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
王洪图教授
再讲【理论阐释】当中的第二点,就是冲、任、督脉的循行问题。关于冲、任、督三脉的循行,在《内经》里头,除了本篇之外,还有几篇,比如《灵枢经》的《动输》《逆顺肥瘦》、《经脉》等篇,也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刚才我也说过,《内经》的记载总的来说是比较概括,所以后人李时珍又写了《奇经八脉考》,还有其他的前世医学家也www.lindalemus.com/pharm/研究过,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的这些问题。我们结合《内经》的有关记载,把这三脉的循行慨括起来是这样。
冲脉,冲脉是一干而四支,一个主干,又有四个分支。它的主干部分是起于胞中,外行而出于气街,到了小腹部,就是气冲穴。并少阴之经,随着肾经,在腹部上行,分散到于胸中,这是主干。然后还有分支,分支有四个支:有上行支,有下行支,下行支又还再分。所以可以说冲脉有上行的,有下行的,有行于前的,还有行于偏后的。所以的经脉当中,冲脉的分布范围最广。而又说冲脉藏血,它的阳支就能够渗灌诸阳,阴支就能够渗灌诸阴,因为藏血,“渗诸阳,灌诸阴”诸阳,各阳经都受冲脉滋养,各阴经也都受冲脉的滋养。所以总的来说,渗灌诸经。藏血最盛,分布最广,灌溉阴阳诸经,所以说,冲脉为血海,冲脉为经脉之海,藏学最盛嘛!分布最广,所以又叫血海,又叫经脉之海。有的医学家注说,“冲为血海”,这是它的一个大特点,分布最广,藏血最盛。这是奇经之一的冲脉。
任脉,任,承任、担任的意思,所以叫任脉,承任一身之阴,担任一身之阴,全身的阴气,都和任脉有关系,任脉是一支一干,任脉是一干一支,主干部分同样是起于胞中,一源而三歧。沿腹胸正中线向上行,至咽喉,到颐部,循面,连系目下,这是上行,从正中线走,分支部分,有胞中贯脊,走后边,跟督脉那条线相接近, 向上循行至背部正中位,所以任脉有两条,主干部分,前部分是沿胸腹正中相上。这三脉看来都是从下往上。但是只不过冲脉说是,分支最多,分布最广,藏血最盛,所以上冲之势更明显。说“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冲,往上冲。“逆气”,气逆。气往上逆,都起源于下,所以三脉都得有向上的部分。都起源于胞宫。
督脉有一干而三支,主干的部分,起于胞中,沿着背脊正中线向上行,走后背的正中线,向上行,有一支前行,一支后行。另外一支循阴气,合于会阴,就在下部那个局部运行,所以督脉一干三支。督脉是总督一身之阳,诸阳经都和督脉有关系。特别是主太阳膀胱经,那是和督脉相联系的。这是关于这一篇,谈到了冲、任、督的问题。冲、任、督的循行。你单纯看见《内经》原文,好像看起来挺费劲,我们教材给做了一个总结。
《骨空论》的第二段,教材的98页,你看,第一句话就是“水腧五十七穴”即寒热病灸法。我先读一遍。
水腧五十七穴者,尻上五行,行五;伏菟上两行,行五,左右各一行,行五;踝上各一行,行六穴,髓空在脑后三分,在颅际锐骨之下,一在龂基下,一在项后中复骨下,一在脊骨上空在风府上。脊骨下空,在尻骨下空。数髓空在面侠鼻,或骨空在口下当两肩。两髆骨空,在髆中之阳。臂骨空在臂阳,去踝四寸两骨空之间。股骨上空在股阳,出上膝四寸。(骨行)骨空在辅骨之上端,股际骨空在毛中动下。尻骨空在髀骨之后,相去四寸。扁骨有渗理凑,无髓孔,易髓无空。
五行,行五的“行”,就是经脉的行,经脉一行一行的,有的是并排好几行。刚才我说了背部的膀胱经,在督脉的两侧,各有两行。再加上督脉那一行,那就五行。它君这么个讲法。行五,就是一行有五个穴。
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次灸橛骨,以年为壮数,视背俞陷者灸之,举臂肩上陷者灸之,两季胁之间灸之,外踝上绝骨之端灸之,足小指次指间灸之,腨下陷脉灸之,外踝后灸之,缺盆骨上切之坚痛如筋(箸)者灸之,膺中陷骨间灸之,掌束骨下灸之,齐下关元三寸灸之,毛际动脉灸之,膝下三寸分间灸之,足阳明跗上动脉灸之,巅上一灸之。犬所啮之处灸之三壮,即以犬伤病法灸之。凡当灸二十九处,伤食灸之,不已者,必视其经之过于阳者,数刺其腧而药之。
箸是筷子。好像筷子一样,硬绑绑的一根。
水腧五十七穴,就是有治疗水病的五十七个穴位。都是哪五十七个穴位呢?就是臀部以上有五行,刚才我说了,中间一行是督脉,旁边各两行膀胱经的经脉,所以有五行。每行有五个穴。都可以治疗水病。所以尻上五行,每行有五个穴。你五五而是五个穴。
伏菟上两行,伏菟本来是在大腿股部的,但是它这个上面我们引了马莳的注,是说任脉两旁的穴位,有两行。行五,这又十个穴位。左右各一行,左右各一行前面是说什么呢?应该是加少阴两旁各一行,足少阴肾经的穴位,再加这个还有两行,“各一行,行五”,这又十个穴。“踝上各一行,行六”,踝骨上两边各一行,一行六个穴,这就十二个穴,这就够了吧。二十五,再加两个十,二十,四十五,再踝上各一行,行六,再加十二个穴,五十七。就这五十七个穴,教材有注,具体的哪些穴,是治疗水病的常用穴位。五十七穴。
髓空,在什么部位呢?髓空在脑后三分,教材引马莳注,同样是说的入发际一寸风府穴这个穴,
“在颅际锐骨之下”,后边颅际锐骨之下,还有“一在龂基下“,还有一个穴位在龂基,龂基就是牙龈的下边,龈交穴。有个穴位叫龈交穴,在牙龈下边。“一在项后中复骨下”,它就说具体的穴位在什么部位。这个是说的哑门穴,也在项后。哑门穴在风府的上面一点,这个地方针刺就更要小心了。刺不好刺哑了,当然有一阵好像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有人说刺哑门治聋哑。有过一段报导。后来好像没有太推行开,叫哑门。
“一在脊骨上空在风府上”,在风府上,这个穴是脑户穴,这教材有注释,
“脊骨下空”,这脊骨的下空,脊骨最下的那个穴是什么?长强,长强是在两阴之间了,那当然脊骨的最下端了。尾骨下,最下了。
“在尻骨下空”,是长强穴。
“数髓空在面侠鼻”,在面侠鼻,这个是承泣穴。目下侠鼻,承泣穴。
“或[yu]骨空在口下当两肩”,这是指的大迎穴。口下,口角下边当两肩,这个地方。颊车前边,这不颊车吗?这不口角下吗?颊车前面口角下,大迎穴。当两肩。相当于跟这相差不多平的意思。
“两髆骨空”,两髆骨空是肩腢穴。
“在髆中之阳,臂骨空在臂阳,去踝四寸两骨空之间”,臂阳就是臂外侧,两骨空之间,就是两骨尺骨、桡骨中间。这有个穴位,这是什么?是三阳络穴,三阳络。手少阳三焦经的穴位。
“股骨上空在股阳”,股阳就是大腿的外侧,
“出上膝四寸”,在膝盖上边四寸,大腿的外侧,伏兔穴。大腿的,不单是外,外前方,单纯外边那是风市了,在前外方,膝上四寸伏兔穴。
“(骨行)骨空在辅骨之上端”,(骨行)骨空,(骨行)就是小腿叫做(骨行),又叫做胫,又叫做(骨行)。小腿的骨空,在辅骨之上端,那时上端的什么穴?犊鼻。外侧的叫犊鼻穴,内外都有,我们针刺的时候,膝关节病,那叫膝眼,是不是?里外都跟着一起叫膝眼,膝眼里边那个就是个经外奇穴了,外侧那是真的经脉上的穴位。三百六十五穴之一,叫犊鼻。牛犊的鼻子,犊鼻。
“股际骨空在毛中动下”,毛中动下就是说,阴毛那个部位,有动脉波动的地方。在曲骨之两旁。
“尻骨空在髀骨之后”,尻骨就是臀部的那个骨头,在髀骨之后,是指的八髎穴。
“相去四寸”,再离开中线四寸,
“扁骨有渗理凑,无髓孔”,它说扁骨,有的扁骨它就没有穴位上头,没有骨空。还有呢,有一些无髓孔的,也就是由于是扁骨,它津液可以渗透过来,所以不需要有骨空。再有呢?还有
“易髓无空”,易是交易和交通。易髓就是说,周身还有很多的小的骨骼。骨骼之间它的骨髓可以相互交通。这样的骨骼也可以没有穴位。叫易髓无空。
下边讲的是寒热病的灸法。寒热病在《内经》里头可讲了很多。发热恶寒之病,古时候太多了。所以在《内经》里头,论寒病,论寒热病,论热病的篇章是很多的。这又特别提出来,对寒热病的灸法问题,它说,
“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灸项大椎的灸法,
“以年为壮数”,壮,就是把艾绒捏成团,粒大粒小有记载,好像记载不完全一样,有的说捏成绿豆粒大,有的是捏成黄豆粒大,总之一团一团的那个艾绒,一个,那叫一壮,灸多少壮呢?以年为壮数,十岁就灸十壮,二十岁就灸二十壮,叫以年为壮数。先灸项大椎。
“次灸橛骨”,然后再灸橛骨,又是说的尾骶骨的长强穴。
“以年为壮数”,同样是以年为壮数。
“视背俞陷者灸之”,还有呢,再灸呢,背俞陷者灸之,背部的腧穴,那不是膀胱经和督脉吗?看看哪个部位下陷,也就是虚的部位,还可以用灸法来灸之。
“举臂肩上陷者灸之”,除了这个灸之外,还可以再灸肩上的穴位,叫举臂肩上陷者,举气胳膊来,有凹陷那块地方要灸,这叫肩腢,取穴我记得当初学针灸背歌诀,
肩腢,肩峰举臂取”。
肩腢穴是在肩的峰端,要举臂来取。凹陷那地方就是肩腢穴。
“两季胁之间灸之”,这是京门穴,“京门十二肋骨端”,十二肋骨前面的地方。那地方太软,京门穴也应该灸。
“外踝上绝骨之端灸之”,在外踝上的绝骨,这个地方也可以灸。是阳辅穴。足少阳胆经阳辅穴。光明、阳辅穴,不是那个绝骨穴。
“足小指次指间灸之”,足小指次指间这个穴位,是胆经的侠溪穴。
“腨下陷脉灸之”,腨就是说的腓肠肌,小腿肚子,陷下,腨下陷下这块,那是承山穴。
“外踝后灸之”,外踝后,指的昆仑穴。
“缺盆骨上切之坚痛如箸者灸之”,指肩上这个部位,缺盆上。
“膺中陷骨间灸之”,胸。胸膺。中间骨骼自己下陷的那个部位,天突穴。
“掌束骨下灸之”,阳池穴。
“齐下关元三寸灸之”,
“毛际动脉灸之”,那又是气冲穴。有动脉,动脉跳动。那个地方,气冲穴。或者说是气街穴。
“膝下三寸分间灸之”,膝下三寸分间,是不是三里穴了。
“足阳明跗上动脉灸之”,足阳明胃经的跗上动脉,那叫冲阳穴。张仲景《伤寒论》特别强调要诊跗阳脉,诊太溪脉,再诊寸口脉。这跗阳,也就是那个冲阳。就是足背上的动脉。跗,就是足背。
“巅上一灸之”,巅顶之上百会穴。
“犬所啮之处灸之三壮”,就狗咬的那个地方,狗能咬到那个地方灸三壮。
“即以犬伤病法灸之”,那是就过去可能狗所咬伤的很常见,可以用灸法。用那个方法灸。
“凡当灸二十九处”,有二十九处灸治寒热。
“伤食灸之”,伤食者也可以灸。
“不已者”,说这么灸,都不能给他治好,不管是寒热病也好,还是伤食也好,用上面那些灸法,都灸不好,不已,就是不好,没完。
“必视其经之过于阳者”,那你就要再观察这些部位,刚才我们所说的该灸的那些部位,是不是有“过于阳”的这种现象?“过于阳”是什么呢?就是并不下陷而充满的。阳是充满。虚的才陷下,有“过于阳者”,有经穴过于充满的,它不是寒,不是虚,这会这么办呢?不能再灸了,对这些部位不能灸。
“数刺其腧而药之”,要数刺其腧,这时候要针刺,甚至可以放血。因为它属于阳性的。这些部位。数刺其腧而药之,同时可以用药物治疗。
我们在注释中谈到了,药之也可以作“治”,有人认为这个药就是治的意思。药代替治来说的。就"数刺其腧",用针刺方法,来泻其阳热吧。或者刺出血。另外理解就是说一方面针刺,一方面用点清热的药。因为它属于阳性的症状,其经过与阳,而不是虚弱下陷。它“必陷下者灸之”,灸法是问补性质的,当然灸也有泻。但是毕竟是治寒性的。寒性的,它穴位乃至于虚的部位,它就陷下。所以可以灸。那有过者,它不陷下而突出起来了,过于阳了,所以应该针刺。
这一段就讲完了,这一篇《骨空论》全讲完了。
102页。这是论经络的时候,很完善的、很全面的一篇。非常重要的理论。但是这一篇很长,我们还没选全,没都选下来。这一篇讲了经、络它们的不同的病证,经,十二正经的循行,还有十五络脉的循行部位。以及它们的病证等问题。所以论述经络最全面的一篇。所以篇名就叫《经脉》。这篇我就不讲了,我可以说一下。不讲要大致说一下。
102页开始一直到108页,这么多内容,是讲什么呢?是讲经脉的作用,或者是生理功能。经脉的作用,及十二正经的病证。经脉的作用,经脉什么作用呢?我们不是开头就讲了,通气血,和阴阳,等等等等。这一大段是讲这个。你想十二经的循行,于病证,那是多么重要的问题。所以这一篇是非常重要的篇章。
这里头需要大家记的,那就是第一个自然段,在我们学《内经》课的时候,你必须记住。当然前面那两句话,问话记住不记住都可以,我把这一小段念一遍。
雷公问于黄帝曰:禁脉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脏,外别六腑,愿尽闻其道。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后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雷公曰:愿卒闻经脉之始生。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那是讲的非常重要的。非常概括的一个认识。
“禁脉之言”,教材有注释,《灵枢经》有《禁服》篇,可能是传抄之误。它的禁脉应该是禁服。
“凡刺之理,经脉为始”,针刺的时候,首先必须了解经脉。
“营其所行”,知道它是怎么运行的?怎么循环的?营不就循环运行的意思吗?
“制其度量”,就是知其度量。这也有注释2,制,《太素》作为“知”。知道它的长短,知道它的位置。知其度量嘛!知道它的浅深,长短浅深都是个度量问题。就是我们知道经脉的循行,浅深。等等这些情况。
“内次五脏,外别六腑”,它内与五脏相联系,或者说针刺的时候,既要懂得经脉,又要知道内次五脏,外别六腑。或者说是经脉“内和五脏,外和六腑”。都密切相连。从医生来说,你要知道五脏和六腑,脏主内,腑主外,又要知道经脉和脏腑的关系。所以内次,次也是次序。外别,其实在这里头也是辨别。也是知道它的排列次序的问题。知道五脏和六腑的位置,五脏和六腑的表里阴阳关系,五脏和六腑的功能特点。这都叫“内次五脏,外别六腑”。
“愿尽闻其道”,所以我想全面了解了解。关于针刺经脉的问题。当然经脉和针刺的关系最密切。
好,下面开始就讲的“人始生”的问题,人的出生生长发育问题。这个不要作为小问题看。因为《内经》的《灵枢经》的文章,是两千年前的东西,那绝对是无神论,绝对是唯物论的观点。这一篇是这样的。
“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人是哪生的,起码它不是上帝造人,讲得非常清楚,是先成精。先有生成人体之先天之精。
“精成而后脑髓生”,到人体成为生命之后,形成脑髓。得有脑髓。
“骨为干”,之后还有“骨为干”,骨www.lindalemus.com/rencai/骼为人体的骨干。要不我们现在,中国话词,就是骨干。骨为干。
“脉为营”,脉,经脉是能够围绕着全身,营运全身的,脉为营。营,既有保卫的意思,又有运行的意思。运行什么?运行气血,联络周身。骨为干,脉为营。
“筋为刚”,就是联系的那个纲。提纲挈领的纲。
“肉为墙”,肌肉为墙,有保护作用。
“皮肤坚而毛发长”,这时人的生命形成,发育成为一个正常的人的这样一个过程,皮肤坚而毛发长。新的生命完成了。
“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然后出生之后,就能够饮食了。
“雷公曰:愿卒闻经脉之始生”,其实这个“之始生”,不是始生的问题,而是讲经脉的主要的生理作用问题。主要什么作用呢?
“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因为经脉有这样重要的作用,所以它能够“决死生”,通过经脉判断人的生死。我们切脉也是切的经脉,这句话过去谈过没有?在《内经》里经脉是不太分别的,经就是脉,脉就是经。不是说非得跳动那个就叫做脉。不跳动那个叫做经。经脉是统一称呼。在《内经》里是不分的。
“处百病、调虚实”,关于病的认识,关于治疗的认识,都得依靠经脉的理论。
“不可不通”,所以说不可不通。必须懂得这个理论。这个“通”是懂得的意思。我医生来说,必须懂的。不是单纯讲的经脉不通畅。
后面是讲的十二经。102页,那是讲的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103页,讲足阳明胃经。104页上面足太阴脾经。这就是按照十二经的顺序来的。下面是手少阴,手太阳,足太阳,足少阴,手厥阴,手少阳,足少阳,手厥阴,十二经。一直到108页。循行的路线,以及它们的常见的病证。这就是这个十二正经的循行的问题。这里头当然有很多字,有的时候发音不准,只好自己去查查字典了,查查字书。查查字书也得标上,不然的话,过几天又忘记了。它是古时候一些解剖的名称。这个自己看。好查著书看,记好这个,循行部位,没什么可讲的,它就定下了是这样走下来的。
然后还是《灵枢。经脉》我们选了一段,110页,选了一大段。这一大段到112页。这一大段是讲的什么呢?是讲十五别络,又叫大络。络脉有大络,大络有十五。属于络脉。但它是属于大络,不一般的络脉,更不是孙络。这是讲十五别络。以及络脉色诊。望络脉作诊病的方法。观察它的颜色变化,这一段是讲这个。你看,一开头,110页,原文。
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脾)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六经络,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脉之卒然动者,皆邪气居之,留于本末;不动则热,不坚则陷且空,不与众同,是以知其何脉之动也。
“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这说的经脉是深而不见的,我不是说过的吗?络脉是看得见的,经脉是藏而深的。一般来说是“深而不见的”。
“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这个部位的脉可以看得见,因为那地方很浅。足太阴脾经。它说也可以,因为这地方它没法隐藏。
“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这不把经和脉,在分布深浅上,就这么两句话全表达清楚了。
哪十五别络呢,那就是看111页,第二个自然段,一开头,
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其病实则手锐掌热,虚则欠去欠,小便遗数。取之去腕半寸,别走阳明也。
“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手太阴之别络,别,就是别络。叫什么穴?是列缺。是这个穴,这个地方,所谓列缺,“交叉食指尽”,两手一交叉,食指尽头,这有个骨缝,这就是列缺。手太阴的列缺穴。手太阴的列缺穴是大络。络什么呢?络它表里之经的手阳明大肠经。这是手太阴之别络,名曰列缺。
你看,从这算起,也就是手太阴之别,这句话算起,第三行开头,
“别走阳明也”,看到吗?第一行“手太阴之别”,第二行“入于鱼际”,第三行开头“别走阳明也”。别走阳明,别络络瘀阳明什么呢?手阳明大肠经。因为它与肺肾相表里之经。所以后边这一段是一共有了十五络。
手少阴(心)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其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取之掌后一寸,别走太阳也。
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头强。取之两筋间也。
手太阳(小肠)之别,名曰支正,去腕五寸,内注少阴;其别者,上走走肘,络肩骨禺;实则节弛肘废,虚则生疣,小则如指痂疥。取之所别也。
手阳明(大肠)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入太阴;其别者,上循臂,乘肩骨禺,上曲颊偏齿;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实则龋聋,虚则齿寒痹膈。取之所别也。
手少阳(三焦)之别,名曰外关,去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合心主。病实则肘挛,虚则不收,取之所别也。
足太阳(膀胱)之别,名曰飞阳,去踝七寸,别走少阴。实则鼽窒,头背痛,虚则鼽衄。取之所别也。
足少阳(胆)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跗。实则厥,虚则萎躄,坐不能起。取之所别也。
足阳明(胃)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顶,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其病气逆则喉痹瘁喑,实则狂巅,虚则足不收,胫枯。取之所别也。
足太阴(脾)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之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肠中切痛,虚则鼓胀。取之所别也。
足少阴(肾)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其病气逆则烦闷,实则闭癃,虚则腰痛。取之所别者也。
足厥阴(肝)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其别者,经胫上睾,结于茎。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实则挺长,虚则暴痒。取之所别也。
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实则腹皮痛,虚则痒搔。取之所别也。
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挟脊之有过者。取之所别也。
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尽皆纵,此脉若罗络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络脉也。
怎么会出十五络?十二正经十二个。任脉,督脉,再加一个脾之大络大包穴。脾经除了有个络脉之外,还有个大络,脾之大络,名曰大包。除了足太阴脾经之络,还有大包穴。所以十二正经,加上任督,再加上脾之大络大包穴,就一共是十五大络。这就是十五大络穴位问题。
最后做个总结一句话,这一篇这一段,说是
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
“实则必见”,必见或者必现,络脉一般的也不这么太突出,但是有实邪的时候,络脉就充斥了。络脉充斥。
“虚则必下”,虚证的时候,它就陷下。那你如果充实,就好针刺出血,络脉可以放血的。如果陷下,陷下就不适合放血,所以说
“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所以有时候你看不清楚的时候,要上下联系起来分析,把这经脉上下一块,联系起来观察,认识。
这就是《经脉》篇。我们就讲到这里,《灵枢》的《九针》,第三节,114页,不准备讲了,自己可以看。也就是经络这一章,我们就用今天这样两节时间就讲完了。
[完/40:13]
黄帝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矣!余犹不能寤,敢问九针焉生?何因而有名?歧伯曰:九针者,天地之大数也,始于一而终于九。故曰: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时,五以法音,六以法律,七以法星,八以法风 ,九以法野。
黄帝曰:以针应九之数奈何?歧伯曰:夫圣人之起天地之数也,一而九之,故以立九野,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数焉,以针应数也。一者,天也。天者,阳也。五脏之应天者,肺。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皮者,肺之合也,人之阳也。故为之治针,必以大其头而锐其末,令无得深入而阳气出。二者,地也。人之所以应土者,肉也。故为之治针,必筒其身而员其末,令无得伤肉分,伤则气得竭。三者,人也。人之所以生成者,血脉也。故为之治针,必大其身而员其末,令可以按脉勿陷, 以致其气,令邪气独出。四者,时也。时者,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故为之治针,必筒其身而锋其末,令可以泻热出血,而痼病竭。五者,音也。音者,冬夏之分,分于子午,阴与阳别,寒与热争,两气相搏,合为痈脓者也。故为之治针,必令其末如剑锋,可以取大脓。六者,律也。律者,调阴阳四时而合十二经脉,虚邪客于经络而为暴痹者也。故为之治针,必令尖如牦,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七者,星也。星者,人之七窍。邪之所客于经,而为痛痹,舍于经络者也。故为之治针,令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正气因之,真邪俱往,出针而养者也。八者,风也。风者,人之骨肱八节也。八正之虚风,八风伤人,内舍于骨解腰脊节腠理之间,为深痹也。故为之治针,必长其身,锋其末,可以取深邪远痹。久者,野也。野者,人之节解皮肤之间也。yin邪流溢于身,如风水之状,而溜不能过于机关大节者也。故为之治针,令尖如挺,其锋微员,以取大气之不能过于关节者也。
黄帝曰:针之长短有数乎?歧伯曰:一曰镵针者,取法于巾针,去末寸半,卒锐之,长一寸六分,主热在头身也。二曰员针,取法于絮针,筒其身而卵其锋,长一寸六分,主治分间气。三曰金是针,取法于黍粟之锐,长三寸半,只按脉取气,令邪出。四曰锋针,取法于絮针,筒其身锋其末,长一寸六分,主痈热出血。五曰铍针,取法于剑锋,广二分半,长四寸,主大痈脓,两热争者也。六曰员利针,取法于牦针,微大其末,反小其身,可令深内也,长一寸六分,主取脓痹者也。七曰毫针,取法于毫毛,长一寸六分,主寒热痛痹在络者也。八曰长针,取法于綦针,长七寸,主取深邪远痹者。九曰大针,取法于锋针,其锋微员,长四寸,主取大气不出关节者也。针形毕矣,此九针大小长短法也。