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补心
    

本草害利:补心

猛将北五味〔害〕酸咸为多,能敛肺气。气为卫。若邪风在表,痧疹初发,一切停饮,肺家有实热者,皆当禁服之。恐闭其邪气,多致劳嗽虚热,盖收补之骤也。〔利〕性温,五味具备,酸咸为多。收肺而疗咳定喘,补肾而壮水涩精,酸收而心守其液,故为补心猛将。肝肾同源,又为…

猛将

北五味

〔害〕酸咸为多,能敛肺气。气为卫。若邪风在表,痧疹初发,一切停饮,肺家有实热者,皆当禁服之。恐闭其邪气,多致劳嗽虚热,盖收补之骤也。

〔利〕性温,五味具备,酸咸为多。收肺而疗咳定喘,补肾而壮水涩精,酸收而心守其液,故为补心猛将。肝肾同源,又为补肝猛将。

〔修治〕八月采实阴干,凡用蜜浸焙干,入补药熟用,入嗽药生用。肺寒气逆,与干同用。按五味酸敛,如劳损久咳,肺气耗散,非此不能收其耗散之金。

枣仁

〔害〕凡肝胆心脾有实热邪者,勿用,以其收敛故也。

〔利〕性平能补益肝胆,酸收而心守其液,乃固表虚有汗,肝旺而血归其经,用疗彻夜无眠。

〔修治〕八月采实阴干,四十日成。生用疗热好眠。炒香熟用,疗胆虚不寐、烦渴、虚汗等症。自汗为阳虚,盗汗为阴虚,敛虚即所以治盗汗也,非敛阳虚自汗也。

柏子仁

〔害〕仁体多油辛润,且滑肠,泄泻者勿服。膈间多痰,及阳道数举,肾家有热,暑湿作泻,法在咸禁。

〔利〕甘辛香平,入心养神,入肾定志安神,定悸壮水,强阳,润血而容颜美少,补虚而耳目聪明。

〔修治〕九月采子,蒸曝春 ,取仁,酒浸一宿,晒干炒研去油用,油透者,勿入药。

远志

〔害〕此无补性,虚而挟滞者;同养血、补气药用,交通心肾、资其宣导、臻于太和。

不可多用、独用。纯虚无滞者,误服之,令人空洞悬心痛。凡心经有实火,应用黄连生地者,禁与参、术等补阳气药同用也。

〔利〕性温、苦泄辛散、定心气、止惊益智、补肾气,强志益精,善疗毒,敷服皆可。

〔修治〕四月采根叶,阴干去心,否则令人烦闷。甘草汤浸焙干,或盐水炒、或姜汁炒、或用炭。附小草∶益精补阴气,止虚损遗泄,交通心肾,调平水火之功。

丹参

〔害〕虽能补血,长于行血。设经早期,或无血经阻,及血少不能养胎,而胎不安,与产后血已畅者,皆不可犯,犯之,则成崩漏之患。凡温热病,邪在气分,而误用之,则反引邪入营,不可不慎之。久服多眼赤,故应性热。本经云微寒,恐谬也。孕妇无故,及阴虚之人忌用。

〔利〕苦、微寒、入心主血,去瘀生新,安神养阴,安生胎,落死胎,胎前产后,带下崩中需之。

〔修治〕北方产者良,五月采根曝干,猪心血拌炒,或酒炒用。

龙眼肉

〔利〕甘平,补心虚而长智,悦胃气以培脾,除倦忘与怔忡,能安神而熟寐。道家服龙眼肉,细嚼千余,待满口津生,和津 而咽,此即服玉泉之法也。

〔修治〕七月实熟,白露后,方可采摘,晒干,焙。生者,沸汤瀹过,食不动脾。其核去黑壳研末www.lindalemus.com/jianyan/,止金疮出血。

麦门冬

〔害〕性润动脾,便滑者忌。

〔害〕性寒而润,寒多人禁服。凡虚寒泄泻,及痘疮虚寒作泄,产后虚寒泄泻者,咸忌之。

徐洄溪批叶按虚劳咳嗽部云∶麦冬能闭肺窍,遂致失音。愚谓咳嗽,因于湿者,湿为重浊之邪,以麦冬能腻隔,势必湿热壅滞、肺失清肃。肺为声音门户,金实则无声也。

〔利〕甘、微寒、清心泻热、滋燥金而清水源。又为凉三焦次将,地黄车前为使,脉气欲绝者,加五味子人参,三味合名生脉散,补中元气不足。(盖心主脉,肺朝百脉,补肺清心,则气充脉复)。

〔修治〕浙产甚良,四月初采根栽,夏至前一日取根晒干,收之抽心用,不尔令人烦。

近时多连心用。恐滑肠,用米炒黄。宁心,用辰砂少许拌。入丸散须瓦焙熟,即于风中吹冷,如此三四次,即易燥而不损药力。(麦冬之功,在润燥,非在滋阴。盖肺热而喜润,故曰∶清金保肺,肺与大肠相表里。故曰∶滑肠、泄泻者忌用。)

当归

〔害〕气味辛温,虽能补血活血,终是行血走血之性,故能滑肠。其气与胃气不相宜,故肠胃薄弱,泄泻溏薄,以及一切脾胃病,恶食不思食,及食不消者,并禁用。即在胎前产后亦忌。辛温发散,甚于麻黄细辛,气虚血弱有热者,犯之发痉。恶榈茹湿面,畏菖蒲海藻生姜

〔利〕甘辛温去瘀生新,舒筋养营,温中润肠。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归为血药,故入三经。头止血,尾破血,全和血。能引诸血归经故名。归尾,一称归须。

〔修治〕二月采根阴干,头尾圆多紫色,肥润气香,里白不油者良,以秦产马尾归最胜,力柔善补,川产力刚善攻,他处 头当归,只宜发散药耳。本病用酒炒,如吐血,须醋炒,或用酒炒黑。有痰,用姜汁炒。凡晒干乘热纸封瓮收之不蛀。

按当归炒极黑,能治血 血痢,炒焦则味苦,苦则涩血也。

次将

芍药

〔害〕酸寒收敛,凡胃弱中寒作泄,腹中冷痛,及胃中觉冷等症,当禁。伤寒病在上焦之阳结忌用,血虚有热者宜之。产后酒炒用,又曰产后忌用。

丹溪曰∶以其酸寒,伐生发之气也。必不得已,酒炒用之可耳。时珍曰∶产后肝血已虚,不可更泻也。恶芒硝石斛,畏硝石鳖甲小蓟,反芦。

案∶肝脏病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朱颜注。

〔利〕苦酸微寒,敛肺而凉血,制肝以安脾。心主血,凉血故补心,酸收而守其液也。

及一切血病。同白术补脾,同参 补气,同归地补血,同川芎泻肝,同甘草名芍药甘草汤,止腹痛。盖腹痛,因营气不从,逆于肉里故也。

〔修治〕八九月取根晒干,用竹刀刮去皮并头,锉切细,蜜水拌蒸。今多生用单瓣花者入药。用酒炒制寒,醋炒行血。下痢后重不炒用。多服则损人目。汗www.lindalemus.com多人服之,亦损元气,夭人,为其淡而渗也。中寒者勿服。

茯苓

〔害〕功专行水伐肾。病患肾虚,小便自利或不禁,虚寒精滑及阴亏而小便不利者,皆勿妄投。茯苓赤筋,若误服之,令人瞳子并黑睛点小兼目。二茯俱恶白蔹,畏地榆秦艽、鳖甲,忌米醋酸物、雄黄等。马蔺为使。

〔利〕味甘平淡,治与茯苓同功。入心之用居多,交心肾而安神、定志、开心、益智,疗心虚惊悸,多恚善忘。

〔修治〕捣细,于水盆中搅浊,浮者滤去之,曝干切用。须于二八月采取阴干。凡用去心。宁心用辰砂拌。

按《神农本草经》止言茯苓,《别录》始分茯神。茯神中守,而茯苓下利,白者入肺、膀胱气分,赤者入心、小肠。

茯苓木,又名黄松节,即茯神中心。松节散,乳香木瓜汤,治一切筋挛疼痛。乳香能伸筋,木瓜舒筋也。

茯神心木,宁心神,疗诸筋挛缩,偏风 斜,心掣健忘

猪心血

〔害〕宰猪惊气入心,绝气归肝,俱不可多食。

〔利〕用作补心药之向导,盖取以心归心,以血导血之意。

〔修治〕用竹刀将猪心剖开取出,拌炒补心药丹参之类。

琥珀

〔害〕淡渗伤阴,凡阴虚内热,火炎水亏者,勿服。若血少而小便不利者,服之反致燥急之苦。

〔利〕甘平入心、肝、肺、膀胱四经,安神而鬼魅不侵。色赤入血分,故能消瘀血、破症瘕、生肌。能清肺而利小便。甘淡上行,能使肺气下降,而通膀胱,故能治五淋。又能散瘀血,而生新血,去翳障而能明目。经曰∶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凡淡渗药,皆上行而后下降,琥珀脂入土而成宝,故能通塞以宁心定魂,以燥脾土之功。

〔修治〕松脂入土年久结成。入地亦能结成。以手心摩热拾芥者真,以柏子仁入瓦锅同煎半日,捣末。

小麦

〔害〕小麦寒气全在皮,故面去皮则热,热则壅滞动气发渴助湿,令人体浮,皆其害也。

凡大人脾胃有湿热,及小儿食积肝胀,皆不宜服。然北人以之代饭,常御而不为患者,此其地势高燥,无湿热重蒸之毒。故面性温平,其功不减于稻粟耳。东南卑湿,春多雨水,其湿热之气,郁于内,故食之过多,每能发病也。夏月虐痢人,尤不宜食。

〔利〕甘微寒,养心除烦,利溲止血,止渴收汗。浮小麦涩敛、凉心、止虚汗盗汗,治骨蒸劳热。麸皮与浮麦同性,止汗之功稍逊。醋拌蒸,熨腰脚折伤,风湿痹痛,胃腹滞气。能散血止痛。面筋甘凉,解热和中。

面甘温,补虚养气,助五脏、浓肠胃,北方者良。《素问》云∶麦属火、心之谷也。

〔修治〕秋种冬长,春秀夏实,具四时中和之气。四月采,新麦性热,陈麦平和。浮麦,即水淘浮起者,焙用。

合欢皮

〔害〕气味平和,与病无忤。

〔利〕甘平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和血止痛,明目消肿,续筋骨,长肌肉,杀虫,和调心脾,得酒良。

〔修治〕采无时不拘,去粗皮炒用,入煎为末,熬膏外治并妙。

龙角

〔害〕同龙骨,见肝部。

〔利〕辟邪治心病。

〔修治〕亦同。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经论书籍: 《经络全书》 《四圣心源》 《内经评文》 《灵枢悬解》 《素问悬解》 更多>>
    伤寒金匮: 《伤寒说意》 《伤寒心法要诀》 《伤寒悬解》 《伤寒寻源》 《伤寒医诀串解》 更多>>
    诊治书籍: 《脉诀刊误》 《脉诀乳海》 《脉理求真》 《脉确》 《脉象统类》 更多>>
    本草书籍: 《本草崇原》 《本草从新》 《本草撮要》 《本草分经》 《本草纲目》 更多>>
    方言书籍: 《洪氏集验方》 《华佗神方》 《回生集》 《本草分经》 《急救便方》 更多>>
    内科书籍: 《中国医籍考》 《中风论》 《重订灵兰要览》 《重订广温热论》 《止园医话》 更多>>
    妇科书籍: 《产宝》 《产鉴》 《妇科秘方》 《妇科秘书》 《妇科问答》 更多>>
    儿科书籍: 《保婴撮要》 《保幼新编》 《慈幼便览》 《慈幼新书》 《达生编》 更多>>
    外科书籍: 《金疮秘传禁方》 《救伤秘旨》 《立斋外科发挥》 《伤科补要》 《伤科大成》 更多>>
    五官书籍: 《白喉全生集》 《白喉条辨》 《包氏喉证家宝》 《喉科秘诀》 《喉科指掌》 更多>>
    针灸书籍: 《针经指南》 《针灸大全》 《针灸甲乙经》 《针灸聚英》 《针灸神书》 更多>>
    医论书籍: 《思考中医》 《四圣悬枢》 《塘医话》 《推求师意》 《外经微言》 更多>>
    医案书籍: 《马培之医案》 《奇症汇》 《三家医案合刻》 《邵兰荪医案》 《孙文垣医案》 更多>>
    综合书籍: 《急救广生集》 《景岳全书》 《明医杂着》 《明医指掌》 《儒门事亲》 更多>>
    养生书籍: 《食疗方》 《寿世传真》 《寿世青编》 《心医集》 《服食导饵》 更多>>
    其它书籍: 《本草问答》 《疯门全书》 《厘正按摩要术》 《医暇卮言》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浙ICP备12017320号-1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