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阳旦汤
|
处方来源 | 《伤寒论》。
|
药物组成 | |
加减 | |
功效 |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实表散邪,滋阴和阳。
|
主治 |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3味,以水7升,微火煮取3升,去滓,适寒温,服1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1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者必不除。若1服汗出病愈,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3服尽。若病重者,1日1夜服,周时观之。服1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2-3剂。
|
用药禁忌 | |
临床应用 | ①伤风《全国名医验案类编·续编》:赵云龙,年52岁,业商,住南通,患伤风。下乡收帐,感受风寒,头痛有汗,谵语狂笑,大便不通,已经6日,小便自利,身热恶风,脉浮而大,宜桂枝汤。桂枝2钱,赤芍药2钱,甘草1钱,生姜2片,红枣2枚,服后笑语皆止,第2日大便自通,3日而愈。②发热《伤寒论通俗讲话》:病者某某,女,成人。近1年来,每天都出现2-3次发热、汗出。查其饮食、大小二便、睡眠皆佳。曾按阴虚治疗,服药20余剂无效。诊其脉缓软,舌淡苔白,辨为营卫不和,用桂枝汤原方服2剂即热止汗不出。③多汗症《福建中医药》(1964;5:35):治一青年渔民,某年夏天因汗后入海捕鱼,遂致自汗不止,无论冬夏昼夜常自汗出,曾用玉屏风散及龙、牡、麻黄根,桂枝汤加黄耆,均稍愈而复发。经过年余,体益疲乏,皮肤被汗浸呈灰白色,汗孔增大,肢末麻痹,头晕、口不渴,尿量减少,饮食如常,脉浮缓,重按无力。用桂枝汤原方如法服之,3日后全身温暖,四肢舒畅,汗已止。继用原方加黄耆15g,连服2剂,竟获全功。④妊娠恶阻《新中医》(1984;4:12):病者王某某,24岁。妊娠月余,呕吐频频,曾服中药10余剂乏效,继又住院3天,中西医针药并举仍呕恶冲心难忍。近几天又增腹痛,望其面色不华,语声无力,无食欲,强食之则食之即吐,小便黄,大便干,舌苔舌质无明显变化,脉弦数。诊为冲气上逆,非降逆平冲不能止呕。遂用桂枝、白芍各10g,竹茹、生姜各9g,大枣3枚,炙甘草3g。服1剂,自觉心中安定,呕吐有所减轻。连服3剂,呕吐已止,腹痛除,胎气安。作者指出,本方所治之妊娠恶阻,以既无明显寒象,又无明显热象为宜。⑤急惊《全国名医验案类编·续编》:柯某之长子,年岁半,住云南昆明市铁道分局。病冒风急惊。民国11年阴历9月初6日晨,寐醒抱出,冒风而惊,发热自汗沉迷,角弓反张,手足抽搐,目上视,纹赤而浮,唇赤舌淡白,脉来浮缓。由风寒阻塞太阳运行之机,加之小儿营卫未充,脏腑柔嫩,不耐风寒,以致猝然抽搐而成急惊,此为风中太阳肌表之症,以仲景桂枝汤主之。使太阳肌腠之风寒得微汗而解,1剂即熟寐汗出热退,次日霍然。③皮肤病《浙江中医杂志》(1965;5:30):以桂枝汤为主,治疗多形红斑、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症、冬季皮炎、冻疮、蛇皮癣等多种皮肤病之属风寒外袭,营卫不和,血脉阻滞而舌苔薄白,脉象浮缓或浮滑,以及有每逢冬季发作,春暖时症状减轻的规律者,获得满意效果。具体运用时,挟湿者,可加化湿利湿之品,如茅术、羌活、独活、防己、赤小豆、茯苓皮、薏苡仁、车前之类;营血不足者,加当归、首乌、鸡血藤、丹参之类
|
药理作用 | 桂枝汤药理作用的初步研究(《中成药研究》1983;3:25):药理实验结果证明,桂枝汤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抗炎、镇静作用。其解热实验表明,75%桂枝汤能使发热兔肛温降低0.71℃,皮温试验也可使小鼠正常皮肤温度降低8.13%,同时,实验还提示,其解热作用除因促进汗腺分泌引起外,还与桂枝汤的镇静作用及中枢性降温作用有关;镇痛实验表明,在120分钟时,37.5%、75%桂枝汤使小鼠基础痛阈分别增高64.82%和105.35%,而且37.5%桂枝汤对小鼠扭体反应抑制率为80%,75%桂枝汤的抑制率为90%;抗炎实验表明,小鼠致炎后1小时,37.5%和75%桂枝汤对肿胀抑制率分别为85.72%和84.77%;实验还表明,桂枝汤能抑制小鼠自由活动,增强巴比妥类催眠作用。
|
各家论述 | ①《注解伤寒论》:《内经》曰:“辛甘发散为阳”,桂枝汤,辛甘之剂也,所以发散风邪。风淫所胜,平以辛,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收之。是以桂枝为主,芍药、甘草为佐也;风淫于内,以甘缓之,以辛散之。是以生姜、大枣为使者也。②《医方考》:桂枝味辛甘,辛则能解肌,甘则能实表,经曰:辛甘发散为阳,故用之以治风;然恐其走泄阴气,故用芍药之酸以收之;佐以甘草、生姜、大枣,此发表而兼和里之意。③《伤寒附翼》: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用桂枝发汗,即用芍药止汗,生姜之辛,佐桂以解肌,大枣之甘,佐芍以和里。桂、芍之相须,姜、枣之相得,阴阳表里,并行而不悖,是刚柔相济以为和也。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功,用以调和气血者,即以调和表里,且以调和诸药矣。而精义尤在啜稀热粥以助药力。盖谷气内充,外邪勿复入,热粥以继药之后,则余邪勿复留,复方之妙用又如此。故用之发汗,自不至于亡阴,用之止汗,自不至于贻患。④《伤寒贯珠集》:此方用桂枝发散邪气,即以芍药摄养津气,炙甘草合桂枝之辛足以攘外,合芍药之酸足以安内,生姜、大枣、甘草相合补益营卫,亦助正气去邪气之用也。盖以其汗出而邪不出,故不用麻黄之发表,而以桂枝助阳以为表,以其表病而里无热,故不用石膏之清里,而用芍药敛阴以为里,此桂枝汤之所以异于麻黄、大青龙也。
|
备注 | 阳旦汤(《金匮》卷下)。
|
经论书籍: | 《经络全书》 | 《四圣心源》 | 《内经评文》 | 《灵枢悬解》 | 《素问悬解》 | 更多>> |
伤寒金匮: | 《伤寒说意》 | 《伤寒心法要诀》 | 《伤寒悬解》 | 《伤寒寻源》 | 《伤寒医诀串解》 | 更多>> |
诊治书籍: | 《脉诀刊误》 | 《脉诀乳海》 | 《脉理求真》 | 《脉确》 | 《脉象统类》 | 更多>> |
本草书籍: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纲目》 | 更多>> |
方言书籍: | 《洪氏集验方》 | 《华佗神方》 | 《回生集》 | 《本草分经》 | 《急救便方》 | 更多>> |
内科书籍: | 《中国医籍考》 | 《中风论》 | 《重订灵兰要览》 | 《重订广温热论》 | 《止园医话》 | 更多>> |
妇科书籍: | 《产宝》 | 《产鉴》 | 《妇科秘方》 | 《妇科秘书》 | 《妇科问答》 | 更多>> |
儿科书籍: | 《保婴撮要》 | 《保幼新编》 | 《慈幼便览》 | 《慈幼新书》 | 《达生编》 | 更多>> |
外科书籍: | 《金疮秘传禁方》 | 《救伤秘旨》 | 《立斋外科发挥》 | 《伤科补要》 | 《伤科大成》 | 更多>> |
五官书籍: | 《白喉全生集》 | 《白喉条辨》 | 《包氏喉证家宝》 | 《喉科秘诀》 | 《喉科指掌》 | 更多>> |
针灸书籍: | 《针经指南》 | 《针灸大全》 | 《针灸甲乙经》 | 《针灸聚英》 | 《针灸神书》 | 更多>> |
医论书籍: | 《思考中医》 | 《四圣悬枢》 | 《塘医话》 | 《推求师意》 | 《外经微言》 | 更多>> |
医案书籍: | 《马培之医案》 | 《奇症汇》 | 《三家医案合刻》 | 《邵兰荪医案》 | 《孙文垣医案》 | 更多>> |
综合书籍: | 《急救广生集》 | 《景岳全书》 | 《明医杂着》 | 《明医指掌》 | 《儒门事亲》 | 更多>> |
养生书籍: | 《食疗方》 | 《寿世传真》 | 《寿世青编》 | 《心医集》 | 《服食导饵》 | 更多>> |
其它书籍: | 《本草问答》 | 《疯门全书》 | 《厘正按摩要术》 | 《医暇卮言》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