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
王洪图教授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133页《生气通天论》的最后一段。五味偏嗜所伤。前面我们讲到了,过于酸,过于甘,引起的一些疾病。下面看看味过于苦,也就是在133页原文的第三行中间
“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这个“苦”字,《太素》作“甘”,按这个道理,或者体例上来看,因为前面那个“味过于甘”,我们按《太素》认为应作“苦”,因此这个“味过于苦”,看来是应该作甘。引《太素》作“甘”。甜味本来是入脾胃的。但是如果为过于甜,甜味太过,偏嗜反伤脾气。所以有说“脾气不濡”。不濡就是不濡润,脾气不濡润,胃气乃厚,厚是指的胀满之类。也就是胃气不畅,胃气不畅,胃气阻滞,不能畅通。因此可以出现腹部胀满。其实这也是太过而病。生病起于过用嘛,过用的原因很多的,劳伤过用,饮食过用,这也叫过用,情绪过用,所以这个味过于甘,甘味本来入脾补脾,甘味太过,过则伤,生病起于过用嘛,所以反而伤脾,使得脾不能濡润,使得胃气变得阻滞,而出现脘腹胀满这类的病证。
当然脾气不濡的“不”字,《太素》没有这个“不”字,如果按《太素》讲“脾气濡”,那就脾湿,脾湿了,脾湿也是一种病态。总之是甘味太过伤脾胃,反伤脾胃。同样的,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辛味本来是入肺,但是味过于辛,可以使得“筋脉沮弛”,筋脉还是属于肝的嘛,肝主筋,辛味太过,也就是五行的金的太过,而伤肝木,肝主筋,肝所主之筋脉,“筋脉沮弛”就是毁坏、松弛、败坏、松弛,沮,败坏的意思。弛,就是松弛。筋脉败坏松弛,那就不能发挥它的联络关节,主运动的功能了。同时,又提到辛味太过,可以使得“精神乃央”,一就是辛太过,使得神气耗伤,所以“精神乃央”。这个“央”就是灾殃的殃,同义。辛散太过,伤了精神,伤了神气了,所以精神乃伤。
上面说的“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精的产生,本源于五味。但是“阴之五官,伤在五味”,五脏呢又受到五味的伤害。也就是五味失调了,反伤害五脏。所以才有味过于酸,味过于苦,味过于甘,味过于辛,还有味过于咸。这个五味所伤出现的病证。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人们在养生得时候,应该特别注意,所以下面说,
“是故谨和五味”,谨慎地调和五味。酸苦甘辛咸,对人都是必要的,但是要适当的,要调和,要谨慎地调和五味。不要太过,不要偏嗜。这样的话,才可以
“骨正筋柔”,骨正,骨骼坚强,可以说肾气盛,肾主骨嘛,肾气盛;筋柔,筋脉柔韧,可以说是肝气足。
“气血以流”,气血流通,气血充沛。肺主气,心主血。心肺功能也是相对来说就正常。
“腠理以密”,腠理固密而不疏松。不容易受外邪侵犯。脾主肌肉,腠理就肌肉之纹理嘛。所以说,谨和五味,身体就强健,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肝心脾肺肾五脏功能都正常。
“如是则骨气以精”,如果能做到这样的话,就骨气以精,这个骨气二字是泛指气血。上面所说的那些个气血都属于,都用骨气来概括。筋骨气血肌肉脉等等。它都用骨气来概括。如是则骨气以精,就是指的人体身体非常的健康,很强盛,机体很强盛。就骨气以精,精,强盛。
“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谨慎地按这个养生之道,遵守这个养生之道,特别是这里,本段强调的遵守这个谨和五味的养生之道。长有天命,那么就可以保持天赋的寿命。可以享有天赋的寿命。这一段就讲完了。
134页。也就是五味是生命不可缺少的。但是如果五味不适当,就可以伤害五脏,正如同所说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样。所以要强调五味调和。
本段提出来,五味失调,五味偏嗜,伤害五脏。分别伤害五脏。分别伤害不同的内脏。所以要谨慎的调和。在《内经》里边,五味所伤的问题,确实记载不是完全,就是像我们所说的,五味,就是苦味伤心,甘味就伤脾,不是单纯这样,它有个生克所伤。比如辛味太过就伤肝,苦味太过就伤肺,咸味太过就伤心等等等等。它有一个按五行相克所伤的问题。《内经》也有这样的记载。同时还有些个记载,和我们说的这个规律都不大一致。也就是说,五味伤人的话呢,不一定完完全全就按照我们本篇,哪怕按照《太素》的作为校勘的说法,或者按我刚才所说,按相克的说法还有一些其他方面,五脏所伤的也是很复杂的。不能完全就是板上钉钉。不是像本味伤本脏,那就是说按五行相克来伤。也有其他,也有个别。当然一般来说是像上面我们所说的两种情况,也就是说,一个味伤本脏,甘就伤脾,辛就伤肺,酸就伤肝,这是一种伤法。另外一种伤法,是相克伤,按五行相克,一般的来说是这样看的。但是个别的时候,也有不符合这两个规律的情况,事实上临床上也有那些情况,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既知道有一般的规律,又还应该知道有特殊的、个别的情况,这样的话,在分析实际问题,在认识有关理论才不至迷惑。
【理论阐释】又对现代研究的问题,五味理论的现代研究问题,又做了一个简短的一个小综述,可以供各位参考。比如它提出来,《内经》时候就提出多吃咸的东西就伤血,现在认为咸的东西,高盐的食物,确实对血黏稠度也有影响,对人的血压也有影响,等等。它举了这样一些例子。现代研究的一些情况。这是理论阐释问题。
关于五味所伤的问题,或者说五味理论的临床意义。这里边提了一下。中药有五味,饮食也有五味。饮食五味伤人太过,中药五味调和不当它更伤人。所以这里特别提出来中药,当然药食是同源,有很多的药它也是食物,反过来也是这样,很多的食物其实在我们中医里边,临床应用、养生应用都作为药来用。所以药食是一个道理。所以说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在临床用药,尤其要注意药性,不要太偏。本教材在【临证指要】上,关于五味理论的临床意义,它是就按五味来算的。酸苦甘辛咸这样五味。来逐条的加以简要的说明。
这个临床应用,五味理论的临床应用,在《内经》里记载很丰富。还有一些其他的篇章谈到这个问题,更举了具体的饮食物。五谷、五畜、五菜、五果,都有举例。等等,都是从五味这个角度来分析,什么样情况适合于用哪种谷物;吃哪种果子;干果也好,水果也好;吃什么蔬菜?已经吃哪些肉类等等。《内经》有这方面的记载。相当的丰富。这是本篇《生气通天论》就讲完了。
这一篇重点是讲的,人体的生命之气与自然之气相通应,突出了阳气在生命中的重要作用。它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因为阳气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阳气受伤之后,容易感受很多的外邪。很多的其他的邪气。而出现不同的病理状态。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方面又谈到阴阳平衡,阴阳协调,阴阳相互之间的作用问题。这一段里头,这一部分内容也是很重要的。当然也是大家很熟悉的。特别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这些内容,那是在我们中医理论里面特别突出的,特别重要的东西。
第三个部分就是“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精是生于水谷五味的。但是饮食五味偏嗜,又可以伤害五脏,这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养生来说,应当注意谨和五味,所以才有骨正筋柔,气血流,腠理以密。才能够长生,长寿健康。这一篇就讲完了。
135页,病因病机第二节,《玉机真脏论》。这一节我们没有全选,是节选的。但是还是要把这个篇名说一下。玉机,因为这一篇有这样一句话,说这一篇讲的理论非常重要。黄帝说,非常重要,因此要“着之玉版,藏之藏府,命曰玉机”。有这样的话,这篇原文有这样一句话。因为前面论述了很重要的理论,所以黄帝说是非常好,因此要把它着之玉版,要刻写在玉石的版上。古代没有纸张的时候,在竹板上刻,要在玉版上刻,那是更珍贵了。所以要着之玉版,藏之藏府,把重要的东西要藏起来。藏府就是藏东西的吧,藏之藏府。把它命曰玉机。把这些个,把这些重要的东西叫做玉机。这个理论叫做玉机。机的本身就有重要的意思。就是指的重要理论。在此指重要理论而言。也就是说,把重要的理论刻写在玉版上。玉机是这么个意思。
真脏,真脏这里是讲的真脏脉。切脉的脉象。有真脏脉。在这一篇,我们现在在这里没选这一节了,因为真脏脉是属诊断的内容。本章是选的病因病机部分,疾病传变的问题。但是就全篇而言,人家还要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讲的真脏脉,诊法的问题。脉象有正常脉象,有病脉,还有真脏脉。所谓真脏脉,那就是危重病的表现。脉象当中没有胃气的现象,一般的脉它都应该含有胃气,含有和缓之象,或者叫冲和之象。一般的脉脉象上都是应该有和缓之象,那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有胃气的表现。如果没有胃气了,那就毫无和缓之象,那个脉像就是真脏之气暴露于外了。每一脏,比如说肝脉弦,肝脉弦在正常它也应该弦,春天脉就弦。或者肝有病的时候,尽管是病态,它脉也是弦,但是弦的当中,它还要有胃气,还具有冲和之象。但是如果这个脉的弦脉,毫无冲和之象,那就是,《内经》的比喻是,“如循刀刃责责然”,拿手摸上去好像摸那个刀刃一样。你说可怕不可怕?摸到这种弦脉,弦归弦,但是好像摸到刀刃一样,太可怕了。没有冲和之相。这是肝脏的真脏脉,死脉。你要一般的弦脉,如循长杆末梢,如按琴瑟弦。一般的弦脉,也是弦,摸上去也是弦,但是呢,它是说如循长杆末梢,有弹性,长杆挺硬的不行,要长杆末梢,要起来末梢按起来是这样,但是它很有弹性。当然,也有的比喻说如按琴瑟弦。好像按着琴弦一样。不管是什么,它都应该是有胃气。那么如果说不是如按长杆末梢,如按长杆了,这也就成病脉了。摸到这脉上,就如按到棍子上了。长杆,还是有点弹性的,但是那已经不像如按长杆末梢了。我是拿那个肝脉、弦脉作比喻了。《内经》话就是这么说的。举例来说了。它讲的正常脉,是有柔和、充和这种现象,缓和之象。没有胃气的现象,那就是毫无和缓之象。那是真脏之气暴露于外。所以说是死脉。由于本篇是讨论在真脏脉,又讨论了病因病机的理论问题。这些理论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着之玉版,命曰玉机”,因此篇名叫《玉机真脏论》。这是关于篇名。
我们是选的病因病部分,疾病传变的内容,123页的这一段。这段是讲什么呢?概括一下是说病气逆顺传变,或者病气的逆传与顺传。我先读一下。
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乃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
黄帝曰: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传五脏而当死。是顺传所胜之次。故曰:别于阳者,知病从来;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言知至其所困而死。
这一个段落分两个自然段,第一个自然段就是讲的病气逆传,第二个自然段,那三行零一个字,是讲的病气的顺传。在疾病传变当中,逆传说危险的病证,顺传一般说,相对来说病情就比较容易治疗。
“五脏受气于其所生”,对这里的其所生,其所胜,其所生啊,特别是这两个所生,容易混乱,理解上容易混乱,我们就先把它硬记下来再说。五脏受气于其所生,这个所生,是说“我生”,第一个所生是说的我生,比如说肝生心,心生脾。五脏受病气,受病气主要的解释是接受病气。是病气的来源。病气从哪来呢?是从我所生之脏来。也就是子病传母。病从我所生传来,我所生就是子嘛。传来。这是五脏受气于其所生。当然也有的解释不是这样,比如高士宗《素问直解》他就说“授气”,他写成这个“授”,他认为是这个“授”。把自己的病气授给子。当成母传子来解释。看来这种解释不大对,因为什么呢?它和下文就连不上。下文,《内经》本段下文有自己的解释,所以还是说“五脏受气于其所生”。所生是我生,是指的子病传母。
“传之于其所胜”,传之于其所胜就好理解,就是传到我克之脏,我所胜之脏。
“气舍于其所生”,舍就是藏舍。其实也是传导。传导而藏舍。气舍于其所生,这个其所生,是生我者。第二个所生是生我者。都是其所生。那第二个其所生是说的生,舍于生我者。舍于生我者,其实还是子病传母。这个“其”字,气舍于其所生的“其”字,咱们教材有注释,有的注家说了,这个前面“其所生”,后面“其所生”,这两个“其所生”没法区别。所以认为后面那个“气舍于其所生”的“其”字,好像应当是衍文,以示区别。就是这样了,第一个“所生”是我生,第二个“其所生”是指的生我者。一个我生,一个生我。
“死于其所不胜”,所不胜,不就克我者吗?比如说,肝病死于秋。肝病死于肺的时,或者肝病传到肺,就是危重了。当然这说死,也就是危重之意了。我们在前面讲课曾经讲过这个问题。《内经》所说的死,或者必死,无非是说的病比较危重。下面又接着说,
“病之且死,必先传行”,传,就是传变,由此传彼,由此脏传彼脏,传给他脏,必先传行。传行传到什么地方?
“至其所不胜,病乃死”,传到它所不胜之脏,或者说,传到它所不胜之时,不管月份、季节、还是时辰。它都有所不胜。按五行相克来算的话,按五行算,它所不胜之时。传到所不胜之脏的时候,病乃死。就如同刚才我说的,肝病传来传去传到肺了,病危重了。这些个,上面所说的这种情况,是说的什么呢?
“此言气之逆行也”,这是病气的逆传,不是一般传变。所谓一般传变,本篇指的是相克而传,就是肝病传脾,脾病传肾,肾病传心,心病传肺,按相克传,它说这是顺传。但是上面所说的这个理论,是“此言气之逆行也”,是说病气逆传,不是一般的传变。
“故死”,刚才我说,逆传一般说,疾病是一种比较危重的现象。下边说,由于是逆传,危重现象,所以说故死。底下是具体的举例了。不是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其所胜,气舍其所生,死其所不胜吗?
“肝受气于心”,具体来说,肝受气于心,五脏受气于其所生,受气于我生者嘛,肝生心,木生火。所以肝受气于心,这不解释了吗?下面就具体解释了。或者具体的例子来说了。
“传之于脾”,传之于其所胜嘛,肝胜什么呢?肝属木脏,木克土,所以传之于脾。
“气舍于肾”,上面不讲了吗,气舍于其所生,舍于生我者,肾属水,肝属木,水生木嘛,所以肝病气舍于肾。木气舍于水,舍于生我者。
“至肺乃死”,就是死于其所不胜,肝属木,传至肺,肺属金,所以说至肺乃死。这道理就是这样。所以说,特别是五脏受气其所生,我说按接受病气讲比较合适,按这个受气讲,你看跟底下的例子来说,就是接受病气的意思。按这个传授的“授”就不太合适了。这是举一个例子。下面又举,五脏都举了。说
“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
“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
“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
“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
“此皆逆死也”,都是一样。这都是逆传而出现的死,危重。都是气之逆传。所以这几条,这肝心脾肺肾致病,是解释了上面所说的理论。五脏受气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用五脏具体的来说明上面那个理论。下面呢,又具体的按时间举例。按一昼夜十二个时辰也好,按昼夜晨昏划分也好。哪个病到什么时间死亡呢?最后这句话,是要想讲这样一个问题。
[完/4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