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中说
麻黄宣肺.
脏腑辨证与六经辨证有冲突的地方吗?
-----------既非太阳,亦非太阴,乃厥阴肝经和少阴心经之药。教材云宣肺,殊不明经旨,以讹传讹。
-----------
Originally posted by 槟榔 at 2006/8/15 14:31:
既非太阳,亦非太阴,乃厥阴肝经和少阴心经之药。教材云宣肺,殊不明经旨,以讹传讹。
您的看法令人大开眼界,可否以
麻黄汤为例,说明其归经如何治愈太阳
伤寒证.
-----------1、
麻杏石甘汤、
射干麻黄汤、
小青龙汤....皆能治喘。
2、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辨证是以机体整体水平上的阳气与阴气运动变化为着眼点。是人体受到寒邪后可能出 现的六种基本的反应过程。
如太阳病,就是指阳气的开发盛大、帅津而行的过程受到寒邪后所发生的某些病变。这些病变可以涉及到很多的脏腑与经络。不只是同称为“太阳”的脏腑经络病变。所以不可以直接对号地联系起来。
同样,太阴病,也不是讲肺和脾的病。太阴,也不是指的肺和脾。这样联系肯定有理解上的冲突。因为不了解或不习惯“六经”辨证,所以经常会下意思地用脏腑辨证来框六经。
这种思维方式和用西医理论来看中医的那种观点、方法,在本质上好象差不多
3、从《伤寒论》的角度看,麻黄是太阳药。从脏腑归经的角度看,麻黄是肺经药。这没有什么冲突的。
-----------那先生不赞成将六经细分成手足12经?
脏腑辨证与六经辨证无法融合了?
难怪中医的流派会让人眼花.没有统一的理论,让人泄气
[
Last edited by 注册用户 on 2006/8/15 at 19:14 ]
-----------
Originally posted by 注册用户 at 2006/8/15 19:09:
那先生不赞成将六经细分成手足12经?
脏腑辨证与六经辨证无法融合了?
难怪中医的流派会让人眼花.没有统一的理论,让人泄气
[ Last edited by 注册用户 on 2006/8/15 at 19:14 ]
各有各的层次体系,可以联系,但不宜用低层次的套高层次的。而且学贵专精,把一个体系学通了再学另一个体系更好些。
仅供参考!
-----------
Originally posted by 注册用户 at 2006-8-15 07:09 PM:
那先生不赞成将六经细分成手足12经?
脏腑辨证与六经辨证无法融合了?
难怪中医的流派会让人眼花.没有统一的理论,让人泄气
[ Last edited by 注册用户 on 2006/8/15 at 19:14 ]
这个感觉对
这样就能理解为什么陈修园、徐大椿等前贤想把后世的医书都烧掉的动机了。
学中医要时刻理论联系实际,不能空对空地搞中医理论。这样会把自己绕迷糊的。“六经”是后人说的,仲师只说了三阴三阳。此“经”非彼“经”,有点望文生意了吗?
江西的伤寒前辈陈瑞春先生一直在极力地呼吁:中医理论要统一于经典。
这个问题需要咱们以后共同努力呀!
-----------日人吉益东洞将医分为三种,疾医,阴阳医,仙医,仲景为疾医之代表,孙思邈,陶宏景为仙医之代表,后世金元李东垣、
朱丹溪、刘完素,等为阴阳医之代表
-----------我的观点,麻黄为开药。开机不利之病用之。
三阴三阳,太阳太阴主开。麻黄可开太阳,亦可开太阴。
开太阳者,解表发汗;开太阴者,宣肺平喘。
关于太阳表病及太阴肺病用麻黄,因为常用,诸位应不难理解。
但在下认为,麻黄之用不仅于此。
其可开太阳之经表而汗,可开太阳之腑而利水道;
其可开太阴肺气,亦可开太阴脾之气。
如何讲可开太阴脾?脾为太阴,太阴主开,于脾则为散精,其势宜散而不宜敛,麻黄辛温,可温阳而行散,故其可故脾气散精。论坛中澄空先生于太阴湿困之证常用麻黄,我想必是此意。
-----------
Originally posted by 知止 at 2006/8/15 20:21:
这个感觉对这样就能理解为什么陈修园、徐大椿等前贤想把后世的医书都烧掉的动机了。
时刻理论联系实际,不能空对空地搞中医理论。这样会
学中医要把自己绕迷糊的。“六经”是后人说的,仲师只说了三阴 ...
谢谢,三阴三阳应该可以细分吧?
伤寒论里的太阳篇说得不细致有兼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