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东垣试效方》卷三。
|
药物组成 | |
加减 | |
功效 | |
主治 | 脑疽,背疽,附骨疽,喉外生痈,耳疔及骨槽风等。
|
制备方法 | 上锉,如麻豆大,都作1服。
|
用法用量 | 水3盏,煎至1盏半,去滓,食后温服。
|
用药禁忌 | |
临床应用 | 1.疮疡:戊申岁,以饮酒太过,脉候沉数。9月17日至真定,脑之下、顶之上出小疮,不痛不痒,谓是白疮,漫不加省。是夜宿睡善甫家,2日后觉微痛,见国医李公明之,不之问,几三见之,终不以为言。又2日,脑项麻木,肿势外散,热毒焮发,且闻此府刘帅者,近以脑疽物故,便疑之。3日间,痛大作,夜不复得寐。22日请镇之疡医,遂处五香连翘;明日再往,又请同门一医共视之,云:此疽也;然而不可连疗。18日得脓,侯脓出用药,或砭刺,3月乃可平,4月如故。予记医经;凡疮见脓,九死一生;果如二子言,则当有束手待毙之悔矣。乃诣姨兄韩参谋彦俊家,请明之诊视。明之见疮,谈笑如平时,且谓予言:疮固恶,子当恃我,无忧恐耳。膏梁之变,不当投五香,五香己无及,且疽已8日,当先用火攻之策,然后用药。午后以大艾炷如两核许者攻之,至百壮,乃痛觉。次为处方云,是足太阳膀胱之经,其病逆,当反治。脉中得弦紧,按之洪大而数,又且有力,必当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则同,其终则异,可使破积,可使溃坚,可使气和,可使必己。必先岁气,无伐天和。以时言之,可收不可汗;经与病禁下,法当结者散之,威以软之。然寒受邪而禁咸,诸苦寒为君;为用甘寒为佐;酒热为引,用为使;以辛温和血,大辛以解结,为臣。三辛三甘益元气而和血脉,淡渗以导酒湿,扶持秋令,以益气泻火;以入本经之药和血,且为引用,既以通经,以为主用。投剂之后,疽当不痛不折,精气大旺,饮啖进,形体健。予如言服之,药后投床大鼾,日出乃寤,以手扪疮,肿减七八,予疑疮透侯,遽邀明之视之,明之惊喜曰:疮平矣。屈指记曰,不5-7日作痂子,可出门矣。 2.附骨疽:一老人年70,因寒湿地气,得附骨疽于左腿外侧少阳胆经之分,微浸足阳明经分,阔6-7寸,长一小尺,坚硬漫肿,不辨肉色皮泽,但行步作痛,以指按至骨、大痛。与此药1服即止。次日坚软肿消而愈。 |
药理作用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
经论书籍: | 《经络全书》 | 《四圣心源》 | 《内经评文》 | 《灵枢悬解》 | 《素问悬解》 | 更多>> |
伤寒金匮: | 《伤寒说意》 | 《伤寒心法要诀》 | 《伤寒悬解》 | 《伤寒寻源》 | 《伤寒医诀串解》 | 更多>> |
诊治书籍: | 《脉诀刊误》 | 《脉诀乳海》 | 《脉理求真》 | 《脉确》 | 《脉象统类》 | 更多>> |
本草书籍: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纲目》 | 更多>> |
方言书籍: | 《洪氏集验方》 | 《华佗神方》 | 《回生集》 | 《本草分经》 | 《急救便方》 | 更多>> |
内科书籍: | 《中国医籍考》 | 《中风论》 | 《重订灵兰要览》 | 《重订广温热论》 | 《止园医话》 | 更多>> |
妇科书籍: | 《产宝》 | 《产鉴》 | 《妇科秘方》 | 《妇科秘书》 | 《妇科问答》 | 更多>> |
儿科书籍: | 《保婴撮要》 | 《保幼新编》 | 《慈幼便览》 | 《慈幼新书》 | 《达生编》 | 更多>> |
外科书籍: | 《金疮秘传禁方》 | 《救伤秘旨》 | 《立斋外科发挥》 | 《伤科补要》 | 《伤科大成》 | 更多>> |
五官书籍: | 《白喉全生集》 | 《白喉条辨》 | 《包氏喉证家宝》 | 《喉科秘诀》 | 《喉科指掌》 | 更多>> |
针灸书籍: | 《针经指南》 | 《针灸大全》 | 《针灸甲乙经》 | 《针灸聚英》 | 《针灸神书》 | 更多>> |
医论书籍: | 《思考中医》 | 《四圣悬枢》 | 《塘医话》 | 《推求师意》 | 《外经微言》 | 更多>> |
医案书籍: | 《马培之医案》 | 《奇症汇》 | 《三家医案合刻》 | 《邵兰荪医案》 | 《孙文垣医案》 | 更多>> |
综合书籍: | 《急救广生集》 | 《景岳全书》 | 《明医杂着》 | 《明医指掌》 | 《儒门事亲》 | 更多>> |
养生书籍: | 《食疗方》 | 《寿世传真》 | 《寿世青编》 | 《心医集》 | 《服食导饵》 | 更多>> |
其它书籍: | 《本草问答》 | 《疯门全书》 | 《厘正按摩要术》 | 《医暇卮言》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