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见微黄色者.初病即得之.发谵语.此由失汗,表邪入里也.必用汗下兼行.以双解散加解毒汤两停主之.
(图缺)
【介按】舌苔微黄而薄.是外邪初入阳明.犹带表证.微兼恶寒.治宜辛凉解散.如黄而兼燥.外证不恶寒、反恶热.是邪初入阳明之里.或温热内发欲出阳明之表.治宜凉解里热.是以风热温暑之表证.及伤寒传入阳明之府证.其苔必现微黄.如若失治.则黄色由薄而转浓.甚则变为焦黄.外证大热、大渴、谵语、便闭、或无汗、或自汗.此因热邪由表入里.治宜汗下兼行.但须清解凉散.今因双解散内有辛温升散之品.故加解毒汤以佐之.凡治此等证候.用药必须随症斟酌.倘如舌苔黄燥.或生芒刺.而有脐腹胀www.lindalemus.com/Article/满硬痛之证者.治法又宜急下以存津.
双解散加解毒汤
防风 川芎 www.lindalemus.com/wsj/当归 芍药 大黄 麻黄 连翘 芒硝(各半两) 石膏 黄芩 桔梗(各一两) 滑石(三两) 甘草(二两) 荆芥(半两) 白术 山栀(各半两)
上 咀.每服一两.水一钟半.姜三片.煎八分服.不拘时.一云有桂枝二两.
【介按】双解散.即防风通圣散去硝黄是也.今此方有硝黄而无薄荷.名之曰双解散加解毒汤者.谅系双解表里热毒之意也.吴鹤皋曰.解表有防风、麻黄、薄荷、荆芥、川芎.解里有石膏、滑石、黄芩、栀子、连翘.复有当归、芍药以和血.桔梗、白术、甘草以调气.营卫皆和,表里俱畅.故曰双解.
经论书籍: | 《经络全书》 | 《四圣心源》 | 《内经评文》 | 《灵枢悬解》 | 《素问悬解》 | 更多>> |
伤寒金匮: | 《伤寒说意》 | 《伤寒心法要诀》 | 《伤寒悬解》 | 《伤寒寻源》 | 《伤寒医诀串解》 | 更多>> |
诊治书籍: | 《脉诀刊误》 | 《脉诀乳海》 | 《脉理求真》 | 《脉确》 | 《脉象统类》 | 更多>> |
本草书籍: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纲目》 | 更多>> |
方言书籍: | 《洪氏集验方》 | 《华佗神方》 | 《回生集》 | 《本草分经》 | 《急救便方》 | 更多>> |
内科书籍: | 《中国医籍考》 | 《中风论》 | 《重订灵兰要览》 | 《重订广温热论》 | 《止园医话》 | 更多>> |
妇科书籍: | 《产宝》 | 《产鉴》 | 《妇科秘方》 | 《妇科秘书》 | 《妇科问答》 | 更多>> |
儿科书籍: | 《保婴撮要》 | 《保幼新编》 | 《慈幼便览》 | 《慈幼新书》 | 《达生编》 | 更多>> |
外科书籍: | 《金疮秘传禁方》 | 《救伤秘旨》 | 《立斋外科发挥》 | 《伤科补要》 | 《伤科大成》 | 更多>> |
五官书籍: | 《白喉全生集》 | 《白喉条辨》 | 《包氏喉证家宝》 | 《喉科秘诀》 | 《喉科指掌》 | 更多>> |
针灸书籍: | 《针经指南》 | 《针灸大全》 | 《针灸甲乙经》 | 《针灸聚英》 | 《针灸神书》 | 更多>> |
医论书籍: | 《思考中医》 | 《四圣悬枢》 | 《塘医话》 | 《推求师意》 | 《外经微言》 | 更多>> |
医案书籍: | 《马培之医案》 | 《奇症汇》 | 《三家医案合刻》 | 《邵兰荪医案》 | 《孙文垣医案》 | 更多>> |
综合书籍: | 《急救广生集》 | 《景岳全书》 | 《明医杂着》 | 《明医指掌》 | 《儒门事亲》 | 更多>> |
养生书籍: | 《食疗方》 | 《寿世传真》 | 《寿世青编》 | 《心医集》 | 《服食导饵》 | 更多>> |
其它书籍: | 《本草问答》 | 《疯门全书》 | 《厘正按摩要术》 | 《医暇卮言》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