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黄帝内经 62 上课笔记 《素问.脉要精微论》四诊决死生法
    

黄帝内经教程:《素问.脉要精微论》四诊决死生法

北京中医药大学 王洪图教授                                       《素问。脉要精微论》现在讲《素问。脉要精微论》,第一段,教材215页,下边三行多字,这一段内容是择时诊病及四诊合参,是这样个内容。当然这一段里头,四诊并没有讲全,但是意思是要几诊合参,才能够…

北京中医药大学
王洪图教授


《素问。脉要精微论》

现在讲《素问。脉要精微论》,第一段,教材215页,下边三行多字,这一段内容是择时诊病及四诊合参,是这样个内容。当然这一段里头,四诊并没有讲全,但是意思是要几诊合参,才能够做出正确的诊断,我毒一遍。

黄帝问曰:诊法何如?
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

诊法何如嘛,是诊病的方法问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当然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关于时间问题。

诊法常以平旦”,当然诊法应该注意的很多,只不过这一段首先提出的是时间,时间选择在“常以平旦”,天刚亮,太阳刚出来,也就是清晨,这个时候诊病时间最好。为什么说呢?

阴气未动,阳气未散”,是因为这个时候“阴气未动,阳气未散”,就是人体处在相对的安静状态。相对安静的时候,人的阴气阳气都没有动,没有乱,相对比较平静,相对比较平静的时候,当然能够比较准确的才脉象上反映出来人的生理乃至病理的状态,没有受其他的因素的干扰,所以它是能够准确的反映人体的生理乃至于病理状态。

饮食未进”,因为你要进了饮食之后,气血就相对旺盛,不管脉象也好、面色也好,乃至于我们看舌、舌质、舌色,等等也好,它都受到了一定影响,所以清晨平旦这个时间,还未进饮食。

经脉未盛,络脉调匀”, 没有受其他因素干扰,也还没有活动,精神活动、体力活动都没有。

气血未乱”,没有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真正能够反映这个人的生理乃至于病理,所以这个时候诊断疾病,望闻问切,特别是望诊和切诊,相对来说是最准确的。

故乃可诊有过之脉”,因为他气血没有乱,所以“诊有过之脉”在诊脉的时候,才可以比较能够准确的了解到病情,“有过之脉”,就是有病之脉,人之有病如事之有过,有病了好像人做错了事了,人有病了,就像人做错了事一样,有过错了,所以有过之脉就是有病之脉。这是切脉的时间选择。

切脉动静”,脉的动静就是脉的变化,脉的变化主要在动静上,换句话说,就是切脉的情况,脉搏的变化情况,这是“切脉”,

而视精明”,视精明就是观察人的眼睛,观察人的眼神、眼睛的情况。

察五色

,观察五色,面部的五色,青赤黄白黑色泽的变化,五色,色泽,除了颜色之外,还有一个泽。色泽的变化。

观五脏有余不足”,来观察了解五脏的有余不足。

六腑强弱”,乃至于六腑的强弱,就是了解脏腑的情况。

形之盛衰”,同时还可以观察到“形之盛衰”,形体是强壮的还是衰弱的,把这个切脉、望色、察形,几者结合起来。

以此参伍”,叫“以此参伍”,所以我说,说的是四诊合参,当然这里没有问诊。但意思是合参。

决死生之分”,所以“以此参伍,卫生资格考试网决死生之分”。

以三相较谓之参,你看教材注释,张介宾注得很好的。关于“参伍”问题,注释六,216页,“参伍之义,以三相较谓之参,以五相类谓之伍,盖彼此反观,异同互证,而必欲是其隐微之谓”,把所有的了解到的这个这些情况,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来“是其隐微”,来从中了解到,发现到疾病的微妙的变化,来决死生之分。那样的话,你才可以做出个正确的诊断,判断疾病的预后,来“决死生”。

这一段显然是应该背下来,这样几句话,也是我们最常用的,最基本的道理,虽然不是具体用,但是道理是最基本的。

【理论阐释】

1 各种诊法合参

各种诊法合参的问题。216页。本段论述了切脉、察神、望色,以及审查脏腑的强弱和形体的盛衰,多法并用,彼此相参互证,才能全面把握病情,来“决死生之分”。《邪气脏腑病形》也说,“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把各种诊法能参和起来分析,认识疾病,就可以成为上工。就是高明的医生。

这里重点提出来的就是四诊,就是几种诊法合参的问题。不同的症状,应该壅1不同的方法去了解,有的容易反映在神色方面,那就要望而知之。有的病情是容易在脉象上反映出来,那就要切而知之。有的从语声改变突出,以及分泌物、排泄物的气味反映出来,就可以闻而知之。有些病的隐情,那就需要问而知之。因此需要四诊合参。全面收集临床资料,整体分析,方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医门棒喝。四诊合参与脉证从舍论》讲到,

望、闻、问、切,名曰四诊。医家之规矩准绳也。四诊互证,方能知其病源,犹匠之不能舍规矩而成器皿也。盖望者,望面色之明晦、舌苔之有无,以辨邪之轻重进退也。闻者,闻声音之祛壮、语言之伦次,以辨神气之爽昧强弱也。问者,问得病之由、痛苦之处,以辨内伤外感、脏腑经络,尤为紧要也。切者,切脉之浮、沉、迟、数,有力无力,以辨虚实阴阳。而与外证参合逆顺吉凶也。

这是强调的四诊合参问题。这个是《内经》的理论,是整个中医的力量,所以我们在临床工作当中,医生自己要重视,同时还要适当地向病人做宣传,做解释。为什么呢?因为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病人就相信一个脉,说是切脉,你就得告诉他什么病,这病人,你问他都不开口。有这样的病人,特别是年轻的医生,老医生遇到的这种情况少点,因为病人他也看你挺老的,他也还是,一是尊重点,二是他也不太敢造次,有些病人他也不重,特别年轻大夫,来胳膊一伸,你问他,我找你看病,你问我行吗?有这种情况。这样情况我们就需要对病人做做宣传,我们诊断需要中医讲的四诊合参。这样的话,才能更全面的了解病情。切脉也不是不能了解,了解一部分。但是总不如全面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更详细一些。当然,望诊他跑不掉的,病人是必须要让你望诊的。进来就得让你看,不像过去要拉上帘,不许大夫看病人的。没那情况。你只能是两诊,所以医生要向别人做宣传。

还有情况,也有的医生,在我看来是属于故弄玄虚,他违反了我们中医诊法的原则,不许病人开口,好,病家不必开口,那是演戏,可以这么说,病家不必开口便知病情,那不是哪出戏里头唱的吗?真的不能不让病人开口,还真有个别的医生,不是现在,这说还是七十年代,六十年代,我听说过有这样的医生,是病人告诉我的。人家病人想说我什么什么病,好了,这医生不高兴了,你找我看病,还是你自己看病?这医生这样做法也不对,有可能是有的医生,是不是没学过中医的基本理论,还是有些故弄玄虚,就不知道了。我不反对,而且必须提倡,通过切脉要了解很多的病情,但是你总不能说,我要闭着眼睛看比睁着眼睛看还明白,恐怕不应该是这么看。所以医生自己要知道,同时我们要向病人、向社会做宣传。

这样的话,才能使得我们更客观的认识问题。当然我们中医,现在也采取了现代一些理化检查指标,一些现代的诊察手段,也要采用。就凭我们传统的这四诊你还不想用全了,这恐怕不合适。这不是客观的态度。也不是中医的传统理论。更不是对病人负责的做法。这一点大家很容易了解。

【临证指要】

四诊合参的临床应用

四诊合参的临床应用强调的就是要明确整体,全面分析。来认识疾病。只有全面分析,特别是这里又提出来的有舍证从脉,舍脉从证的问题。脉证不一致,那到底一哪个为主呢?根据不同情况, 有些情况是以脉象为主,而把症状的表现放在次要的地位,有的时候,是以症状表现为主,而把脉象放在次要地位。这叫根据不同情况,才有从舍。

特别是有真热假寒,真寒假热,这些个真假虚实,真实假虚,真虚假实等等。寒热虚实,真假错杂的时候,那你要不要仔细的辨别,一是错杂,一是假象,不仔细得辨别的话,只片面看,容易失误,给病人造成伤害。所以四诊必须要合参。而且要抓住重点,怎么样合参。怎么样辨别真假,不单要四诊合参,还要知道怎么样合参。这也是我们诊法当中所要学习的。这些内容在我们下面所讲的经文里面,会逐渐地反映出来。


论四诊决死生之法

第二段,217页,论四诊决死生之法。

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

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者精衰矣。

五藏者,中之守也。中盛藏满,气胜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夫五藏者,身之强也。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得强则生,失强则死。

夫脉者,血之府也,说脉是运行气血的部位,运行气血的地方。府,是府库,是藏贮东西的地方。脉就是藏气血而运行气血的的地方。气血藏于脉而运行。说脉者,血之府,也就是行气血,运行气血之处。因此从脉象上就应该了解人的气血盛衰问题,脉者,血之府呀,大慨叫“血之府”,其实也就是“气血之府”。因为单独的血色不能行的。血要靠气的推动。虽然血主要是行于脉中,气按营卫来说,卫气行于脉外,但是我们在讲《营卫生会》篇讲过,其主体路线是行于脉内,行于脉外之分,其实严格说来,营卫气血可以出入于脉,相互影响。脉内有气,脉外未必无血。

长则气治,短则气病,因此,脉象长,就是部位比较长,用现在寸口脉来说,部位长,寸关尺中三脉比较满、比较长,上过于寸,下过于尺这个部位。这是什么样呢?是“气治”,说是气血旺盛的意思。长脉表示身体气血旺盛,气血正常,就长则气治。短则气病,脉象短而不足本位,长则超过本位了,短则不足本位,那是气病。就是气血虚,气血不足。这是我们切脉最基本的东西,一看这脉,这人个子挺高,但是寸关尺都不满,这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数则烦心,脉数,脉跳得快,一呼一吸要六七至以上。这是有热的现象。热迫血行,所以脉数。有热,所以烦心。血有热,热扰心神,所以容易出现心烦。

大则病进,脉象特别大,特别是在有病的时候,脉象很大,脉象很盛,这是病进,疾病在发展。是邪气盛发热表现,是邪盛,邪气搏于血脉之中。邪气搏于脉中,所以反映疾病在发展。大则病进。

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上部的脉过盛,那是些气盛了,反映邪气的部位高,这“上盛”和“下盛”也可以有两种解释。一个解释,“上盛”是说的寸关尺脉,寸脉为上,尺脉为下。反正是脉象是和人体,用现在话说是全息律,这样的话,上面就反映上,尺脉在下就反映在下部。这是一种解释。寸关尺脉。

另外一种解释,上部脉是指头面这些部位的脉,叫上部脉。就是按《内经》时候的三部九候来说的。分为上部、中部和下部三部脉。每部脉又分作三候。《素问》有一篇文章叫《三部九候论》是讲的这种脉法。切脉方法,头面部的脉,就是属于上部,中部,手这些脉,就是属于中部;我大体说,下肢的脉,那就是属于下部。分成上中下三部。这个“上盛”“下盛”的脉,有的解释“上盛”是头面部的上部脉,下部脉是指下肢的那些下部的脉,按三部九候的上部、下部。这样理解都可以,都符合《内经》的理论。

反正上部脉也主要诊断上部病。下部脉也主要诊断下部病。寸关尺同样的。寸主要是反映上焦病。那么,邪气在上,反映出来上脉盛,所以邪气反映病位在高、在上部。所以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下部脉盛,反映邪气在下,所以容易出现腹胀。假设说上部脉盛,可以出现头痛,就说寸脉太盛,甚至上了鱼际,那当然可以反映头痛这些上部的病。而下部脉盛,邪气在下部,所以出现腹胀病也是常见的。所以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

代则气衰,代脉,脉象不足,“数动一止,止有定数”,跳几次就停,而且止有定数。三跳一停,三跳一停,挺规律的。这叫代脉。这个反映脏气大衰的现象。说“代则气衰”。气不足了,脏气不足,不能使脉搏能够支持的跳动。这是一个“代”,再有呢,对代脉的解释,在《内经》里头,“代脉”还可以表示特别的软弱的意思。特别的软,特别的弱,它也可以叫代脉。这种解释也可以,或者是“数动一止,止有定数”,脉来比较缓慢,那叫代脉,反映脏气衰;或者是特别的软弱无力,它也是脏气衰。所以对于“代”字可以有两种解释。都是反映正气大衰,或者五脏之气大衰。

细则气少,脉细,反映气血虚少。不能充盈于脉,脉象不充盈,所以脉细。所以说“细则气少”。

涩则心痛,涩是脉流不畅,叫涩。气血流动不畅,瘀阻不通,因此可以说“心痛”。心主血脉,脉象流通滞涩,所以有“心痛”的症状。

浑浑革至如涌泉,“浑浑”是脉象涌急之象,就是不是平平静静的流动,而是汹涌澎湃那个汹涌的样子。“革至”,革也是急的意思,革者,急也。脉象浑浑革至,就是很汹涌,很急,“如涌泉”,好像泉水,咕噜咕噜咕噜往上涌。这个脉象。那是病情严重的表现。所以说

病进而色弊,“色弊”就是颜色的败坏。气色很败坏。这个脉象钥匙这样,确实不得了,像泉水涌出,嘟嘟嘟嘟的,很急迫。根本不缓和,不平静。这是病很危重的现象。《脉经》记载的这句话是“浑浑革革至如涌泉”,意思相同。再有

绵绵其去如弦绝,死,这种脉象“绵绵”,若有若无,若有若无的现象,你说这脉是不是很差了?还有”其去如弦绝“,突然的断了。好像琴弦断绝一样,再也没有了。本来就很弱了,还不算,突然没了。这个是正气一脱。因此说,死证。危险的病证了。正气大脱衣了,本来脉象绵绵,已经若有若无了,正气很虚,再突然断掉了,不正气大脱了吗?是危重之候。这是几种脉象。或者说通过这几种脉象,后世才发展成为纲脉。浮沉迟数大小缓急,纲脉,八纲之脉。这个也是作为一种“纲”提出来。

第二个自然段,是讲望色的问题。

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精明是指的眼睛。五色主要是看面色,面部的颜色。当然这个颜色,我刚才说了是色泽。青赤黄白黑之外,还有一个润泽与否?这都是“气之华”,是五脏之荣华外在的表现。“气”是五脏之气。五脏之荣华的表现。下边是讲的正常的和不正常的面色。其实就是讲的五色。青赤黄白黑,五色。五色根据人的不同,有的偏黄的,有的偏白的,有的偏黑的,其实都没什么关系。对健康来说都影响不大。不见得说黑的就健康,白的就不健康。但是关键是,不论你是何种颜色,面部必须是润泽,而不能枯槁无华,润泽明亮,那就是正常的现象。就是脏气、气血津液重组的表现。而枯槁晦暗,那就是正气大衰的表现。都是这样的。所以

赤欲如白裹朱,这个“白”其实是“帛”,丝织品,白色的丝织品。赤欲如白裹朱,这个人的面色如果是红色的,正常的就应当是好像用白色的绸子,丝织品包裹着朱砂一样。红润的那么一种面色。所谓白里透红。这是好的现象。

不欲如赭,就不能像赭石,我们中药那赭石那样。红而干,没有一点润泽。甚至红得又红又黑又紫,但是很枯槁无华。那样的话,就是属于气血津液大衰了。

白欲如鹅羽,如果面色是白的,正常的现象,好的现象是像鹅羽,鹅的羽毛那样,光亮的、明润的。

不欲如盐,就不像吃的咸盐那样,枯的,枯白色。

青欲如苍璧之泽,苍璧,就是玉,碧玉。碧玉是明润、光亮的。虽然是青的,但是很光亮。

不欲如蓝,蓝,是一种蓝草。是一种草,可以染布,那个布染出来虽然是蓝,但它没有光亮,或者说是枯草。蓝草是一种蓝色的枯草。

黄欲如罗裹雄黄,皮肤颜色是黄,但是它像“罗”,罗也是丝织品,包裹着雄黄那样,黄而明润。

不欲如黄土,黄土,就是黄,枯,干枯的。

黑欲如重漆色,面色黑没关系,但是黑得很明亮,好像漆,黑漆那么明亮。重漆色就是我们木器家具,涂一次又一次,那个大漆涂得很黑很亮。那也是一种健康的表现。

不欲如地苍,地苍也就是尘土。

五色精微象见矣,青赤黄白黑,都应该是隐含不露.你看,他说是像罗裹雄黄,像帛裹朱,都是,不管青赤黄白黑,它的那种五色,哪种颜色都好,都可以了。但是都应该隐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含于内,而且有明润。这就是正常的。如果是不含蓄,不隐含而暴露于外,干枯暴露于外,那就是脏腑之气大衰的现象。所以说“五色精微象见矣”,见(现)就是暴露于外。五色精微之像暴露于外了。而不隐含了,因为说这五色是其之华,是脏腑之精气的荣华表现。五色精微像暴露于外,不隐含了,这精微像也就是五脏精华之气。这个“见”就是表现的现。暴露的意思。

其寿不久也,那么这个病情就很危重了。正气大衰了。所以说“其寿不久”。再有呢,

夫精明者,说是眼睛,眼睛怎么样呢?它的作用?

所以视万物,别白黑,视万物,别白黑,区别颜色。

审短长,审察形态,眼睛的重要可不是视万物吗?看东西,什么能看见,都看。同时,视力好,辨别得清楚。所以能够别白黑,就是辨别五色。各种颜色能分的清楚。审短长,那就是看形态,辨别得准确。

以长为短,如果是以长为短。形态看不准了,甚至出现特殊的感觉了,视力出现特殊的障碍,以长为短。

以白为黑,颜色也分不清楚,看东西也不准了。

如是者精衰矣,这样的话,是脏腑,五脏之精气大衰的表现。因为眼睛是“五脏之阴精,六腑之阳气,皆上于目,而为之睛”。五脏阴精、六腑阳气,都充实于目。眼睛才有神,眼睛才有很正常的视力。所以如果是 以长为短,以白为黑,根本辨别不了正常的,视力很差。这不是指的一般的目疾。如果眼睛有病,那是另外。它说人体的整个身体状况反映到眼上来。“如是”,这样的话,就是精气大衰,内脏精气大衰的现象。

这一段是望五色。又谈到了眼睛的问题。当然这一段里头又出了个“精微象”。“精微”二字。我们的篇名不叫《脉要精微》吗?所以这“精微”,有说是可以望诊,我们在讲题目的时候,说《脉要精微论》的精微。是说望诊的问题。当然,也可以说是望眼睛。因为从这句话,“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下边接着就是“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要记着《内经》语言有特点,我们现在就是说黑白,黑白,把黑搁在前头。可是《内经》时候,语言凡是黑白二字,你查去,都是白黑,它把白搁在前头。我们现在语言也经常说长短长短,它这《内经》语言,经常是短长,短在前头。

五藏者,中之守也。;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五藏者,中之守也”,讲五脏是“身之强”。五脏,中之守,五脏藏于内,是藏精的。是主藏阴精,守护着精神。五脏是藏阴精而守护着精神的。所以说“五脏者,中之守也”。如果一些表现,特殊的临床表现,可以反映出来五脏的疾病,举例来说,其实下边是举例说,

中盛藏满,气胜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说这样的表现,常常是中气有湿了。湿邪困遏中焦的表现,哪些表现呢?中盛藏满,是腹部胀满之病,有邪气充实于脏腑。所以中盛藏满。邪气充满于脏腑,而出现腹满。中盛,也就是中焦胀满之病,指的是腹部。气盛伤恐,这是邪气盛而出现伤恐的症状。伤恐的症状,土胜而伤肾,土克水的现象。这“气胜伤恐者”,这个者字,倒是有注家提出来,根据前后文意看,者字应当在“声如从室中言”的后边。也就是说“中盛藏满,气胜伤恐,声如从室中言者”。从语气上,“者”字是在这个地方对。“声如从室中言”,就是说话嗡声嗡气,不清亮。这个在临床上好像见得到。特别是鼻音很重。当然鼻音很重,如果是地方语言特点,那是另外一回事。就是说这个人的说话表现出来,比平时声音重浊了。这叫“声如从室中言”,有这种现象。“是中气之湿”,湿邪困遏,气机不畅。因而出现一些滞塞的表现。腹满也好,声如从室中言也好,都是湿邪滞塞、气机不畅,这是临床上看病的时候要注意,声音重浊,其实不单是语言声音,即使是咳嗽的声音。我记得我在讲《咳论》的时候,好像提到过,咳嗽的声音是重浊的,那是痰湿盛。咳嗽的声音嘶哑尖锐的,那是燥而伤津了。从声音上也可以判断出来。这是第一个,说是“中气之湿”。

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第二句话讲的是“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就是说话的声音很微弱。终日乃复言,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说,说话的声音很微弱,很无力,一天只能说两句话。早上说句话,到晚上才能说第二句。复言,再说一回。说气虚,无力言语。另外一种解释,终日乃复言,说是郑声,《伤寒论》上所说的谵语郑声。这是神志不清了,而正气大衰了。这样一种现象。郑声。所谓郑声是什么样的呢?就是反复说同样的话。当然声音也不高亢。是”言而微“嘛,声音很低弱。但是反来覆去的说的是那样的话。好像郑重其声。重覆说着。《伤寒论》把它叫郑声。也是正气大衰的现象。所以“言而微,终日乃复言”两个解释都可以。

此夺气也”, 都是夺其也,正气夺失了。

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不知道羞耻了,衣被不知敛盖,暴露了,脱得光光的,被子掀开盖,衣被不敛,不知道敛盖,那不也是神志昏迷了吗?“言语善恶不避亲疏”,不单是昏迷了,总之神明乱了。脑子乱了,精神混乱了。说话也不知好话赖话,不分亲疏远近。有的好话,有的赖话,有的骂人,对不对?神明之乱,心神紊乱了。高烧昏迷的可以,精神错乱的可以,精神病也可以出现这种情况。《素问。阳明脉解篇》上,不是有“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吗?那就是把衣服脱掉就跑。这是“衣被不敛”。他不跑,有时候卧床也不行,该敛还是要敛。这是正常人。神志紊乱了,神明之乱了,所以才出现“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的现象。这些现象是神明紊乱的表现。心神不能藏守。

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仓廪,是说的肠胃,仓廪不藏其实是指的大便泄泻不止。所以说门户不要。不能约束。这个“要”不是读【yao4】就是约束的意思。门户不要。这个“要”在这里读成【yao1】。有约束的意思。门户不能约束,其实是脾胃不藏。

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水泉不止是小便失禁,尿失禁。尿失禁是膀胱不能藏津液。其实是肾气不藏。肾不能气化。肾与膀胱相表里,所以小便失禁。肾不能约束,肾司二便。不能约束,不能气化。所以出现水泉不止,小便失禁。

得守者生,失守者死”,这是五脏主藏守,五脏者,中之守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这个失守,说的是“言而微,终日乃复言”是失守,“神明之乱”是失守,“门户不要”是失守,“水泉不止”还是失守。说这些是脏气失守,病情严重了。在有病的过程当中,出现这种现象,那都是一种病重的现象。

夫五藏者,身之强也。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得强则生,失强则死。

夫五藏者,身之强也”,身体强是指形体的健康。形体的强壮,强健。因为五脏精气充足,形体才能强健。

头者,精明之府”,头是眼睛所藏的地方,为什么特殊提出研究?刚才我说了,眼睛是五脏六腑精气之所注,五脏之精,六腑之阳。全注于目,而为之睛。所以他首先提出来头是精明,是眼睛。藏眼睛的地方。眼睛所在的地方。

头倾视深”,头低垂了,不能抬起来了,视力模糊,看不清东西了。视深,就是眼睛暗淡无光,视力已经晦暗,视力障碍。病已经到这种程度,头低垂了,视力也已经不清了。

精神将夺矣”,人的精神全要丢失了。将要脱失的一种现象。

背者,胸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背是胸中之府,是指的心肺,心肺藏于胸中,而背是胸中之府。肺之腧在肩背。所以肩背问题反映心肺功能。所以如果说“背曲肩随”,背部弯曲,随。是垂,肩也抬不起来了,肩下垂。府将坏矣,这个时候,心肺功能衰败的现象,败坏的现象。

腰者,肾之府”,肾藏于腰间,所以腰为肾之府。

转摇不能”,如果腰部的转摇弯曲,都不能正常的运动了。

肾将惫矣”,这是腰痛,腰部不能左右转摇,乃至于弯腰直起来,这都属于转摇之类。肾将惫矣,肾虚的一种现象。

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膝关节是“筋之府”,所以膝关节下边有一个穴位阳陵泉,那就是属于筋的位置。筋会阳陵,八会穴有筋会阳陵。如果屈伸不能,膝关节不能屈伸了,行则偻附,行走的时候弯着腰,还要扶着东西,这是筋将惫矣。筋气大竭,枯竭,衰竭。其实也是肝的衰竭。肝主筋。

骨者,髓之府”,是说骨藏髓,讲的是肾所主。

不能久立,行则振掉”,行走不能稳当了,晃晃荡荡的,需要拄着杖了。这是老年人是这样。

骨将惫矣”,如果是有病的话,那是“骨将惫矣”

得强则生,失强则死”,身体强健,反映五脏功能强健,人体当然是健康,即使有病,也可以容易痊愈。而“失强”,像上边所说的头倾视深、转摇不能、背曲肩随、行则偻附,这些都属于“失强”的现象,其病就比较重了。

[完/49:43]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