考》 | 《中风论》 | 《重订灵兰要览》 | 《重订广温热论》 | 《止园医话》 | 更多>> |
妇科书籍: | 《产宝》 | 《产鉴》 | 《妇科秘方》 | 《妇科秘书》 | 《妇科问答》 | 更多>> |
儿科书籍: | 《保婴撮要》 | 《保幼新编》 | 《慈幼便览》 | 《慈幼新书》 | 《达生编》 | 更多>> |
外科书籍: | 《金疮秘传禁方》 | 《救伤秘旨》 | 《立斋外科发挥》 | 《伤科补要》 | 《伤科大成》 | 更多>> |
五官书籍: | 《白喉全生集》 | 《白喉条辨》 | 《包氏喉证家宝》 | 《喉科秘诀》 | 《喉科指掌》 | 更多>> |
针灸书籍: | 《针经指南》 | 《针灸大全》 | 《针灸甲乙经》 | 《针灸聚英》 | 《针灸神书》 | 更多>> |
医论书籍: | 《思考中医》 | 《四圣悬枢》 | 《塘医话》 | 《推求师意》 | 《外经微言》 | 更多>> |
医案书籍: | 《马培之医案》 | 《奇症汇》 | 《三家医案合刻》 | 《邵兰荪医案》 | 《孙文垣医案》 | 更多>> |
综合书籍: | 《急救广生集》 | 《景岳全书》 | 《明医杂着》 | 《明医指掌》 | 《儒门事亲》 | 更多>> |
养生书籍: | 《食疗方》 | 《寿世传真》 | 《寿世青编》 | 《心医集》 | 《服食导饵》 | 更多>> |
其它书籍: | 《本草问答》 | 《疯门全书》 | 《厘正按摩要术》 | 《医暇卮言》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