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外科十三方考》下编。
|
药物组成 | |
加减 | |
功效 | |
主治 | 骨折骨锉诸症。
|
制备方法 | 上各为细末。
|
用法用量 | 1-10岁每用1分至1分半;10-20岁每用2-3分;20-30岁每用4-5分;30-40岁每用5-6分;40-60岁每用6分,此后均以6分为度,不可多用。用时以水1盏(能饮酒者,水酒各半更好),同引药放入壶中煨浓,然后泌出药水,调药末服之,每晚1次,伤重者可早晚各服1次。引药如下:伤在头部者,用川芎、升麻各3钱;伤在两臂及两手者,用桂枝、桑寄生各3钱;伤在胸前者,用枳壳、桔梗各3钱;伤在肾部者,用补骨脂3钱;伤在小腹者,用大腹皮3钱;伤在腰间者,用杜仲4钱(伤重者加倍);伤在右胸者,用陈皮、木香各3钱;伤在左胸者,用骨皮、香附各3钱;伤在两腿脚者,用木瓜3钱、牛膝5钱;伤在背上者,用独活3钱、麻黄根1钱;伤在全身者,用红牛膝根8钱;伤后大便不通者,用桃仁、木通、熟军各2钱。凡受伤者,除按上述以所伤部位加引药外,无论何部,均宜再加仙桃草5钱为引。服此药时,若伤处上有夹板者,须放松之,以防止全身发生痉挛时,使被压部分发生不良结果。如伤在手足,则睡时当使受伤部位露于被外。如手足伸缩异动,此乃药力到达之征。如服药过量痉挛太甚时,可多服生豆浆以解之,或煎上好肉桂5钱服之。痉挛过后,再绑好夹板;若药后皮肤变黑者无碍。
|
用药禁忌 | 服后当避风,忌食豆类,以及各种荤腥。更忌房事。
|
临床应用 | |
药理作用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
经论书籍: | 《经络全书》 | 《四圣心源》 | 《内经评文》 | 《灵枢悬解》 | 《素问悬解》 | 更多>> |
伤寒金匮: | 《伤寒说意》 | 《伤寒心法要诀》 | 《伤寒悬解》 | 《伤寒寻源》 | 《伤寒医诀串解》 | 更多>> |
诊治书籍: | 《脉诀刊误》 | 《脉诀乳海》 | 《脉理求真》 | 《脉确》 | 《脉象统类》 | 更多>> |
本草书籍: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纲目》 | 更多>> |
方言书籍: | 《洪氏集验方》 | 《华佗神方》 | 《回生集》 | 《本草分经》 | 《急救便方》 | 更多>> |
内科书籍: | 《中国医籍考》 | 《中风论》 | 《重订灵兰要览》 | 《重订广温热论》 | 《止园医话》 | 更多>> |
妇科书籍: | 《产宝》 | 《产鉴》 | 《妇科秘方》 | 《妇科秘书》 | 《妇科问答》 | 更多>> |
儿科书籍: | 《保婴撮要》 | 《保幼新编》 | 《慈幼便览》 | 《慈幼新书》 | 《达生编》 | 更多>> |
外科书籍: | 《金疮秘传禁方》 | 《救伤秘旨》 | 《立斋外科发挥》 | 《伤科补要》 | 《伤科大成》 | 更多>> |
五官书籍: | 《白喉全生集》 | 《白喉条辨》 | 《包氏喉证家宝》 | 《喉科秘诀》 | 《喉科指掌》 | 更多>> |
针灸书籍: | 《针经指南》 | 《针灸大全》 | 《针灸甲乙经》 | 《针灸聚英》 | 《针灸神书》 | 更多>> |
医论书籍: | 《思考中医》 | 《四圣悬枢》 | 《塘医话》 | 《推求师意》 | 《外经微言》 | 更多>> |
医案书籍: | 《马培之医案》 | 《奇症汇》 | 《三家医案合刻》 | 《邵兰荪医案》 | 《孙文垣医案》 | 更多>> |
综合书籍: | 《急救广生集》 | 《景岳全书》 | 《明医杂着》 | 《明医指掌》 | 《儒门事亲》 | 更多>> |
养生书籍: | 《食疗方》 | 《寿世传真》 | 《寿世青编》 | 《心医集》 | 《服食导饵》 | 更多>> |
其它书籍: | 《本草问答》 | 《疯门全书》 | 《厘正按摩要术》 | 《医暇卮言》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